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觀國際研究表明,2007年第3季度中國IPTV用戶數達到84萬,根據各廠商中標業務區實際發展的用戶數排名,UT斯達康、威科姆、中興通訊位居前三。 本季度,UT斯達康承建了上海、黑龍江、浙江、廣東等地IPTV系統,因此其市場份額持續上升。而廣東、陜西、江蘇等地用戶數的發展,使中興通訊繼續保持市場份額第三的位置。同時,華為逐漸加重對國內IPTV的投入,本季度在國內IPTV發展環比增長117.2%。
在用戶區域發展方面,黑龍江、上海和河南三省市IPTV用戶數均超過10萬,同時中興通訊中標的湖
關鍵字:
通訊 無線 網絡 IPTV 無線 通信
思科宣布有關協助亞太區服務供貨商推出端對端網絡規約電視(IPTV)解決方案的策略。有關解決方案提供優質視像效果及配合可靠卓越的服務,并將于思科設于IPTV亞洲世界論壇2007的展覽攤位上進行示范。思科乃IPTV亞洲世界論壇2007的鉆石組贊助商(Diamond Sponsor),該論壇于12月5日至7日期間舉行。
「思科相信是目前唯一能夠同時以產品、解決方案、應用程序與專業知識,協助供貨商讓消費者感受「互聯生活」(Connected Life)的技術供貨商。我們已于亞太區引入有關技術與能力,并與
關鍵字:
通訊 無線 網絡 思科 IPTV Telecom 音視頻技術
據市場研究公司Informa Telecoms & Media最新發表的研究報告稱,中國正在推動全球數字電視市場的增長。到2012年,中國數字電視家庭用戶將占全球數字電視家庭用戶的四分之一。
這篇報告稱,2007年年底至2012年年底,全球將增加2.64億數字電視家庭用戶,比目前的數量增加一倍。中國在此期間將增加6000多萬數字電視家庭用戶。
這篇報告還指出,美國將增加3900萬數字電視家庭用戶,日本將增加2000萬數字電視家庭用戶,印度將增加2300萬數字電視家庭用戶。這四個國家
關鍵字:
消費電子 數字電視 衛星 IPTV 數字電視
伴隨著移動話音業務替代作用的增強以及VoIP技術的快速興起,固網運營商所處的競爭環境、技術領域發生了明顯的改變,競爭壓力迫使固網運營商不得不進行戰略轉型。縱觀當前全球電信業的轉型動向,兩大方向主導了國內外主要電信運營商的轉型戰略--做綜合信息服務商和以用戶為導向。我國固網運營商的轉型也不可避免地要以此為導向。與傳統電信服務提供商不同,綜合信息服務商除了能向用戶提供傳統語音、傳真等業務之外,還要能提供視頻、數據等信息增值業務供用戶選擇。固網運營商的轉型勢必要與廣電、SP/CP保持千絲萬縷的聯系,轉型的背
關鍵字:
消費電子 IPTV 移動話音 VoIP 數字電視
1、概述 在業內就“三網融合”沸沸揚揚地討論了多年之后,最近黨中央在“十一五”規劃中明確提出,要加強寬帶通信網、數字電視網和下一代互聯網等信息基礎建設,推進“三網融合”。 而IPTV結合了電信、電視、互聯網各自的優勢,既是電信業的新業務應用,也是數字電視的解決方案之一,從而將成為實現三網融合的良好模式。IPTV涉及到電信和電視兩大產業,電信業一直在積極推動IPTV發展,但從電視媒介的角度來看I
關鍵字:
IPTV 數字電視 消費類電子 消費電子
伴隨著移動話音業務替代作用的增強以及VoIP技術的快速興起,固網運營商所處的競爭環境、技術領域發生了明顯的改變,競爭壓力迫使固網運營商不得不進行戰略轉型。縱觀當前全球電信業的轉型動向,兩大方向主導了國內外主要電信運營商的轉型戰略--做綜合信息服務商和以用戶為導向。我國固網運營商的轉型也不可避免地要以此為導向。與傳統電信服務提供商不同,綜合信息服務商除了能向用戶提供傳統語音、傳真等業務之外,還要能提供視頻、數據等信息增值業務供用戶選擇。固網運營商的轉型勢必要與廣電、SP/CP保持千絲萬縷的聯系,轉型的背
關鍵字:
消費電子 IPTV 移動話音 VoIP 數字電視
1、引言
IPTV從1999年進入市場以來,增長速度逐步加快。預計到2008年全球IPTV用戶將達到2600萬以上。2003~2008年我國的IPTV用戶年復合增長率將達到245%。
據調查,IPTV最后一公里的接入普遍使用的是DSL有線接入方式,受帶寬和穩定性等因素影響,IPTV在與普通電視的競爭中處于劣勢,而且有線接入方式建設的成本高、周期長、難度大。因此,如何解決IPTV的最后一公里接入問題顯得尤為重要。
WiMAX(WorldwideInteroper-abilityforMic
關鍵字:
WiMAX IPTV 優勢分析 無線網絡
業內分析人士日前表示,歐洲仍然引領全球網絡電視(IPTV)市場的發展,不過中國、東歐以及俄羅斯的網絡電視市場發展十分迅猛。
市場研究公司MGR公司在其最新公布的一年兩次網絡電視市場預測報告中指出,獨立運營商與大型電信公司穩步和快速推動著北美網絡電視市場的發展。預計,全球網絡電視用戶數量將從2007年的1350萬增加至2011年的7260萬,年復合增長率將達40%。
該報告還指出,歐洲大型運營商正計劃于今后推出以盈利、改善運營和保持持續增長為重點的網絡電視整合服務,不過此類服務要到1年半之后
關鍵字:
消費電子 歐洲 IPTV 亞洲 數字電視
目前,總的來說,全球的IPTV市場正在逐步啟動,而中國在內容監管政策整體限制的情況下,IPTV用戶數仍舊呈穩步上升趨勢,總體呈現出良好發展的態勢。
但是也應該看到,當前中國的IPTV業務發展存在較多值得深層次思考的問題:
(1)需求問題:以電視時移為核心的“電視新看法”是否是IPTV滿足客戶的主體訴求,是否可以支撐起IPTV的規模發展,IPTV還需要擴展什么樣的客戶核心需求?
(2)技術問題:如何突破傳統通信廠商提供端到端的IPTV封閉構架的一系列問題,提供更豐富的差異化終端和更快速
關鍵字:
消費電子 IPTV 消費電子
IPTV正在使全球的服務提供商和消費者興奮起來,并且很有可能成為繼互聯網之后的另一個“殺手應用”。按普通字義解釋,IPTV系統就是使用互聯網協議在高速寬帶(一般是xDSL或者光纖)網絡上傳送數字電視內容。
IPTV通常與視頻點播服務一起提供,也可能同互聯網接入服務和VoIP服務捆綁在一起提供。視頻、語音和數據接入服務捆綁在一起稱作“三網合一”服務。隨著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采用DSL和其它高速互聯網接入技術,三網合一服務正在迅速增長。 對于服務提供商
關鍵字:
IPTV 數字電視 視頻 音頻 家庭網絡 音視頻技術
2.2.1 數字版權管理技術
數字版權管理的核心技術有2個,一個是對數字內容的加密技術,一個是加密的key和license的生成、發放、管理技術。對數字內容的版權進行保護,重要是要保護版權擁有者的利益,同時也要保證用戶和發行者的利益。為了保證作者-用戶-發行者(author-distributor-consumer triangle)的三方利益,必須做到以下二點:1)保證只有在版權擁有者(例如某某電視臺)的同意或授權經銷商(例如某某音像出版社)同意下才能使用;2)合法使用者只能在經過驗證的播放器
關鍵字:
通訊 無線 網絡 IPTV 關鍵技術 數字電視
1、概述 在業內就“三網融合”沸沸揚揚地討論了多年之后,最近黨中央在“十一五”規劃中明確提出,要加強寬帶通信網、數字電視網和下一代互聯網等信息基礎建設,推進“三網融合”。 而IPTV結合了電信、電視、互聯網各自的優勢,既是電信業的新業務應用,也是數字電視的解決方案之一,從而將成為實現三網融合的良好模式。IPTV涉及到電信和電視兩大產業,電信業一直在積極推動IPTV發展,但從電視媒介的角度來看IPTV,就會發
關鍵字:
IPTV 數字電視 信息家電 消費電子
1、概述
在業內就“三網融合”沸沸揚揚地討論了多年之后,最近黨中央在“十一五”規劃中明確提出,要加強寬帶通信網、數字電視網和下一代互聯網等信息基礎建設,推進“三網融合”。而IPTV結合了電信、電視、互聯網各自的優勢,既是電信業的新業務應用,也是數字電視的解決方案之一,從而將成為實現三網融合的良好模式。IPTV涉及到電信和電視兩大產業,電信業一直在積極推動IPTV發展,但從電視媒介的角度來看IPTV,就會發現,IPTV對電視媒介的理論實踐、傳受關系、經營運作都具有革命性的影響,并最終威脅到電視媒介
關鍵字:
消費電子 IPTV 數字電視 數字電視
1、概述
Skype是由Kazaa于2003年發明的基于P2P技術的VoIP客戶端,用戶可以通過Skype通過互聯網進行語音和文本的傳輸。 Skype的通訊協議是不公開的,而且通訊內容是加過密的,哥倫比亞大學的Baset和Schulzrinne完全在實驗的基礎上對Skype的通訊機制進行分析,通過分析得出的結論主要有三個:
(1)Skype的通話質量較MSN和Yahoo的即時通信工具要好;
(2)可以無縫的在NATs和防火墻后使用;
(3)安裝使用起來非常簡單。
關鍵字:
通訊 無線 網絡 P2P VoIP Skype 消費電子
在產品甚至競爭手段同質化的今天,成功的企業為什么能夠超越對手,同類型公司的業績為何差距迥然,答案或許有很多種。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新技術應用于產品和管理時,會給企業帶來突破性的商業價值。 我們所推薦的,均是在目前或者更長的時間內,對企業管理產生重要影響的技術和產品。首先,這些技術具有革命性的創新,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其次,能夠幫助企業創造新的商業模式,開創新市場;第三,改善業務流程。 No.1 RFID 概念:非接觸式的自動識別技術,即射頻識別,俗稱電子標簽。 
關鍵字:
消費電子 RFID 3G IPTV 移動通信
p2p-iptv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p2p-iptv!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p2p-iptv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p2p-iptv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