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專欄

        EEPW首頁 > 博客 > 半導體襯底材料發展進程

        半導體襯底材料發展進程

        發布人:旺材芯片 時間:2024-09-18 來源:工程師 發布文章

        圖片

        1

        半導體主要制造材料及封裝材料

        半導體材料行業是半導體產業鏈中細分領域最多的產業鏈環節,根據SEMI的分類與數據,晶圓制造材料包括硅片、光掩膜、光刻膠及輔助材料、工藝化學品、電子特氣、拋光液和拋光墊、靶材及其他材料,封裝材料包括引線框架、封裝基板、陶瓷基板、鍵合絲、包封材料、芯片粘結材料及其他封裝材料,每一大類材料又包括幾十種甚至上百種具體產品,細分子行業多達上百個。

        圖片

        圖1:半導體主要制造材料及封裝材料

        2

        半導體材料的成本拆分

        根據SEMI的數據,2021年半導體前道制造材料的成本占比為62.8%,后道封裝材料成本占比為37.2%。進一步對前道制造材料成本以及后道封裝材料成本進行拆分,其中成本占比最大的為硅片/其他襯底成本(20.72%);其余材料成本占比從大至小排序分別為封裝基板(14.88%)、濕電子化學品(8.79%)、光刻膠及配套材料(8.29%)、掩膜版(8.10%)、鍵合絲(5.58%)、引線框架(5.58%)、封裝樹脂(4.84%)、CMP材料(4.46%)、陶瓷封裝(4.09%)、電子特氣(2.51%)、靶材(1.82%)、芯片粘結材料(1.49%)。

        圖片

        圖2:2021年半導體材料成本拆分


        3

        半導體全工藝流程涉及金屬環節

        硅片及其他襯底材料是半導體芯片的關鍵底層材料。從芯片的制造流程來看,需要的步驟包括生產晶圓、氧化、光刻、刻蝕、薄膜沉積、互連、測試、封裝等。以硅片半導體為例,自然界中硅砂很多,但硅砂中包含的雜質太多,需要進行提煉后使用。將提煉后得到的高純硅熔化成液體,再利用提拉法得到原子排列整齊的晶錠,再將其切割成一定厚度的薄片,切割后獲得的薄片便是未經加工的“原料晶圓”。

        第二步即為氧化過程,其作用是在晶圓表面形成保護膜,保護晶圓不受化學雜質影響、避免漏電電流進入電路、預防離子植入過程中的擴散以及防止晶圓在刻蝕時滑脫;第三步為光刻,即使用光線將電路圖案“印刷”到晶圓上。

        第四步為刻蝕,在晶圓上完成電路圖的光刻后,用該工藝來去除任何多余的氧化膜且只留下半導體電路圖;在刻蝕的同時,也需要進行第五步薄膜沉積/離子注入:通過不斷沉積薄膜以及刻蝕去除掉器件中多余的部分,同時添加一些材料將不同的器件分離開來,每個晶體管或存儲單元就是在這個過程中構建起來的;在上述過程完成后,需要將器件互連并進行測試,測試無誤后才能進行最后的封裝,得到最后的半導體芯片。

        由于半導體(集成電路)制造的過程十分復雜,涉及的金屬材料品種包羅萬象,本節中我們以SEMI對半導體材料的分類為脈絡,逐個分析涉及金屬的半導體材料,主要包括襯底及外延、掩膜版、電子特氣、靶材、其他材料(高K材料及電鍍液)、鍵合絲、引線框架、焊料,下文將分別對這些半導體材料涉及的金屬做進一步闡述。

        圖片

        圖3:半導體全工藝流程涉及金屬環節介紹

        4

        半導體襯底材料更新迭代


        從半導體的發展歷史看,半導體襯底材料經歷了三代的更新迭代,并正在向著第四代材料穩步邁進。其中第一代半導體材料以鍺(Ge)和硅(Si)為主,其中鍺目前半導體應用較少,而硅仍是目前最主流的半導體襯底材料;第二代半導體材料以砷化鎵(GaAs)、磷化銦(InP)、銻化銦(InSb)和硫化鎘(CdS)等I-V族化合物材料為主,由于化合物半導體的寬禁帶優勢以及下游應用領域的進一步發展,砷化鎵與磷化銦未來的使用量將提升;第三代半導體材料則是以碳化硅(SiC)、氮化鎵(GaN)、氧化鋅(ZnO)和氮化鋁(AIN)等為代表的寬禁帶(禁帶寬度大于2.2eV)半導體材料,其中碳化硅與氮化鎵備受關注;而第四代半導體材料主要包括氮化鋁(AlN)、金剛石、氧化鎵(Ga2O3),它們被稱為超寬禁帶半導體材料,目前尚處于起步階段。


        圖片

        圖4:半導體襯底材料更新迭代

        從四代半導體的性能參數對比看,第一代半導體表現出較低的禁帶寬度、介電常數以及擊穿電場,其優勢在于低廉的成本以及成熟的工藝,因此更加適應低壓、低頻、低溫的工況。

        第二代半導體材料具有發光效率高、電子遷移率高、適于在較高溫度和其它條件惡劣的環境中工作等特點,同時工藝較第三代半導體材料更為成熟,主要被用來制作發光電子、高頻、高速以及大功率器件,在制作高性能微波、毫米波器件方面是絕佳的材料。第三代半導體材料隨著智能時代的來臨而備受青睞,禁帶寬度明顯增加,擊穿電壓較高,抗輻射性強,電子飽和速率、熱導率都很高。基于上述特性第三代半導體材料不僅能夠在高壓、高頻的條件下穩定運行,還可在較高的溫度環境下保持良好的運行狀態,并且電能消耗更少,運行效率更高。第四代半導體材料顯示出最大的優勢便是其更寬的禁帶寬度,因此其更適合應用于小尺寸、高功率密度的半導體器件。半導體代際區分的關鍵指標為“巴利加優值”,它以 IEEE 榮譽勛章獲得者B.賈揚特?巴利加(B.Jayant Baliga)的名字命名。本質上,它表示的是器件的輸出在高電壓下對輸入信號細節的再現程度,優值越高,再現程度越完整。我們假設第一代半導體硅基材料的優值為 1,第二代半導體材料優值需要達到其10 倍以上,第三代半導體材料優值需要達到其 100 倍以上,第四代半導體材料優值需要達到其 1000 倍以上。圖片

        表一:四代半導體參數對比

        圖片

        表二:四代半導體材料應用領域

        圖片

        圖4:各種半導體襯底材料適用功率范圍及頻率范圍

        5

        適用功率范圍及頻率范圍

        圖片

        圖5:各種半導體襯底材料適用功率范圍及頻率范圍

        目前主要使用的半導體襯底材料所適用的功率范圍及頻率范圍,可以較為清晰地比較各種半導體襯底材料的優劣勢。雖然下圖對各種半導體襯底材料 的適用范圍進行了區分,但是從目前的使用情況來看,仍未出現明顯的替代現象,目前硅仍然是半導體器件最重要的材料。

        來源: New Material+New Power


        *博客內容為網友個人發布,僅代表博主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工作人員刪除。



        關鍵詞: 半導體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哈密市| 山西省| 富锦市| 平陆县| 长沙市| 文昌市| 巢湖市| 兴业县| 江阴市| 奉新县| 吉首市| 米脂县| 榆树市| 松滋市| 沙坪坝区| 长武县| 龙泉市| 十堰市| 衢州市| 汉源县| 河东区| 长武县| 巫山县| 开阳县| 天台县| 台江县| 万年县| 布尔津县| 璧山县| 神池县| 阳新县| 新竹县| 长汀县| 波密县| 土默特右旗| 黑河市| 蕉岭县| 惠水县| 贡觉县| 彰化县| 安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