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電信招標57萬余臺終端 兩重利好轉機IPTV
從熱鬧走向冷清的IPTV,開始出現生存的轉機。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84468.htm6月16日,記者獲悉,電信重組之后的三大運營商之一的中國電信,已經從6月中旬開始了新一輪的IPTV終端統一招標,數量多達57.4萬余臺,其中標清終端53.6萬臺,高清終端3.8萬臺。
國內IPTV產業從2005年開始盛起,但由于同廣電行業的政策壁壘、內容的缺乏以及用戶發展的艱難,使得IPTV的商業模式前景難以明確,到2007年發展就幾乎停滯,許多內容提供商紛紛倒閉,設備供應商同樣因此而陷入到虧損的境地。
電信運營商以大批量的設備采購,對于日趨冷清的IPTV行業來說,無疑是一針強心劑。
“電信重組為IPTV提供了一個發展的新空間。”工業和信息化部電信研究院IPTV研究專家何寶宏表示,運營商從設備采購方面直接支持IPTV的發展,對于業界肯定是一個好消息,而且電信重組之后,IPTV的應用將得到更大范圍的擴展。
電信重組契機
“IPTV作為固網數據業務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電信運營商戰略價值的體現。”何寶宏認為,電信重組實現全業務運營后,運營商在戰略價值資產的布局和競爭上進入新階段,讓IPTV呈現出發展的新空間。
IPTV一直被認為是網絡時代占據家庭電視客戶端的電信業務,與全球正在進行的數字電視發展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其被認為是電信運營商在網絡時代發展的下一個制高點。
中國電信從2005年就開始涉足IPTV領域,首批在上海和廣州試點建設,在內容上則與上海文廣集團合作。到2005年底,中國電信發展的測試城市點已經達到17個省的20多個城市。
而到2007年,中國電信已經將IPTV的平臺升級到2.0版本,在音視頻的解碼上則采用H.264,從而率先在大規模商用上獲得突破。數據顯示,中國電信2007年的IPTV用戶數約為60萬,而到2008年上半年,將發展到90多萬戶。
同樣看到了IPTV未來發展潛力的還包括另一家固網運營商中國網通。同樣在2005年初,中國網通就開始了在IPTV上的發力,包括北京、哈爾濱、沈陽等多個城市開始了網通IPTV網絡和平臺的建設。中國網通借助中國自主研發的AVS音視頻解碼標準,冀望在IPTV商用上獲得突破。
事實上,兩大固網運營商早已經不約而同地看到了IPTV潛力,但由于同廣電行業的政策壁壘、內容的缺乏以及用戶發展的艱難,使得IPTV的商業模式前景難以明確,到2007年發展就幾乎停滯,許多內容提供商紛紛倒閉,設備供應商同樣因此而陷入到虧損的境地。
易觀國際的數據顯示,2008年第1季度,中國IPTV累計用戶數為131萬。根據各廠商中標業務區實際發展的用戶數排名,UT斯達康、威科姆、中興通訊位居前三。在6月17日發布的《2008年中國廣播電影電視發展報告》(下稱廣電藍皮書)指出,部分地區IPTV發展速度很快,上海地區的IPTV用戶就由2006年的4萬戶上升到2007年的25萬戶,黑龍江地區的IPTV用戶由10萬戶上升到15萬戶。
這些數字不僅與中國的電話用戶數相去甚遠,即使是與數字電視用戶數相比也不成比例。“現在中國的IPTV發展仍舊還處在初級階段。”何寶宏認為。
但何寶宏同時強調,電信重組所帶來的新競爭格局,將促進IPTV行業的發展,“有了電信運營商的直接支持,IPTV行業的發展將大大加快”。
“電信重組之后,固網運營商獲得了移動牌照,開始了全業務的運營,這樣其實給了固網運營商將更多資源相互融合的發展機會。”何寶宏認為,對于未來的3家全業務運營商而言,在完成第一步的話音業務整合之后,下一步的發展肯定會往數據業務的方向走,而在3G牌照發放之后,實現固網和移動網的融合的趨勢也將加快。
易觀國際的分析認為,電信重組之后,運營商將在寬帶網絡的建設做出更多的改善,甚至除了ADSL寬帶帶寬的提升之外,一些條件成熟的地方會大力發展光纖入戶。這將成為未來IPTV發展的契機。
此外,在3G時代,視頻將成為網絡應用的主流,而IPTV是以視頻和增值服務為主的業務,其與3G網絡的融合度相當高,亦可成為未來3G視頻流媒體業務的發展基礎。
據記者了解,在中國電信已經建設完成IPTV V2.0平臺,并進行測試的背景下,此次招標目的在于通過標準化測試打破終端廠家和系統廠家間的互通問題,來解決電信在IPTV上的規模化發展。參與電信2.0測試的終端廠家均為本次招標的對象,相關設備需符合IPTV 2.0版本的相關規范。
樂觀人士認為電信企業的直接推動,無疑是對未來產業趨勢的一種判斷,產業的發展依賴于上下游企業的共同進步,電信企業的搶先帶動,無疑會牽扯下游產業鏈的聯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