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儲芯片大漲黑夜將過?哪些環節值得重點關注?
1、存儲芯片明年下半年可能出現短缺?
半導體產業是強周期、成長性兩大特征都很明顯的典型行業,大致上遵循4到5年完成一輪盛衰轉換的規律,從谷到峰的上行周期通常1-3年時間,從峰到谷的下行周期通常1-2年時間,牛長熊短。
從近10年來DRAM、NAND Flash存儲芯片價格起伏規律來看,本輪下行周期已經持續了一年半,根據牛長熊短的周期分布和DRAM、NAND Flash近日調漲的價格信號,當前可能已經處于下行尾部重拾升勢的醞釀階段。
據韓媒報道,日前多位消息人士透露,三星內部認為目前NAND Flash供應價格過低,公司計劃今年四季度起,調漲NAND Flash產品的合約價格,漲幅在10%以上;預計最快本月新合約便將采用新價格。
事實上,僅僅在上半年,三星、SK海力士、美光三大巨頭在存儲芯片領域的虧損已經高達千億美元,如此巨額虧損迫使它們不得不采取措施,不斷提價無疑就是懸崖勒馬的自救之舉,否則前幾年的利潤積累有可能在短時間內消耗殆盡。
作為市占率第一的存儲制造商,今年以來,三星一直奉行減產保價戰略,1月、4月已連續宣布調整晶圓投入。最初的減產舉措主要集中在DRAM領域,之后下半年三星開始著手大幅削減NAND Flash業務產量,眼下正試圖推動NAND價格正常化。
如今DRAM已出現價格反彈,而NAND產品仍存突破空間。三星目標是擴大減產規模,降低供應量,再提高產品價格來尋求反轉,其期望明年第二季實現NAND盈虧平衡點。SK證券研究員Han Dong-hee認為,三星的第二波減產計劃和獲利優先政策有望帶動存儲芯片價格反彈。
值得一提的是,三星9月已與客戶(包括小米、OPPO及谷歌)簽署了內存芯片供應協議,DRAM和NAND閃存芯片價格較之前合同價格上調10%-20%。三星電子預計,從第四季度起存儲芯片市場或將供不應求。
另外,原廠近期已通知下游廠商,Q4將調漲合約價。不同產品漲幅不同,但漲幅幾乎都在雙位數水平,其中NAND Flash Q4合約價有望漲一至兩成,DRAM則約漲一成。
10月初,威剛董事長陳立白表示,存儲芯片產業苦熬兩年,黑暗將過,2024年下半年更可能出現短缺。他認為,由于三大存儲芯片巨頭積極減產,效益開始顯現,NAND及DRAM近期現貨價皆從低谷處呈現雙位數反彈。目前業內買賣雙方正在洽談合約價,陳立白估計,DRAM及NAND Flash第四季度合約價將上漲10%-15%,三星甚至計劃調漲20%,仍待觀察成交價。
2、哪些環節有望斬獲超額收益?
面對國際巨頭不斷調漲價格,國內廠商又將采取何種策略應對形勢變化,是跟隨路線還是按兵不動?
有觀點認為,國內存儲芯片制造商如長江存儲,可以趁機通過低價拓展客戶,搶占市場份額,但實際上,長江存儲的產能相對較小,無法滿足大規模市場需求。在存儲芯片市場,三星、SK海力士、美光這三大廠商合計占據全球80%以上的市場份額,據2023年第一季度的數據顯示,長江存儲的市場份額還不到4%。
因此,存儲芯片市場漲價將會成為主旋律,從行業供給端來看,中信證券(600030)預計,2023年行業供給增速將低于需求增速,供需將逐步達到平衡,有助于庫存修復,看好存儲板塊周期2023年下半年見底。需求端而言,目前終端廠商已處于去庫存的后期,全年出貨有望呈現前低后高,看好2023年下半年至2024年下游需求回暖趨勢。
結合周期和供需的角度來看,隨著庫存去化,需求逐步回歸,行業細分龍頭有望迎來業績修復機會,國內存儲產業鏈周期復蘇疊加本土化趨勢,存儲模組、存儲芯片設計、存儲配套芯片環節存在值得布局的投資機遇。
此外,DRAM及NAND Flash價格往往作為代理跟蹤半導體景氣度的先行指標,如歌產業整體回暖,從復蘇節奏看,半導體一般自下而上復蘇,首先是下游終端需求發力,繼而傳導至中游的芯片設計、封測公司和晶圓廠,最終影響到上游的設備材料,因此,順周期的封測、制造以及國產替代驅動的半導體設備、半導體材料均值得密切關注。
來源:和訊網-End-
*博客內容為網友個人發布,僅代表博主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工作人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