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消息:中國電信集團近日開始的規模達57.4萬基于IPTV終端的統一招標26日進入報價階段,參與招標的廠家共12家,標清最高報價為549,最低報價為420元,高清最高報價為805,最低為548.26元。
關于招標的總體情況,之前流媒體網曾經有過報道,本次招標采取邀標方式,投標對象為參與電信2.0測試的終端廠家,相關設備均需符合IPTV V2.0相關規范。此次集團擬采購57.4萬臺,其中標清終端53.6萬臺,高清終端3.8萬臺。編碼要求H.264。這次集采可以看作電信IPTV項目規模啟動的
關鍵字:
IPTV 電信 終端
上周(6月16日-6月20日)A股上演了讓人驚心肉跳的從大跌到大漲再到大跌的行情,在此背景下,通信設備板塊總體表現為漲少跌多,全周板塊跌幅超過7%,總成交量超過100億,與上周相比略有增加。在當前的弱市行情中,業績導向漸成市場中長期投資的主流選擇,而運營商發力IPTV與TD業務發展,將增厚通信設備企業中長期業績。
績優中小盤股受市場青睞
從板塊個股表現來看,本周單日行情表現突出的個股都有良好業績的支撐以及資產注入的刺激。總體來看,這些個股多為小盤股,在市場資金缺乏的情況下,也是資金重點關注
關鍵字:
IPTV TD 運營商 設備商
據市場研究公司iSuppli最新發表的研究報告稱,2007年北美IPTV用戶達到了120萬,比2006年增長了四倍。北美和南美的全部IPTV用戶在2007年年底達到了180萬,增長率為257%。
這篇報告稱,IPTV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挖走北美衛星電視提供商的用戶,因為這個地區的IPTV用戶主要是在付費電視市場。這篇報告稱,2007年北美和南美的衛星電視用戶數量從2006年的363萬增長到了395萬。
美國的AT&T公司的U-Verse服務在2007年年底擁有23.1萬北美的IPTV用
關鍵字:
IPTV AT&T iSuppli 衛星電視
去蕪存菁,專注就有力量。正在逐步分拆剝離非主營業務的UT斯達康對這句話或許有更獨到的理解。UT斯達康近日宣布將把公司的移動解決方案部門出售給全球私募投資公司OpenGateCapital。UT斯達康表示,出售移動解決方案部門,旨在實現公司在IP技術,包括IPTV、下一代網絡和寬帶領域的商機最大化。
遠見還是賭博
就目前而言,IPTV發展并不盡人意。易觀國際日前發布的《2008年第一季度中國IPTV市場季度監測》顯示,2008年第一季度中國IPTV累計用戶數達131萬人。雖然黑龍
關鍵字:
IPTV UT斯達康 小靈通
從熱鬧走向冷清的IPTV,開始出現生存的轉機。
6月16日,記者獲悉,電信重組之后的三大運營商之一的中國電信,已經從6月中旬開始了新一輪的IPTV終端統一招標,數量多達57.4萬余臺,其中標清終端53.6萬臺,高清終端3.8萬臺。
國內IPTV產業從2005年開始盛起,但由于同廣電行業的政策壁壘、內容的缺乏以及用戶發展的艱難,使得IPTV的商業模式前景難以明確,到2007年發展就幾乎停滯,許多內容提供商紛紛倒閉,設備供應商同樣因此而陷入到虧損的境地。
電信運營商以大批量的設備采購,對
關鍵字:
IPTV 電信 重組 網通
昨天,記者從IPTV設備商獲悉,中國電信日前已經啟動了IPTV機頂盒招標,規模達到57.4萬臺,這是中國電信第一次采用統一招標的方式發展如此規模的IPTV用戶。
據了解,本次招標采取邀標方式,其中標清終端53.6萬臺,高清終端3.8萬臺,技術標準要求符合H.264。
H.264、MEPG4以及AVS是目前IPTV系統存在的三種技術標準模式。
中國電信表示,該數字為集團根據各省電信擬增長用戶數字而確定。在中國電信集團統一簽署框架協議,各省公司進行實際采購。
這對中國的IPTV產業
關鍵字:
IPTV 機頂盒 電信
國家廣電總局發展研究中心發布的《2008年中國廣播電影電視發展報告》(廣電藍皮書)顯示,2007年,全國有線數字電視用戶達到2686萬戶,IPTV用戶已經達到近百萬。受奧運推動,手機電視用戶有望達到千萬,甚至數千萬以上。
據了解,數字電視整體轉換方面進展明顯。到2007年底,已經有53個城市和地區啟動數字電視整體化轉換,31個大中城市完成整體轉換,全國有線數字電視用戶達到2686萬戶,比2006年翻了一倍。
到2007年底,手機電視總用戶數約800萬,相比上一年的不足百萬有了大幅飛躍,受2
關鍵字:
IPTV 數字電視 奧運 手機電視
“數字電視”的概念已經火了很多年。就在機頂盒芯片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利潤越來越薄時,NEC電子卻高調推出了新款機頂盒專用系統芯片——EMMA3SV,而且直指目前在中國市場并不明朗的IPTV。
NEC此舉,是否會奏效?而且“NEC電子希望通過此款新產品,使EMMA產品2011財年N在中國的銷售額提高到200億日元(引自NEC電子新聞稿)”,這款新推產品能否擔起這樣的重任?“中國數字電視市場才剛剛開始起步,正是開始
關鍵字:
數字電視 NEC電子 IPTV CMMB
日前發布的《2008年中國廣播電影電視發展報告》指出,中國廣播影視數字化進程全面提速,截至2007年底,全國有線數字電視用戶達2686余萬戶,比2006年增長1倍多。
報告稱,中國廣播電視網正在向數字電視網轉換。截至2007年底,全國共有53個城市和地區建立有線數字電視技術新體系,31個城市完成了數字化整體轉換,廣西、陜西、江西、吉林等省完成全省區網絡整合。
為推動廣播影視的數字化、網絡化進程,2007年國家廣電總局組織編制并發布電臺電視臺數字化、網絡化相關標準和規范性文件,在全國12個電
關鍵字:
數字電視 IPTV 手機電視 數字電影
昨天,國家廣電總局發展研究中心發布的《2008年中國廣播電影電視發展報告》(廣電藍皮書)顯示,2007年,全國有線數字電視用戶達到2686萬戶,IPTV用戶已經達到近百萬。受奧運推動,手機電視用戶有望達到千萬,甚至數千萬以上。
據了解,數字電視整體轉換方面進展明顯。到2007年底,已經有53個城市和地區啟動數字電視整體化轉換,31個大中城市完成整體轉換,全國有線數字電視用戶達到2686萬戶,比2006年翻了一倍。
到2007年底,手機電視總用戶數約800萬,相比上一年的不足百萬有了大幅飛躍
關鍵字:
IPTV 數字電視 手機電視 廣電總局
2010年,世界上將有30億的互聯數字用戶,這意味著消費電子市場的走向將是互聯。“在看電視方面,我們處在一個非常有趣的境地:我們還不具有合理的電視。我們需要電視可以和手機、PC、數碼相機甚至打印機等進行聯系。” Zoran(卓然)公司的Stuart McKechnie說。
Zoran正在為此努力,該公司幾個月后將推出一種直接連接電視的裝置。屆時,電視可以具有成百上千個頻道,它還會具有搜索功能等。下一步,Zoran還將使所有的現有電子設備相連。
移動多媒體DTV(數字
關鍵字:
電視 消費電子 Zoran 數字 USB IPTV HDMI 轉換盒 SoC 機頂盒
日前,海信平板電視聘請日本專家朝倉義一和平板專家岡本貞二加盟海信,據悉朝倉親身經歷里上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日本家電制造工業的崛起,是有著30年現場管理經驗的質量管理專家。岡本貞二是日本著名的平板專家,他的加盟增強了海信平板電視的研發深度,使海信平板電視的研發體系進一步與國際接軌。
加入WTO后,中國企業被推上國家化的舞臺,參與國際競爭,在全球化的視野中如何獲得競爭的能力和工具對于企業的發展和成長來說十分重要。具備全球化素質的人才是企業通往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現代企業的競爭中,資本不僅是
關鍵字:
海信 平板電視 日立 數字家庭系統 IPTV 網絡電視 LED
有線電視運營商歌華有線(600037.SH)的寬帶業務終于“破繭”。
5月30日,歌華有線發布公告稱,5月28日,公司與LGI、華創伙伴簽署《關于設立寬帶合資公司的合作協議》,雙方投資總額將達1億美元,其中3340萬美元為注冊資本。
2007年10月16日,歌華有線與國際性有線網絡運營商LGI(Liberty Global Inc. ,NASDAQ:LBTYA)以及專業投資公司華創伙伴投資有限公司簽署了初步的合資協議,然而中間審批程序上遇到問題,時隔七個月后,此次合
關鍵字:
IPTV 歌華 寬帶業務 電信重組
隨著IPTV市場準備起飛,競爭生態系統數量的增加意味著STB開發商必須保持他們的實現方案選項具備開放性。
未來幾年,由電信業務提供商推動的IPTV市場(利用互聯網協議傳輸數字電視)有望形成規模。然而,目前該市場陷入了各種硬件和軟件解決方案的競爭之中,不同種類的壓縮技術非常復雜,并與家庭網絡應用存在潛在的融合。這些因素使工程師在設計IP機頂盒的時候面臨決策困難,所以原始設備制造商(OEM)需要選擇處理技術,以使他們保持實現方案選項的開放性。
作為傳輸方案的焦點,STB必須能夠適應它要部署的特
關鍵字:
IPTV STB DSP 機頂盒 視頻編碼 VOD
2008年被業界定義為“地面數字電視元年”,HDTV和IPTV競爭愈烈,信息技術在競爭中融合。三網融合成為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
IPTV、高清電視誰主沉浮?
在日前舉辦的第十一屆科博會上,各種形式的電視競相登場。電視機領域愈來愈注重數字化、清晰化和便捷化。目前,市場上炒得最熱的就是高清電視(HDTV)和網絡電視(IPTV)。今年1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國辦2008年1號文件,公布《關于鼓勵數字電視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明確要求有
關鍵字:
IPTV 高清電視
p2p-iptv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p2p-iptv!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p2p-iptv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p2p-iptv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