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專欄

        EEPW首頁 > 博客 > 臺積電1名工程師確診新冠!缺水、缺電、缺疫苗,臺灣芯片供應危機升級

        臺積電1名工程師確診新冠!缺水、缺電、缺疫苗,臺灣芯片供應危機升級

        發布人:芯東西 時間:2021-05-26 來源:工程師 發布文章
        缺水、缺電、缺疫苗正困住臺灣芯片業。

        作者 |  心緣
        編輯 |  漠影
        芯東西5月24日報道,缺水、停電、疫情愈演愈烈,短短兩周之內,各種危機在中國臺灣接踵而至,臺積電等芯片大廠屢屢被傳面臨產線停工的重大威脅。臺積電本土病例暴增,上周六,臺中市一口氣公布11名確診病例,其中包括一名臺積電工程師。除臺積電外,臺灣內存廠商宇瞻、南亞科及臺積電旗下的代工廠世界先進均有1名員工確診。根據疫情實時大數據,截至5月24日7點,臺灣地區現有確診病例3166例,防疫措施調至三級警戒,除了****、醫院等必要機構外,幾乎所有公共場所都要關閉,室內五人以上不得集會。盡管臺灣科技產業早就超前部署,作業已經分流,但如果全球芯片制造重鎮臺灣無法快速擺脫疫情及資源困境,可能會致使缺芯潮雪上加霜。
        疫情沖擊:1名員工確診,10余名員工隔離


        對于有一名臺積電員工被確診新冠肺炎,對此,臺積電說明,該員工已入院進行妥善診治,目前癥狀輕微,臺積電將持續關切并提供相關咨詢與協助,此事件不影響公司的運營。臺積電回應稱,該員工曾在上周末與確診者接觸,周日進入公司后即接獲通知被確診,隨即離場并主動隔離,隔離期間采檢確認陽性。臺積電第一時間追溯公司內該員工的接觸史,確認有大約10余人曾與該確診者近距離接觸,當日就讓這些近距離接觸者離場并進行為期14日的居家隔離,目前他們都沒有不適癥狀。另外,臺積電已對該員工工作區域及公共區域加強消毒,并持續每日監測隔離者健康狀況,提供必要的協助。在此之前,臺積電宣布自5月19日0點起啟動分組分流及居家辦公,宏碁、友達、群創、聯發科等其他臺灣科技大廠均陸續啟動辦公室分流、居家上班機制,尤其是高感染地區員工不得進公司。為了確保營運不受疫情沖擊,有些企業還發放了員工防疫補助金。而隨著臺灣疫情加劇,在家辦公、遠程教育必備的筆記本、平板電腦等設備用量大增,致使原本就因為電廠人為及設備故障導致的大規模“電荒”形勢更加緊張。
        跳電危機:一周兩次大停電


        臺媒報道稱,5月18日,臺灣興達電廠1號機再出故障,致使過去5天臺灣島內已經出現兩次大停電(13日、18日),因當晚發電機組未及時恢復,全臺達2000萬戶被限電。隨后臺灣“經濟部”被傳要求臺積電挪移或暫停部分產線以減少用電,這一傳言引起島內輿論嘩然。當日該部門辟謠稱并未要求臺積電少用電,臺電公司與臺積電的需求響應(Demand Response)合作模式,是鼓勵公司在用電尖峰的短時間內,使用自用發電設備供電,以不影響產能,也可以減少從電網內購入的電力,降低電力系統負擔,許多大型公司都設置有多部自用發電設備。該部門非常感謝臺積電在沖刺產能時,仍在供電吃緊時刻,以自用發電設備提供協助。臺灣“立委”高金素梅5月18日表示,臺積電是最大工業用電戶,自2010年到2019年,其用電增加223.8%;2020年,臺積電5nm廠投產,一年用電量達63億度,超過臺灣東部56萬人口的用電量;明年臺積電3nm廠投產,每年用電量77億度,超過臺南市一年的民生及商業用電,一個3nm廠的用電量,等于全臺灣用電量的3%。如果臺灣電力資源供應問題不能得到很好的解決,大概率會對臺積電等晶圓代工廠在島內的生產及產能擴張造成一定限制。
        供水吃緊:新竹6月實施“供五停二”限水令


        更糟糕的是,臺灣還面臨著56年未遇的嚴重干旱。自今年開年以來,臺灣缺水問題一直未能得到有效緩解,各大水庫水位一降再降。而缺水更是導致水力發電廠的發電能力受到限制。5月19日,據臺灣經濟日報報道,臺積電決定自5月21日起,針對新竹科學園廠區的用水短缺,將提前增加水車載水車次以維持正常生產自5月21日起,臺灣水情管理部門要求桃園市、新北市再次減量供水,臺南、高雄工業用水大戶再節水13%。如果降水繼續不足,自6月1日起新竹地區將實施“供五停二”限水措施,臺積電等廠商所在的新竹科學工業園區雖然無需停水,但節水率須由15%提升至17%


        短期內,臺積電等廠商通過增加水車載水次數等舉措加以應對,暫時不會對生產造成影響,但如果缺水長期難以緩解,難免將影響到芯片產能。
        產能告急:芯片下單到出貨時間拉長到17周


        一邊是臺灣水電資源及疫情危機加劇,另一邊,各大芯片設計廠商正排隊指望著臺積電等臺灣晶圓代工廠商的產能。據臺灣經濟日報報道,此前因缺芯潮來得又急又猛。為了厘清是重復下單還是真實需求,自去年下半年以來,晶圓代工廠商陸續啟動部分漲價等措施來改善交期。在此背景下,臺積電、聯電、力積電等臺灣廠商的產能均已滿至今年年底,且先前易造成芯片交期持續拉長。供應鏈透露,聯電的一個新產品以12英寸晶圓生產,最快交期為17周,最慢可能會到2~3季,8英寸快則14周,最慢長達兩季,相較過去普遍2個月可交付給客戶驗證,當前交期較往年長1.5個月Susquehanna金融集團的最新研究報告顯示,芯片半導體業客戶向晶圓代工廠下單到出貨的“前置時間”(交期)在4月已經普遍拉長到17周以上,而且是連續第4個月大幅拉長,是自2017年統計這項數據以來最長的交期,進入了“危險區域”。根據其統計,半導體在4月的交期比3月時的16周進一步拉長。其中,電源管理芯片在4月的交期高達23.7周,比3月拉長約4周;工業微控制器交期也拉長3周,耳機芯片更長達52周以上。Susquehanna分析師Chris Rolland在研究報告中提到,前置時間增加通常由客戶的“不良行為”組成,包括庫存積累、安全備貨的建立,以及重復下單,“這些趨勢可能已經導致半導體產業處在出貨量高于真正客戶需求的初期階段。”據臺媒報道,為了解決當前車用芯片短缺問題,臺積電已經采取了前所未有的行動,包括重新調度其他產業客戶的產能。在參與美國商務部的半導體視頻會議后,臺積電表態稱預計將今年MCU的產量提升60%,較2019年疫情前的水準提升30%。同時,臺積電還將持續與汽車供應鏈合作,以解決當前的芯片短缺問題。另一邊,其他消費電子客戶也在追加訂單。例如臺灣最近爆料稱,高通在臺積電中科15B廠6nm制程增加了約1季度2萬片的投片量,較原本的量多1倍,預計8~9月間產出,同時也洽談了明年5nm的新增投片量。為應對客戶需求,臺積電已啟動三年1000億美元的大擴產計劃,2021年資本支出也上調至破紀錄的300億美元,其中80%左右的支出將用于7nm及更先進制程的擴產。臺積電總裁魏哲家此前曾在法說會上預告,整體半導體需求依舊強勁,產能短缺可能持續至2022年,成熟制程短缺狀況更將持續到2023年。臺灣經濟日報稱,據業界觀察,今年首季芯片交期較往年拉長1倍,第2季交期再拉長情況增幅相對有限,并出現疲態,反映近期半導體部分終端應用新增訂單放緩。而隨著晶圓代工產能持續短缺,芯片漲價現象將持續下去。例如意法半導體、德普微電子、芯龍半導體、富鴻創芯、必易微電子等廠商均在本月發布了新的全線產品漲價函。
        缺水、缺電、缺疫苗困住臺灣芯片業


        缺水、缺電、缺疫苗,正成為壓住臺灣發展的三座大山,也是臺灣迫切需要解決的難題。一旦這些資源的緊缺問題影響至臺灣出口,其經濟很可能會受到沉重沖擊。目前臺積電等臺灣科技大廠已經制定好各種防范措施,著力保障生產線正常運作。不過接連陷入的資源困境何時解局仍是未知數,現階段還難以對臺灣芯片半導體供應鏈受影響的程度做出準確的評估。而一旦臺灣半導體供應鏈廠商減產,其影響必然將蔓延至全球IT產業鏈。來源:世界新聞網,臺灣經濟日報


        *博客內容為網友個人發布,僅代表博主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工作人員刪除。



        關鍵詞: 臺積電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特克斯县| 衡阳县| 苏尼特右旗| 青铜峡市| 新昌县| 平昌县| 资中县| 麻江县| 孟州市| 怀化市| 辽宁省| 鞍山市| 新和县| 六盘水市| 丹棱县| 海林市| 峨山| 白玉县| 安远县| 合江县| 仪征市| 湘乡市| 鄂托克前旗| 申扎县| 鄂温| 津南区| 宣化县| 永安市| 无为县| 隆回县| 隆安县| 顺义区| 宣化县| 金湖县| 乌审旗| 中卫市| 南丰县| 耒阳市| 文水县| 石棉县| 石狮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