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7日消息,NVIDIA Blackwell架構的新一代服務器正在批量出貨,而在OCP Summit 2024峰會上,官方進行了公開展示,而且是直接將芯片裸露在外,隨便看。這臺服務器一共配備了八顆B200芯片,4NP工藝制造,2080億個晶體管,搭配192GB HBM3E內存,功耗高達1000W。八顆加起來,那就是恐怖的8000W——一個小時8度電。相比前代服務器,NVIDIA做了一些調整,主要是NVLink互聯控制芯片,不再位于服務器邊緣,而是轉移到了中心,被八顆B200所包圍。這樣的好處是可以縮
- 關鍵字:
英偉達 NVIDIA Blackwell架構
- 為了幫助開發人員構建人工智能(AI)驅動的傳感器處理系統,Microchip Technology Inc.(微芯科技公司)發布了支持NVIDIA Holoscan 傳感器處理平臺的PolarFire? FPGA 以太網傳感器橋接器。PolarFire FPGA支持多協議,作為Microchip平臺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首款兼容基于MIPI? CSI-2? 的傳感器和MIPI D-PHY? 物理層的解決方案。后續解決方案將支持多種不同接口的傳感器,包括SLVS-EC? 2.0、12G SDI、CoaXPres
- 關鍵字:
Microchip NVIDIA Holoscan
- 這次 AI 革命是最令人興奮、最具活力的一次革命。
- 關鍵字:
NVIDIA AI
- NVIDIA近日宣布,xAI 位于田納西州孟菲斯市的 Colossus 超級計算機集群達到了 10 萬顆 NVIDIA? Hopper??GPU?的巨大規模。該集群使用了NVIDIA Spectrum-X?以太網網絡平臺,該平臺是專為多租戶、超大規模的 AI 工廠提供卓越性能而設計的?RDMA(Remote Direct Memory Access)網絡。Colossus 是世界上最大的 AI 超級計算機,目前正被用于訓練 xAI 的 Grok 系列大語言模型,以及
- 關鍵字:
NVIDIA以太網 xAI AI超級計算機 NVIDIA
- Intel 今天正式推出了適用于 AI 工作負載的 Gaudi 3 加速器。新處理器在 AI 和 HPC 方面的速度比 Nvidia 流行的 H100 和 H200 GPU 慢,因此英特爾將其 Gaudi 3 的成功押注在其較低的價格和較低的總擁有成本 (TCO) 上。Intel 的 Gaudi 3 處理器使用兩個小芯片,其中包含 64 個張量處理器內核(TPC、256x256 MAC 結構,帶 FP32 累加器)、八個矩陣乘法引擎(MME,256 位寬矢量處理器)和 96MB 片上 SRAM 緩存,帶寬
- 關鍵字:
英特爾 AI Gaudi 3 加速器 Nvidia H100
- 摩根士丹利的分析師認為,盡管一個重大但易于修復的設計問題導致良率低,但 Nvidia 將基于 Blackwell 架構生產大約 450,000 個 AI GPU。如果信息準確無誤,并且公司設法在今年出售這些單位,這可能會轉化為超過 100 億美元的收入機會。“預計 Blackwell 芯片將在 2024 年第四季度生產 450,000 件,這意味著英偉達的潛在收入機會超過 100 億美元,”投資銀行摩根士丹利的分析師在給客戶的一份報告中寫道,據報道The_AI_Investor,一位傾向于訪問此類筆記的博
- 關鍵字:
Nvidia Blackwell AI GPU
- 雖然 Nvidia GPU 在 AI 訓練中的主導地位仍然是無可爭議的,但我們可能會看到早期跡象,表明在 AI 推理方面,這家科技巨頭的競爭正在加劇,尤其是在能效方面。然而,Nvidia 新 Blackwell 芯片的純粹性能可能很難被擊敗。今天早上,ML Commons 發布了其最新的 AI 推理競賽 ML Perf Inference v4.1 的結果。本輪融資包括使用 AMD Instinct 加速器
- 關鍵字:
Nvidia Blackwell AMD Google Untether AI MLPerf 基準測試
- 超級跑車不僅僅是一輛車。它擁有頂級的動力、速度和操控性能,以及獨具一格的設計、現代功能與豪華品質,能夠為用戶帶來無與倫比的駕駛體驗。過去幾十年來,一直都是由內燃機為超級跑車提供充沛動力,并搭配精心調校的底盤,從而打造出獨一無二的駕乘感受。而在電氣化時代,像邁凱倫應用技術公司這樣的企業都面臨著一個巨大的挑戰,那就是如何利用電氣化技術制造出一輛血統純正的超級跑車。打造電氣化超級跑車挑戰重重速度、扭矩、敏捷性以及響應能力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超級跑車的使用體驗,這無疑增加了相關企業打造電氣化超級跑車的難度和復雜性。
- 關鍵字:
意法半導體 邁凱倫 ACEPACK DRIVE 功率模塊
- 8月18日消息,報道稱,Arm在開發全新的游戲級GPU顯卡,性能上可以媲美NVIDIA、Intel、AMD這樣的行業巨頭。目前,Arm正在以色列秘密從事這項工作,為此招募了上百名芯片、軟件開發工程師。Arm方面對此拒絕發表評論,但是沒有直接承認和否認,看起來很有可能。更多細節暫時欠奉,比如它是獨立顯卡還是集成GPU?是否支持AI運算?是否可以同時搭配x86、Arm架構處理器?考慮到Arm已經有了強大的集成式Immortalis GPU,也支持了硬件級光線追蹤、ASR超級分辨率等技術,打造一款游戲級GPU甚
- 關鍵字:
Arm 顯卡 GPU AMD NVIDIA
- 消費電子和工業應用領域正呈現出便攜化、電氣化、輕量化等多樣化的發展趨勢。而這些趨勢都需要緊湊高效的設計,同時還需采用非常規?PCB設計,此類設計面臨嚴格的空間限制,從而限制了外部元件的使用。為應對這些挑戰,英飛凌科技股份公司近日推出CoolGaN??Drive產品系列,進一步豐富了其氮化鎵(GaN)產品組合。該產品系列包括CoolGaN? Drive 650 V G5?單開關(集成了一個晶體管和柵極驅動器,采用PQFN 5x6和PQFN 6x8?封裝)和CoolGa
- 關鍵字:
英飛凌 CoolGaN Drive 集成驅動器 單開關 半橋
- Supermicro, Inc.?作為AI、云端、存儲和5G/邊緣領域的全方位?IT?解決方案制造商,宣布推出可搭配NVIDIA Omniverse?平臺的全新SuperCluster,擴增其SuperCluster即插即用AI基礎架構解決方案組合,并能提供企業級的高效生成式AI強化型3D工作流程。此新型SuperCluster配置了最新Supermicro NVIDIA OVX?系統,并能讓企業在工作負載增加時輕松擴增規模。Supermicro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梁見后表示:“
- 關鍵字:
Supermicro NVIDIA Omniverse SuperCluster
- 8月5日消息,近日有關NVIDIA新款AI芯片Blackwell因設計缺陷而推遲發布的消息,引起了廣泛關注。對此,NVIDIA方面表示:"Hopper的需求非常強勁,Blackwell的樣品試用已經廣泛開始,產量有望在下半年增加。除此之外,我們不對謠言發表評論。"此前,有外媒報道稱,Blackwell芯片可能因設計問題而推遲發布三個月甚至更長時間,這將影響到包括Meta、谷歌和微軟在內的多家大客戶,他們已經預訂了價值數百億美元的芯片。此外,還有消息人士透露,NVIDIA已經向微軟等客戶
- 關鍵字:
Blackwell AI 芯片 NVIDIA 樣品試用
- 7月18日消息,英國新創公司Spectral Compute近日推出了名為"SCALE"的GPGPU編程工具包,成功實現了英偉達CUDA軟件在AMD GPU上的無縫運行,有望打破NVIDIA在GPU計算領域的壟斷地位。CUDA是英偉達于2007年推出的并行計算平臺和編程模型,廣泛應用于高性能計算和深度學習等領域。由于其與英偉達GPU硬件的深度綁定,CUDA生態的豐富性使得其他廠商難以競爭。Spectral Compute的SCALE工具包通過兼容CUDA的工具鏈,使得開發者能夠在AMD
- 關鍵字:
NVIDIA CUDA軟件 AMD GPU
- DLSS 到底是什么,為什么每個人都在談論它?DLSS 值得嗎?本指南將幫助您了解為什么 DLSS 是一項如此出色的技術。視頻游戲和 PC 硬件中圖形保真度的進步始終是成正比的。NVIDIA 或 AMD 等 GPU 制造商發布了可以處理更苛刻圖形的新 GPU,這使得游戲開發人員能夠創建具有更高級圖形的游戲。 但是,隨著 NVIDIA 推出 DLSS(深度學習超級采樣),情況可能不再如此。借助這種獨特的 AI 技術,DLSS 可以顯著提高游戲的性能,而不會出現任何重大缺點,同時保持視覺質量。這聽起
- 關鍵字:
DLSS gpu NVIDIA
nvidia drive agx thor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nvidia drive agx thor!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nvidia drive agx thor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nvidia drive agx thor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nvidia drive agx thor相關帖子
nvidia drive agx thor資料下載
nvidia drive agx thor專欄文章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