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專欄

        EEPW首頁 > 博客 > 美團無人配送車撞上私家車,無人車被判全責:「機動車」違規駛入非機動車道

        美團無人配送車撞上私家車,無人車被判全責:「機動車」違規駛入非機動車道

        發布人:大數據文摘 時間:2021-10-20 來源:工程師 發布文章

        大數據文摘作品

        作者:Mickey

        “正常行駛的車輛被無人車撞上了怎么辦?只能自認倒霉?”

        最近,送貨無人車越來越多,方便的同時也給本就擁擁嚷嚷的街頭增加了一些風險和問題,如果無人車與正常行駛的車輛發生碰撞,責任如何判定?

        近日,北京首起無人配送車事故,就在順義發生。

        10月9日,有微博用戶發布消息稱,其私人車輛與美團無人車發生碰撞,并表示,“請問正常行駛的車被這車撞上了怎么辦?只能自認倒霉?” 同時,這名用戶還表示,如果是正常車輛,這種情況下肯定會踩剎車,而無人車“橫沖直撞”。事故發生后,還遮擋車輛,不允許拍攝視頻。

        1.png

        原微博已刪除,圖源“賽博汽車”

        從該微博用戶發布的圖片可以看到,白色車輛前方有明星碰撞痕跡,無人車的黃色漆有一些蹭到了白色車頭上。

        美團官方回應稱,當時無人車在道路輔路行駛,正直行過馬路,遇到社會車輛從道路另一側駛來,意欲右轉,無人車在路中啟動緊急制動停止,但社會車輛并沒有剎住,撞到了無人車。美團表示,該路段不允許機動車行駛,這是其被判定負全責的主要原因。

        2.png

        碰撞現場圖。圖片來源:車主微博 

        事故發生在北京順義的一個T字路口,從現場照片來看,該配送無人車是美團自研的最新型號魔袋20。

        據美團此前相關新聞稿件,涉事無人配送車是新一代自研L4級別自動駕駛無人配送車,今年4月,這款新型無人配送車就已經在北京順義正式落地。根據美團相關人士透露,新一代無人配送車的生產制造流程部分使用了汽車行業標準,基本實現車輛的線控化、數字化、一致性等要求。新車型裝載量達150kg,容積近540L,配送時速最高45km/小時,為了保障安全,速度基本控制在20km/h。

        對此事故,美團在10月10日回應賽博汽車問詢,稱“我們愿意配合對方去滿足其賠償需求,遵從交警的判決結果,但今天對方有一些新的需求,美團正在積極跟對方溝通中。”

        無人車被判定“機動車“,違規在非機動車道行駛

        事故發生后,車主也隨后發布了交警發布的處理文件:無人車有不在機動車道行駛的過錯,為全部責任。不過,事故認定書中也同樣備注:“責任當事方:駕駛微型客車(無號牌)、(無交強險)”。

        很顯然,在保險和事故認定兩個步驟,對于無人配送車是否是「機動車」的認定,出現了明顯的分歧。

        那么,無人車事故到底該如何判定呢?

        在相關新聞稿下,網友們也進行了激烈的爭論。

        比如有微博網友就指出,這樣的事故,最大的問題是,沒法扣分。

        5.png

        也有網友為無人車鳴不平,不能因噎廢食,表示如果是輛非機動車,大概率還是可能被撞。

        6.png7.png

        無人車事故定責,任重而道遠

        為無人車事故定責一直以來都不是個簡單的題目。

        早在2018年,MIT、哈佛、加州大學爾灣分校、法國圖盧茲大學的一個聯合研究小組,就致力于通過定量研究的手段,了解人們在面對無人車事故時的態度,并且發布了一份研究成果。

        8.png

        大數據文摘公眾號后臺對話框回復“背鍋”下載這篇論文。

        論文作者來自腦和認知科學、心理學、經濟學等多個不同領域,MIT火爆的無人車課程講師Sydney Levine也是作者之一。

        先說MIT聯合研究小組通過向2583個人發放3次調查問卷得出的結論:

        進行了錯誤干預的駕駛者是過失方,無論是人還是機器駕駛;

        如果人機同時錯過有效干預,輿論對機器更包容,人類司機的疏忽更受關注。

        盡管人們對無人車的普及可能存在著許多心理上的障礙,但這一研究結果表明,對混合駕駛模式下的事故,公眾一般不會做出過度反應。

        研究人員指出,僅僅在一種條件下,公眾有可能產生過度反應,機器受到的責備會大于人類:機器做出了“錯誤干預”。

        在這種駕駛模式中,人類并沒有義務去糾正機器犯的錯誤。也就是說,機器的工作是糾正人類可能犯下的錯誤,但如果機器犯了錯誤,人類沒有糾正的義務。(僅在“H-M”模式下如此。“M-H”模式下,當機器發生故障時,糾正故障始終是人類的責任。)

        這次針對博主所說:無人車剎車不明顯,或許是員工遙控的行為。美團也表示,在車輛制動未果后,遠程安全員想要避免事件發生,進行了操作,但最終沒有實現。

        盡管在研究中進行了一些系統的簡化,但這一研究結果也能反映出一定的公眾言論效應。公眾傾向于將注意力集中在人類駕駛員的極度疏忽上,因此將責任歸咎于人類駕駛員而不是機器。

        最后,如果你對這類“定則”問題感興趣,這里還有一個MIT開發的小游戲,你可以自己試試看在一些兩難情景下,你會怎么操控這架無人車,也能充分體驗到,在給無人車制定行事規則和定責時,到底有多么艱難

        *博客內容為網友個人發布,僅代表博主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工作人員刪除。

        加速度計相關文章:加速度計原理


        關鍵詞: 自動駕駛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孟津县| 陕西省| 奉新县| 金昌市| 日照市| 马鞍山市| 泸水县| 巴彦淖尔市| 大渡口区| 三原县| 昌宁县| 通辽市| 游戏| 中阳县| 调兵山市| 郓城县| 大石桥市| 红桥区| 通海县| 兴山县| 启东市| 石景山区| 荔波县| 微山县| 普洱| 武胜县| 平乡县| 九龙坡区| 绵竹市| 怀仁县| 娄底市| 和政县| 黄浦区| 桓仁| 郓城县| 江永县| 美姑县| 安西县| 阿克| 峨边| 镇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