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積電董事長劉德音:今年晶圓代工仍會是很好的一年
來源:內容編譯自雅虎財經
臺積電13日法說會釋出對全年營運樂觀信息,董事長劉德音定調「今年仍會是好年」,他強調,晶圓代工產業持續成長趨勢很清楚,臺積電成長也會優于產業平均。
015G、高效運算持續驅動成長
臺積電預期,若不含記憶體,今年半導體產值約年增9%,晶圓代工產值年增約20%,而臺積電以美元計營收可望成長25-29%。劉德音說明,臺積電持續成長動能主要因系統廠需求強,包括來自IC設計與IDM廠委外訂單繼續擴大,今年半導體相對其他產業會仍會是一個很好的一年。
去年底,劉德音被問及半導體下個10年趨勢,他曾說,半導體的成長將會高于電子產品市場2倍以上,預期2030年全球半導體產值可望達1兆美元規模,并推動3兆至4兆美元的電子產品市場成長。
劉德音還說明,半導體過去依賴電晶體微縮,未來對運算速度跟效率提升都會有更多需求,先進技術與3D封裝技術必須齊頭并進。
本次法說會,劉德音進一步解釋,雖目前無法預期到2030年狀況,但半導體業產值達一兆美元是業界普遍看法,主因受惠5G、HPC(高效運算)等需求驅動,加上臺積電先進技術可提供有效的解決方案,會加快數位轉型腳步。
02未來虛實整合世界AR/VR可能取代手機、電腦
長期來看,劉德音也感受到科技產業可能的另一次典范轉移。他過去也指出,地緣政治局勢可能造成短期影響,不過最好的技術、制造及經濟生態是半導體未來決勝因素,臺灣可帶動全球半導體邁入更精采的10年。
他說明, 疫情之下,人類生活有很大改變,世界加速數位化,遠距工作、學習、電商及共享經濟等,原本要10幾年進化,在短短1年就進入人們生活,讓半導體需求一直增加。
劉德音也感受到未來10年真實與虛擬世界將結合,并說,元宇宙硬體已經發展多年,擴增實境(AR)未來可能取代手機,虛擬實境(VR)可能取代電腦(PC),若未來要取代如手機的普及程度,重量、體積及解析度感測器都相當重要,將推動半導體創新與進步。
劉德音強調,降低成本是過去半導體主要經濟驅動力,半導體技術發展目前已接近隧道出口,隧道外不會受到限制,需要創新及清晰愿景。
*博客內容為網友個人發布,僅代表博主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工作人員刪除。
加速度計相關文章:加速度計原理 雙控開關相關文章:雙控開關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