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積電:3nm已貢獻6%營收,1.4nm計劃未受影響,將取得無限期豁免
10月19日,晶圓代工龍頭大廠臺積電召開法說會,公布了2023年第三季業績。臺積電總裁魏哲家、財務長黃仁昭以及法人關系處處長蘇志凱出席了在線法說會。
三季度營172.8億美元,同比下滑14.6%
臺積電三季度業績合并營收為新臺幣5,467.3億元,同比下滑10.8%,環比增長13.7%;凈利潤為新臺幣2,110億元,同比下降24.9%,環比增長16.1%;每股EPS為新臺幣8.14元,同比下滑24.9%,折合美國存托憑證每單位為1.14美元。累計,2023年前三季營收金額為新臺幣15,362.04億元,每股EPS為新臺幣23.14元。
臺積電表示,以美元計算,第三季營收為172.8億美元,較2022年同期減少14.6%,較2023年第二季增加10.2%。另外,該季毛利率為54.3%,營業利益率為41.7%,凈利潤率為38.6%。
在此前二季度的法說會上,臺積電預計,三季度以美元計算的營收將介于167億至175億美元。以1美元兌換新臺幣30.8元的匯率基礎計算,預計三季度營收金額介于5,143.6億至5,390億元,較第二季增長了6.5%~11.6%。毛利率為51.5%~53.5%,營業利益率38%~40%。
從最新的三季度財報來看,以美元計算的營收符合預期,而毛利率、營業利潤率均超出了臺積電此前的指引。
三季度3nm營收占比6%
從各技術節點的營收占比來看,2023年三季度,臺積電3nm制程的營收在總營收當中的占比為6%,這主要得益于搭載A17 Pro處理器的iPhone 15 Pro系列的出貨;5nm制程占比37%,相比二季度增長了7個百分點;7nm制程占比16%,相比二季度減少了7個百分點。7nm及更先進的制程營收的占比為59%,相比二季度減少了6個百分點。
臺積電財務長暨發言人黃仁昭副總經理表示,臺積電2023年第三季的業績受益于領先業界的3nm技術產品的強勁量產,及市場對5nm技術的更多需求。
不過,三季度3nm及5nm先進制程所帶來的增長,部分被客戶持續的庫存調整所抵消。據臺積電統計,今年第三季應收帳款增加了3天至35天,至于庫存天數則只是減少了3天,目前仍達96天。
以應用來分析,高性能計算領域的營收在整體營收當中的占比達42%,營收較二季度增長了6%;其次為智能手機,占比39%,營收較二季度大幅增長33%;物聯網占比9%,營收較二季增長了24%;車用電子占比5%,營收較二季度減少24%;消費類電子占比2%,營收較前二季度減少1%;其他部分占比3%,營收較二季度下滑2%。
2023年全年3nm營收占比將達6%
魏哲家表示,臺積電3nm制程技術,在包括PPA晶體管技術上,已經都是業界最先進的技術。而且,第一代的N3制程技術在有優秀的良率下,根據已公布的第三季財報顯示,3nm制程出貨占臺積電2023年第三季晶圓銷售金額6%。預計接下來在高性能計算、智能手機相關領域的支持下將會有強勁需求。整體來說,2023年3nm將貢獻全年晶圓營收的中個位數(mid-single digit,即4%-6%)百分比。
魏哲家還強調,之后3nm家族的N3P和N3X制程,將成為臺積電另一個大規模且有長期需求的制程技術。根據計劃,臺積電N3制程技術家族中,將陸續推出N3E、N3P、N3X等改良型制程。其中N3E為3nm家族的延伸,具備強化的性能、功耗和良率,將為高效能運算和智慧型手機相關應用提供完整的支持平臺。目前N3E已通過驗證并達成性能與良率目標,預計在2023年第四季量產。除此之外,臺積電也將進一步持續強化N3制程技術,包括N3P和N3X等制程。
2nm進展順利
對于下一代的2nm制程,魏哲家進一步指出,觀察到N2制程技術在高性能計算和智能手機相關應用方面所引起的客戶興趣和參與,與N3制程技術在同一階段時不相上下,甚至更高。臺積電的2nm制程技術在2025年推出時,在密度和能源效率上都將會是業界最先進的半導體技術。而N2制程技術研發進展順利,也將如期在2025年進入量產。
臺積電的N2制程技術將采用納米片(Nanosheet)晶體管結構(類似GAA),其奈米片技術展現了絕佳的能源效率,這使得N2制程技術將性能及功耗效率提升一個世代,以滿足日益增加的節能運算需求。做為N2制程技術平臺的一部分,臺積電亦在N2發展出背面電軌(backside power rail)解決方案,此一設計最適于高效能運算相關應用。而根據臺積電的規劃,目標是在2025年下半年推出背面供電技術供客戶采用,并于2026年量產。隨著臺積電持續強化的策略,N2及其衍生技術將進一步擴大臺積電的技術領先優勢。
對于半導體市場景氣何時復蘇時的問題,魏哲家表示,看到一些復蘇的早期跡象(early signs)在PC與手機上都有出現,不過是否看到底部,可說非常接近、非常接近,但目前仍然很難說是否會強勁復蘇,因為客戶仍在謹慎控管庫存,加上中國大陸市場需求也仍舊疲弱。
全球產能布局持續推進
魏哲家針對臺積電在全球的擴產布局進行了介紹,并表示所有計劃都按照計劃進行。
魏哲家指出,公司的使命是做為全球邏輯集成電路產業中,長期且值得信賴的技術及產能提供者。所以,臺積電的策略是拓展全球制造足跡,以增加客戶信任、擴大未來成長潛質,并觸及更多全球人才。我們的海外決策是基于客戶需求和必要的政府支持水準,這為了最大化臺積電。
其中,美國亞利桑那廠的興建方面,正逐漸解決相關瓶頸當中,預計2025年上半年量產。臺積電當前也獲得了鳳凰城市、亞利桑那州和美國聯邦政府的大力支持,且持續與當地的貿易和工會伙伴發展正向關系并密切合作。其第一期晶圓廠的廠房基礎設施、公共建設和設備安裝等方面取得了良好進展,且情況正在改善。臺積電也為亞利桑那州晶圓廠的營運展開了前期準備。
臺積電強調,到目前為止,在當地已經聘用了近1,100名當地員工。這些當地的臺積電員工中,有許多人被安排來到中國臺灣,在臺積電晶圓廠累積大量的「實戰(hands-on)」經驗,以進一步提升其技術技能,同時融入臺積電的營運環境和文化。“我們持續目標在2025年上半年量產N4制程技術,并相信一旦此晶圓廠開始營運,我們將能夠在亞利桑那州提供與臺灣晶圓廠相同水準的制造質量和可靠度。”
在日本方面,臺積電目前正在興建一座特殊制程技術的晶圓廠,該晶圓廠將采用12/16nm和22/28nm制程技術。到目前為止,臺積電已經聘用了約800名當地的臺積電員工,其中大多數同樣被安排到中國臺灣累積「實戰」經驗。該晶圓廠的設備已于本月開始移入,并按照進度有望于2024年末進入量產。而針對第二座晶圓廠的建設計劃,目前則是在相關的評價階段。
在歐洲,經過多方的盡職調查(due diligence)后,臺積電已經宣布計劃在德國德累斯頓興建一座以汽車和工業應用為主的特殊制程晶圓廠,并已獲得了合資伙伴、歐盟政府以及德國聯邦政府、邦政府和市政府等各方支持此案的堅定承諾。此晶圓廠將采用22/28nm和12/16nm技術進行半導體晶圓制造,并計劃于2024年下半年開始興建,2027年底開始生產。而針對相關的補助方面,目前臺積電正在進行申請當中。
魏哲家表示,臺積電拓展全球制造足跡,主要希望增加客戶信任、擴大未來成長潛質,并觸及更多國際人才。臺積電的海外決策是基于客戶需求和必要的政府支持水準,這是為了最大化臺積電股東的價值。
從成本角度來看,海外晶圓廠的起始成本高于臺積電在中國臺灣的晶圓廠,原因是:1、晶圓廠規模較小;2、整體供應鏈的成本較高;3、與中國臺灣成熟的半導體生態系相比,海外的半導體生態系尚處于早期階段。
1.4nm產能規劃不受影響
在中國臺灣本地的擴產方面,雖然臺積電已經宣布將停止龍潭科學園區三期的擴產計劃,但對接下來的1.4nm產能規劃并沒有任何的影響。至于,在高雄方面,則仍維持2nm先進制程的產能規劃,當前也沒有相關的改變。
此前報道顯示,主要為臺積電2nm以下制程晶圓廠用地的竹科管理局規劃龍潭科學園區擴建第三期計劃,預計征收158.59公頃土地,提供約5,900個就業機會,但因有88%為私人土地,引發當地居民組成“反龍潭科學園區第三期擴建案自救會”,并從10月初開始前往竹科管理局抗議,要求撤回擴建案。
本月中旬,“反龍潭科學園區第三期擴建案自救會”對外表示,在與竹科管理局、臺積電的三方會談后,臺積電已決定放棄在龍潭設廠計劃。隨后,臺積電回應,經評估后,在現階段條件下不再考慮進駐龍潭園區三期。臺積電將維持過去擴廠步調,持續與管理局合作評價臺灣適合半導體建廠的用地。
近日包括屏東及高雄政府皆表態爭取臺積電轉往當地設廠,以期帶動當地經濟。
在此次的法說會上,臺積電指出,目前規劃2nm將落腳竹科寶山和高雄廠,2nm預定2025年量產。1.4nm產能規劃并不會因為龍潭園區三期設廠計劃受阻有影響。
臺積電原本規劃中科建置2nm產能,之后改至高雄廠,未來中科是否會成為建置1.4nm產能的替代方案,臺積電表示,不排除任何可能,確切設廠地點將持續與政府討論。
預計將取得“無限期豁免”
最后,在中國大陸,臺積電近期獲得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Bureau of Industry andSecurity,BIS)頒發的一年的豁免期許可,使得南京廠可以持續營運。
魏哲家強調,臺積電目前正在申請“經認證終端用戶(Validated End-User,VEU)”授權,并預計在不久的將來取得“無限期豁免”。
CoWoS產能持續擴產
隨著人工智能(AI)的持續火爆,帶動對于高性能AI芯片的需求暴增,這也直接導致了臺積電CoWoS先進封裝產能的持續緊缺。
業界人士透露,臺積電目前CoWoS先進封裝月產能約1.2萬片,先前啟動擴產后,原訂將月產能逐步擴大到1.5萬至2萬片,近期又追加了30%設備訂單,將使得月產能可達2.5萬片以上,甚至有望接近3萬片,這將使得臺積電承接AI相關訂單能力大增。
在此次法說會上,魏哲家預期,因為客戶需求旺盛,到2024年CoWoS產能擴充規模將超過一倍,預估到2025年,依然會持續擴充CoWoS封裝產能。
魏哲家指出,客戶要求增加先進封裝產能,并不是因為半導體先進制程價格的問題,而是客戶更有提升系統性能的需求,包括傳輸速度、降低功耗等因素。
魏哲家在回應提問時也透露,臺積電布局硅光子(Silicon Photonics)技術已有數年,硅光子技術非常重要,可因應傳輸數據時降低能耗的問題,臺積電正與客戶合作硅光子技術,研發過程和產能布局都需要時間,未來成長可期。
四季度營收或將環比增長13%
在2023年第四季的財測方面,黃仁昭表示,以美元計價的營收金額約為188億美元到196億美元之間,毛利率為51.5%~53.5%,營業利潤率為39.5%~41.5%。若以1美元兌換新臺幣32元的匯率基礎計算,臺積電2023年第四季的營收將落在新臺幣6,016億元到6,072億元之間,較第三季成長成長9%~13%。
黃仁昭則表示,預期手機市場增長率仍將低于公司未來的增長率,高性能計算(HPC)仍會是最強勁的增長并在后續數年的成長貢獻。
在資本支出方面,2023年全年資本支出則是維持上一次法說會重申的320億美元至360億美元下緣區間金額,沒有進一步改變。
維持53%的長期毛利率目標
臺積電表示,其責任是管理及最小化成本差距,以最大化股東回報,我們的定價也將維持策略性反映我們的價值,其中包含了在地域上的靈活性價值。臺積電亦將與各地政府密切合作,以取得他們的支持。
同時,臺積電還將利用制造技術領先、大量生產、規模經濟等基本競爭優勢,持續降低成本。透過采取這些行動,臺積電將有能力吸收海外晶圓廠較高的成本,并仍然可達到長期毛利率53%以上,且可持續的股東權益報酬率高于25%,將繼續為股東實現價值最大化。
編輯:芯智訊-浪客劍
*博客內容為網友個人發布,僅代表博主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工作人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