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時間9月8日《商業周刊》文章指出,領先的閃存卡廠商SanDisk的業績一直沒什么起色,但是它有很多對三星有用的東西,比如專利權、鑰匙鏈驅動和MP3播放器等。
在過去的一年時間里,閃存芯片價格一直在下跌,加上其數字媒體設備的銷售狀況也沒有任何起色,SanDisk也許很快就會被三星集團收購。
三星公開表示它正在考慮是否收購SanDisk之后,SanDisk股票在9月5日暴漲了31%。 SanDisk發布了一項聲明,但是沒有證實或否認三星是否提出了收購要約。
在股價暴漲之前,SanDi
- 關鍵字:
三星 SanDisk 閃存卡 數字媒體 NAND
- 世界經濟蕭條和半導體價格下跌讓全球半導體市場陰云密布。世界半導體企業自去年起在虧損狀態下進行了一輪意在“置對手于死地”的攻擊性投資。有分析認為,世界排名第5的德國DRAM廠商奇夢達等部分企業最近面臨嚴重危機,隨著產業結構進入重新洗牌階段,半導體價格已跌至谷底。
半導體產業的危機已達到頂點
最近,半導體行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危機。尤其
- 關鍵字:
半導體 NAND DRAM 奇夢達
- 根據美國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conductorIndustryAssociation,SIA)的最新統計數據,12寸晶圓首度超越8寸晶圓,在全球晶圓制造產能(wafermanufacturingcapacity)以及實際加工晶圓(actualwafersprocessed)中占有最高的比例,分別占總產能的44%以及總加工硅晶圓的47%.
此外SIA并指出,整體晶圓產能利用率仍在89%的高水平,其中先進制程的利用率甚至超過95%.SIA總裁GeorgeScalise表示,由于占芯片需求約八成的
- 關鍵字:
半導體 12寸 8寸 晶圓 NAND
- 英特爾NAND產品事業部日前發布了高性能固態驅動器(SSD)的產品線規劃和發布時間表。固態驅動器適用于移動與臺式機客戶端、企業級服務器、存儲設備和工作站。這一系列產品稱作英特爾高性能SATA固態驅動器產品線,是基于固態閃存的數據存儲設備,用于存儲計算機中的數據,可模擬并替代某些計算機中的硬盤驅動器。
與傳統的硬盤驅動器(HDD)和目前市場上的固態驅動器相比,英特爾的全新固態驅動器具有更重要的優勢,包括更快速的整體系統響應能力和計算機開/關啟動時間,卓越的耐用性和可靠性,更長的電池壽命和更低的企業
- 關鍵字:
英特爾 固態驅動器 SSD NAND
- 據國外媒體報道,全球第二大電腦記憶體晶片制造商Hynix周四表示,其在韓國建成的新NAND快閃記憶體制造工廠正式投產。
據國外媒體報道,Hynix表示,該新廠位于清州,月產量可達到30萬件,并有望于在數月后提高到50萬件。
Hynix在清州還建有另外兩個芯片制造廠,目前正在運作當中。
Hynix的首席執行官Kim Jong-gap表示,公司計劃加強產品在價格方面的競爭力,并在接下來的研發道路中保持高水準的投資。
- 關鍵字:
NAND Hynix 快閃記憶體
- 固態硬盤(SSD)借低價電腦熱潮迅速興起,英特爾、三星等國際大廠結合NAND閃存芯片制造和技術優勢走在前列,臺系陣營為了急起直追,由當地工業情報機構工研院、測試廠百佳泰和臺廠合力發起的“SSD聯盟”(SSD Alliance)合作建立了一套測試認證平臺,希望藉此機會把SSD硬件測試平臺建立起來,為臺灣廠商臺廠搶占固態硬盤市場先機。
工研院電光所詹益仁表示,英特爾將推出容量高達80GB的SSD產品,2009年還將推出100GB產品,其他包括三星電子、東芝等廠商也都在積極介入
- 關鍵字:
固態硬盤 NAND 閃存芯片 SSD
- 英特爾NAND產品事業部今天發布了高性能固態驅動器(SSD)的產品線規劃和發布時間表。固態驅動器適用于移動與臺式機客戶端、企業級服務器、存儲設備和工作站。這一系列產品稱作英特爾高性能SATA固態驅動器產品線,是基于固態閃存的數據存儲設備,用于存儲計算機中的數據,可模擬并替代某些計算機中的硬盤驅動器。
與傳統的硬盤驅動器(HDD)和目前市場上的固態驅動器相比,英特爾的全新固態驅動器具有更重要的優勢,包括更快速的整體系統響應能力和計算機開/關啟動時間,卓越的耐用性和可靠性,更長的電池壽命和更低的企業
- 關鍵字:
英特爾 NAND 固態 驅動器 SSD HDD
- 來自閃存制造業界的消息稱,預計在八月份晚期,當前閃存芯片市場上的主流產品——8GB和16GB NAND閃存芯片的合同價格將雙雙下滑10%.
NAND閃存芯片多用于當前的消費類產品上,包括蘋果的iPhone手機、iPod音樂播放器以及數碼相機等產品上。盡管每年第三季度為消費類產品的傳統銷售旺季,但今年卻無法止住NAND閃存芯片價格下滑步伐。
三星電子以及SanDisk都對未來的NAND閃存市場持悲觀態度,由于NAND閃存價格一路下滑,從而引發他們失去對該市場信心。與此
- 關鍵字:
閃存 NAND 芯片 三星
- 利用50-40nm的工藝制程節點,NAND閃存密度已達到16 GB/D及超過2B/C多級單元(MLC)技術。盡管位元密度強勁增長,但是NAND閃存的編譯能力一直停留在10MB/S范圍內。由于數字內容需要的增長,公司更加重視改進NAND閃存裝置的編譯和讀取性能,使其比特更高和性能更快,以滿足消費者的需要。再加上存儲產品價格急劇下降,高比特高性能已成為各個公司努力追求的方向。
2008年國際固態電路會議的論文和2007
- 關鍵字:
NAND 柵極感應 DDR MLC MLC
- 新華網首爾8月20日電 韓國三星電子公司19日宣布,公司上半年閃存產品銷量位列全球第一。
三星公司援引市場研究公司iSuppli日前發表的一份報告稱,今年1至6月份,三星閃存產品銷售額達75.1億美元,占全球閃存市場的30%。
韓國海力士半導體公司位列第二,全球市場份額為13%,美國米克倫技術公司和日本的爾必達內存公司分列第三、第四位,市場份額分別為8%和7%。
三星的成功主要源自NAND閃存產品的暢銷,第二季度該類產品銷售額達14.2億美元,占當季全球NAND閃存銷售的42.3%,
- 關鍵字:
三星 閃存 NAND DRAM
- 新華網首爾8月20日電 韓國三星電子公司19日宣布,公司上半年閃存產品銷量位列全球第一。
三星公司援引市場研究公司iSuppli日前發表的一份報告稱,今年1至6月份,三星閃存產品銷售額達75.1億美元,占全球閃存市場的30%。
韓國海力士半導體公司位列第二,全球市場份額為13%,美國米克倫技術公司和日本的爾必達內存公司分列第三、第四位,市場份額分別為8%和7%。
三星的成功主要源自NAND閃存產品的暢銷,第二季度該類產品銷售額達14.2億美元,占當季全球NAND閃存銷售的42.3%,
- 關鍵字:
三星 半導體 DRAM NAND
- 東芝近日宣布推出多款最大容量為 32GB的嵌入式NAND閃存模塊,這些嵌入式產品應用于移動數碼消費產品,包括手機和數碼相機,樣品將于2008年9月出廠,從第四季度開始量產。隨著帶有控制器功能的存儲器需求不斷擴大,東芝已經采取行動使其在這個不斷擴大的市場上占領領先地位,東芝還加入更大容量的模塊以鞏固公司的地位。
- 關鍵字:
東芝 NAND 閃存 嵌入式
- TDK 公司日前宣布開發出GBDriver RA8系列NAND閃存控制器LSI,該產品計劃于九月份開始銷售。
GBDriver RA8系列是用于U.DMA6的高速NAND控制器IC,與2K字節/頁和4K字節/頁的NAND閃存兼容。該控制器支持單級單元 (SLC) 和多級單元(MLC) NAND 閃存,實現了從128M字節到1 G字節(SLC) 和256M字節到32G字節(MLC)的高速閃存存儲容量,因而該控制器適用的應用領域非常廣泛。此外,該控制器具有128 針TQPF 封裝方式和121 針VF
- 關鍵字:
TDK NAND 閃存 控制器 LSI
- 據國外媒體報道,近日,全球第二大電腦記憶體晶片制造商Hynix表示,已與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 NV)和英特爾的合資公司Numonyx BV簽署了一項為期五年的協議,拓展其在快速增長的NAND閃存領域的共同開發項目。
據國外媒體報道,根據協議內容,兩家公司將合作擴大NAND產品線,推出新產品和實現技術創新,從而應對未來五年NAND技術所面臨的挑戰。
根據協議內容,Hynix和Numonyx將共同開發技術項目,聯合提供領先的NAND存儲技術和產品,并進行資源整合以促
- 關鍵字:
NAND 閃存 Hynix 意法半導體 Numonyx
- 對于選擇微控制器進行設計的系統設計師來說,可獲得的大量的不同型號的MCU會讓選型工作變得復雜。SiliconLabs已經發布了工作電壓低至0.9V的一款8位MCU,德州儀器有許多款針對16位MSP430的低功耗應用,英飛凌和飛思卡爾有針對汽車應用的多款MCU方案,而Atmel的AVR單片機和Microchip的PIC系列單片機一直在推陳出新,新的32位ARM核Cortex-M3處理器已經發布,古老的8位8051核還是在不同微控制器中占領主流地位,而市場老大瑞薩可以針對多種應用領域提供方案。
- 關鍵字:
微控制器 MCU 低功耗 SoC flash
nand-flash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nand-flash!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nand-flash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nand-flash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