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月國內累計集成電路產量2,958億顆,年減12%;西部數據股價跌超10%;三星電子對多個采購部門進行重大調整…
1、1-11月國內累計集成電路產量2,958億顆,年減12%
據國家統計局于12月15日發布的數據顯示,11月我國集成電路產量260億塊,年減15.2%;1-11月累計集成電路產量達到2,958億顆,年減12%。相較之下,10月集成電路產量年減26.7%,創下1997年開始統計以來的最大單月降幅,超過8月24.7%的創紀錄降幅。
進口方面,11月芯片進口月減1.4%,至405億顆,也較10月有所改善,10月芯片進口月減13.7%。
2、昨夜西部數據跌超10%,此前遭高盛下調評級至賣出
昨夜西部數據跌近10%,因遭高盛下調評級至賣出。高盛認為,NAND供應商提供低于現金成本的價格,試圖在“宏觀經濟仍然疲軟的背景下”降低庫存。鑒于存儲行業進入“嚴重”低迷時期,再加上毛利率處于歷史低點,因此將西部數據的評級下調至“賣出”。
同時,西部數據的凈財務杠桿可能會受到投資者“更嚴格的審查”,并可能在短期內限制其經營活動,對其后周期競爭地位構成風險。
3、為應對全球供應鏈管理危機,三星電子對多個采購部門進行重大調整
據韓媒報道,三星電子更換了半導體采購部門中的許多關鍵人員。從采購組組長到各大集團組長,都發生了變化。負責智能手機業務的無線部門沒有改變其組織人員。三星電子各部門的采購團隊是從供應商處采購零部件和原材料的關鍵部門。
三星電子最近對DS(半導體)事業部的采購部門進行了部門改組和人員定位方面的最大變動。DS(半導體)本部任命副社長Park Jin-young為新的采購組組長。設備采購組組長、零部件采購組組長、測試和系統包(TSP)采購組組長,這些都是DS部門采購組的下屬組織,也被更換。保留原材料采購組、基礎設施采購組和采購戰略組的負責人。DS部門的主要任務是明年擴大高附加值的存儲半導體業務和擴大來自代工的全球訂單。
據解讀,三星電子為應對全球供應鏈管理(SCM)危機,最大化庫存效率,因此對采購部門進行了重大調整。
4、浪潮一體化大數據中心項目啟動,預計2024年下半年投產
據浪潮集團官微,12月15日,浪潮集團一體化大數據中心項目在濟南啟動。浪潮一體化大數據中心項目位于浪潮智能制造產業園,總投資約80億元,建設4棟大型數據中心樓及相關配套設施,總建設面積約10萬平方米。項目引入綠色節能技術,電能利用效率指標小于1.25,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項目一期于2024年下半年驗收投產。該數據中心將提供以云計算、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為基礎的算力服務。
5、韓國公司稱研發出更先進的石墨烯EUV薄膜
據韓媒報道,一家小型韓國公司Graphene Lab宣布,已經開發出用石墨烯制造小于5納米的EUV薄膜的技術,并準備批量生產新的EUV薄膜,有望顯著提高荷蘭半導體設備公司ASML的極紫外光刻設備的良率。公司CEO Kwon Yong-deok稱,全球EUV薄膜市場預計將在2024年達到1萬億韓元。三星電子、臺積電和英特爾有望成為公司潛在客戶。
6、預計2030年我國汽車芯片市場規模將達290億美元
在全球智能汽車產業峰會(GIV2022)上,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永偉表示,智能汽車快速發展,2022年上半年我國智能化汽車滲透率已上升至32.4%,預計到2030年我國新車不同級別的智能駕駛將達到70%。
汽車智能化有效拉動汽車芯片數量的增長,從燃油車約300-500個芯片增加到輔助駕駛汽車的1000多個,再到L4級自動駕駛汽車單車使用超3000個芯片,預計到2030年我國汽車芯片市場規模將達到290億美元,數量將達到1000-1200億顆/年。
7、Meta停建丹麥兩個“傳統”數據中心 將專注建設針對AI的新型數據中心
當地時間周四,Meta一位發言人表示,公司已停止建設兩個位于丹麥歐登塞的數據中心,將專注于建設針對人工智能的新型數據中心。Meta在歐登塞已擁有兩個大型數據中心,但目前在那里開發的另外三個數據中心中,將只有一個會完工。
*博客內容為網友個人發布,僅代表博主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工作人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