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齊看好、北向資金逆勢加倉!半導體有望迎來“高光時刻”?
臨近國慶長假,本周市場情緒明顯趨于謹慎,在無明確熱點炒作的大背景下,北向資金繼續選擇流出。而在其“束手束腳”的背后,卻逆勢加倉了半導體以及消費電子。數據顯示,本周北向資金累計凈賣出61.34億元。其中滬股通凈賣出31.01億元,深股通凈賣出30.33億元。
從行業增倉情況來看,北向資金本周增持了40個行業。其中半導體居首,凈買入金額達13.34億元,其次是消費電子行業,凈買入10.81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增倉居首的半導體板塊本周并未有所起色,而是延續了此前的回調態勢。
板塊中的聞泰科技雖然今年以來持續下跌,累計跌幅高達61%。但北上資金本周斥資4.29億元逆勢抄底聞泰科技811萬股,持倉由上周末的3615股增至4426萬股,增倉幅度超22%,持股創3個月來新高。消息面上,聞泰科技去年收購歐菲光旗下廣州得爾塔,成功進入蘋果供應鏈。近期,聞泰科技昆明工廠大規模招聘消息頻頻出現在各大媒體。另外,板塊中的立訊精密、振華科技、北方華創、長盈精密等本周也獲得北上資金超億元的凈買入。消息面上,日前,華為Mate 50系列新機剛發售就遭到消費者哄搶,華為Mate 50 Pro與Mate 50 RS保時捷設計更是“一機難求”。而另一邊,先一步發售的蘋果iPhone 14 Pro、iPhone 14 Pro Max此前也同樣遭到了瘋搶,發售首日“黃牛”甚至加價超千元。值得注意的是,三季度是消費電子旺季,近期蘋果、華為新品相繼發布上市,銷售火爆現象令電子行業在弱市中受到各方主力的關注,而上游半導體行業后市有望迎來“高光時刻”。券商同樣沒有吝嗇對板塊的樂觀預期,東北證券研報表示,隨著近年我國大力發展集成電路產業,各大核心設備均實現重大突破,向半導體產業完全自主化邁出一大步。國產化+晶圓廠擴產推動半導體設備成長,“打印機墨盒”增長邏輯雙輪驅動半導體零部件市場。在國產化加速的背景下,各大晶圓廠逆勢高速擴產,產能持續積累,對半導體設備帶來顯著需求增長。與此同時,零部件之于半導體設備,如同墨盒之于打印機,既有設備對零部件的帶動,也有晶圓廠對零部件的直接采購。半導體設備與晶圓廠直采共同推動了半導體零部件的需求,帶來超出預期的市場空間。民生證券則認為,半導體行業近年迎來快速增長,而上游零部件環節的自主可控需求日益強烈。伴隨一批優秀國產供應商涌現,看好國內半導體零部件行業受益下游需求的持續增長和國產化加速。個股增持方面,北向資金本周凈買入天齊鋰業、美的集團、聞泰科技、立訊精密、萬科A居前,其中,天齊鋰業被凈買入8.74億元,美的集團被凈買入7.28億元,聞泰科技被凈買入5.26億元,立訊精密被凈買入4.88億元,萬科A被凈買入4.32億元。從行業減持情況來看,北向資金減持了60個行業,其中釀酒行業最多,凈賣出金額達12.68億元,其次是電池行業,凈賣出11.85億元。個股減持方面,北向資金凈賣出居前的個股中不乏大白馬身影。貴州茅臺、陽光電源、東方財富、牧原股份、寧德時代等行業龍頭凈賣出居前,其中,貴州茅臺被凈賣出12.44億元,陽光電源被凈賣出7.82億元,東方財富被凈賣出6.51億元,牧原股份被凈賣出6.10億元,寧德時代被凈賣出5.57億元。值得注意的是,近期白馬股陷入輪番下跌,一天殺一個白馬,包括東方財富、愛美客、三安光電、立訊精密、片仔癀、斯達半導等多只白馬股相繼突發大跌。在A股,“每天崩一只白馬”的現象并非首次。數據顯示,2020年10月中旬,以及2021年4月中旬都出現過千億白馬股連續重摔的情形,這兩次分別發生在三季報與年報披露期間,但很明顯目前A股市場還沒到三季報披露時間段。對此,南方基金指出,“一天一個白馬股出現斷崖****,是量能不夠的體現。”;華安證券則表示,近期市場處于調整周期,疊加外圍市場出現大幅波動,消息面相對平靜的情況下,局部一旦出現不確定性因素影響,個股就會出現較大波動。綜合來看,北向資金近期以階段性小幅凈流出為主,跟市場****方向一致。下周是國慶長假前最后一周,A股市場歷來都有節日效應,避險資金會提前減倉應對長假的不確定性,投資者對此也應保留一份警醒。
*博客內容為網友個人發布,僅代表博主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工作人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