博客專欄

        EEPW首頁 > 博客 > 中國科研團隊在半導體領域實現新進展

        中國科研團隊在半導體領域實現新進展

        發布人:芯股嬸 時間:2024-09-29 來源:工程師 發布文章

        近日,山西師范大學許小紅教授、王芳教授與中科院化學所薛丁江研究員共同合作,報道了一種自下而上合成CrSbSe3納米帶的模板選擇策略,并實現了一維(1D)鐵磁CrSbSe3納米帶的可控制備,納米帶表現出典型的半導體行為和鐵磁性,證實了1D CrSbSe3半導體的本征鐵磁性。

        隨著云計算技術的興起,數據存儲的規模和復雜性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并對存儲技術提出了越來越嚴格的要求。磁性半導體作為一類新的自旋電子材料,具有同步實現邏輯運算、信息處理和存儲的潛力。

        因此,低維磁性半導體已成為納米級自旋電子器件構建的必然趨勢,旨在使器件尺寸最小化,實現高密度集成。然而,實現這種低維磁性半導體仍然面臨諸多困難,特別是對于具有更高磁晶各向異性、更大長徑比和更大納米自旋電子器件潛力的1D鐵磁半導體。

        CrSbSe3作為唯一一種經過實驗驗證同時具有鐵磁和半導體特性的1D材料,在探究其特性和應用方面具有重要意義。然而,到目前為止,CrSbSe3納米晶體僅能通過自上而下的剝離方法獲得。

        基于此,該團隊報道了一種自下而上的溶液法用于合成CrSbSe3納米帶。他們通過對比潛在的二元模板和三元目標產物的形成能,選擇了具有1D晶體結構的Sb2Se3作為模板,將Sb2Se3中一半Sb原子替換為Cr原子,促進Sb2Se3向CrSbSe3晶相轉化。所制備的CrSbSe3納米帶長度約為5μm,寬度為80 ~ 120 nm,厚度約為5 nm,并在低于71 K的居里溫度下表現出軟磁行為。

        通過對CrSbSe3單根納米帶進行磁電測試,證明其典型的半導體行為和鐵磁性,進一步證實了1D CrSbSe3半導體的本征鐵磁性。該工作提供了一種新穎的自下而上模板合成三元一維納米帶的方法,為一維鐵磁半導體的發展與應用奠定了基礎。


        *博客內容為網友個人發布,僅代表博主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工作人員刪除。



        關鍵詞: 半導體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甘肃省| 长葛市| 安龙县| 聂拉木县| 博乐市| 论坛| 石屏县| 睢宁县| 云阳县| 江川县| 临沧市| 红安县| 华安县| 江永县| 淮南市| 西贡区| 周口市| 历史| 合阳县| 嘉荫县| 卓尼县| 太仓市| 六盘水市| 西藏| 涿鹿县| 涟水县| 年辖:市辖区| 汽车| 板桥市| 永靖县| 施秉县| 仁化县| 五峰| 同德县| 吐鲁番市| 红安县| 阿鲁科尔沁旗| 无为县| 宁晋县| 揭东县| 泗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