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AMD新封裝技術:3D Chiplet

AMD與臺積電聯合研發的CPU封裝新技術“3D Chiplet”。這是一種通過硅穿孔工藝,實現CPU上不同功能模塊垂直堆疊安裝的封裝方式。
發布會中所展示的AMD Ryzen 95900x處理器就運用了3D Chiplet封裝技術,其采用了64MB L3緩存堆疊64MB SRAM,通過將一個64 MB SRA節點堆疊到CC上將16核處理器上使可用的L3緩存增加三倍(從最大64MB增加到192MB),即邏輯單元和緩存等CPU部件并沒有擴展到更大面積的芯片上,而是相互堆疊在一起,利用垂直空間,而不是在平板晶片上增加芯片的總表面積。所有的芯片都會啟用堆棧緩存,每個芯片有96MB的緩存,有12個核心的處理器來分享這192MB的緩存。這種封裝使得晶體管排列密度比常規的2D封裝高出200倍(根據HBM堆疊計算) ,比intel的Foveros所采用的微凸起封裝技術高出15倍,在互聯效率方面比微凸塊技術高出3倍多。

在發布會中蘇姿豐用《戰爭機器5》以1080P分辨率的演示對比了192MB L3緩存的Ryzen 95900x處理器相對64MB L3緩存的幀數提升 ,結果為從184fps 提升到了206fps ,幀數提升比例為12%,這種程度性能的提升在以往只發生于處理器架構IP核層級的更新;而實際上這次3D Chiplet封裝技術的成本增加卻遠低于架構更新換代,甚至也比直接增加L3緩存更低。

雖然AMD沒有明確公布3D Chiplet封裝技術的CPU準確的發布時間,但根據AMD對于銳龍6000系列之前的爆料消息與取消Zen3+內核研發計劃可以推測出會在2022年發布。
發布會公布了基于Zen3 CPU內核的銳龍R7-5700G、銳龍R5-5600G,集成8CU(512流處理器)與7CU(448流處理器)VEGA架構核顯。這兩款APU在CPU-Z Benchmark的跑分如下:

AMD在發布會中公布了基于RDNA2架構的Radeon RX6800M,使用了與桌面版RX6700同款的Navi22核心,總計2560個流處理器、96MB無限緩存,以及12GB GDDR6顯存的規格。達到了前代產品RX5700M的1.5倍,同時在多款游戲中壓制了移動版RTX3080。以下為Radeon RX6800M在OpenCL的跑分:

Radeon RX 6800M在多款游戲測試中都大幅領先英偉達RTX 3080 8GB顯卡,比如《生化危機8:村莊》、《塵埃 5》、《使命召喚17:黑色行動冷戰》、《無主之地3》和《刺客信條:英靈殿》

*博客內容為網友個人發布,僅代表博主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工作人員刪除。
模擬信號相關文章:什么是模擬信號
分頻器相關文章:分頻器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