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特爾(Intel)和美系記憶體大廠美光(Micron)所成立的合資企業IM Flash,為了趕上半導體業2010年牛氣沖天的景氣,決定讓新加坡廠重啟營運。
2005年英特爾和美光因看好NAND Flash市場,遂于2006年初合資成立IM Flash,由英特爾出錢出力,美光則提供技術,由IM Flash專門為這2家公司生產NAND Flash。但在半導體景氣循環來到低點,再加上金融海嘯的沖擊下,IM Flash受到嚴重沖擊,在2008年IM Flash裁員800人,花費35億美元打造,本應于2
- 關鍵字:
三星電子 NAND Flash
- 據外電報道,三星電子表示,該公司從上周末開始批量生產20納米制程32GB多層單元(MLC)NAND閃存。
20納米制程32GB多層單元NAND閃存的生產性,比30納米制程高50%左右。三星電子在全球半導體行業率先投入到了量產。
三星電子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司同時開發20納米制程32GB多層單元專用controller,確保了與30納米級NAND閃存相同的穩定性。
三星電子的20納米制程NAND閃存將先用于手機存儲卡SD卡。
此外,今年2月公布開發20納米制程64GB NAND閃存
- 關鍵字:
三星電子 20納米 NAND
- Nand+Flash存儲管理在DSP系統中的實現, Nand Flash作為一種安全、快速的存儲體,因其具有體積小、容量大、成本低、掉電數 據不丟失等一系列優點,已逐步取代其它半導體存儲元件,成為嵌入式系統中數據存儲的主 要載體。盡管Nand Flash的每個單元塊相互獨
- 關鍵字:
系統 實現 DSP 管理 Flash 存儲 Nand
- 據國外媒體報道,三星電子今天發布的財報顯示,受益于PC需求增加以及電視價格上漲,該公司第一季度營業利潤同比猛增7倍。
利潤增長
三星的初步財報顯示,該公司第一季度營業利潤約為4.3萬億韓元(約合38億美元),上下浮動區間為2000億韓元,去年同期調整后營業利潤僅為 5900億韓元。根據彭博社的調查,15名分析師此前對三星營業利潤的中位數預期為4.27萬億韓元。
外界預計,受到存儲芯片以及平板顯示器價格上漲的刺激,三星第一季度將創下今年最好業績。受此影響,三星股價周一創下歷史新高。分析
- 關鍵字:
三星電子 NAND 存儲芯片
- 按Benchmark Euqity研究公司報道, 緊接著2009年未的迅速地復蘇, 進入2010年時全球半導體業在數量上仍有15-20%的增長。
按Benchmark的分析師Gary Mobley的看法, 從2009年1月的谷底算起,全球芯片出貨量己經增長大於75%。在相同的期間美國費城半導體指數也增長相近的量。
當大部分工業分析師都認為今年半導體市場有20%的增長時,Benchmark分析師相信今年非
常可能有22%-24%的增長。
其中某些芯片的庫存包括存儲器,部分模擬電路
- 關鍵字:
芯片 NAND 智能手機
- 嵌入式系統中Nand-Flash的原理及應用,當前各類嵌入式系統開發設計中,存儲模塊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NOR和NAND是目前市場上兩種主要的非易失閃存技術。Nor-flash存儲器的容量較小、寫入速度較慢,但因其隨機讀取速度快,因此在嵌入式系統中,常應用在程
- 關鍵字:
應用 原理 Nand-Flash 系統 嵌入式
- 市場研究機構Web-Feet Research公布2009年全球NAND閃存供貨商排行榜,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仍穩居市占率第一名位置,其后則是東芝(Toshiba)與SanDisk;SanDisk的表現意外亮眼,領先美光(Micron)、海力士(Hynix)與英特爾(Intel)。
在其它市場研究機構的排行榜中,SanDisk往往并未列名,因為在某些情況下該公司是與合作伙伴東芝視為一體。Web-Feet Research報告中列出了17家閃存制造商的出貨成績,東芝與
- 關鍵字:
三星電子 NAND
- 來自調研公司 iSuppli的統計顯示,2009年半導體產業整體處于下滑狀態,但總部在亞太地區的半導體供應商卻實現了逆勢上漲。
亞太區供應商專注熱門產品
iSuppli調研結果顯示,2009年總部位于亞太地區的半導體供應商合計營業收入實際增長2.3%,從2008年的435億美元上升到445億美元。相比之下,2009年全球半導體營業收入銳減11.7%,從2008年的2602億美元降至2299億美元。
“去年芯片產業形勢黯淡,而亞太地區的供應商卻設法實現了增長,因為他們專注于
- 關鍵字:
芯片 NAND
- 東芝公司今年計劃耗資150億日元(約合1.6億美元)興建一條試驗生產線,生產小于25納米制程的NAND閃存芯片。
目前東芝生產的NAND閃存是采用32與43納米技術,主要應用于手機及數字相機等電子消費產品。為生產新的25納米制程以下的芯片,需使用較短光波的極紫外光微影(EUV lithography)技術,因此,東芝也將進行相應的技術升級。目前,東芝已向荷蘭半導體微影系統大廠ASML訂購設備,預計在今年夏天試驗投產。消息一經公布,東芝在股市中漲幅達3.5%,遠遠超過同類電氣機器指數0.8%的漲幅
- 關鍵字:
東芝 NAND 閃存
- Micron Technology, Inc.(Nasdaq:MU)近日宣布了截至于2010年3月4日的2010財年第二季度的運營成果。對于2010財年的第二季度,該公司取得了可歸屬于其股東的3.65億美元,合攤薄股每股0.39美元的凈收入,其凈銷售額達近20億美元。相比之下,2010財年第一季度的凈收入為2.04億美元,合攤薄股每股0.23美元,凈銷售額為17.4億美元,并且2009財年第二季度的凈虧損為7.63億美元,合攤薄股每股0.99美元,凈銷售額為10億美元。2010財年之前各個時期的金額及
- 關鍵字:
Micron NAND Flash
- 由于目前存儲器供應短缺、供不應求,全球第2大存儲器廠商海力士(Hynix)預期2010年的營收可望達到10年來的最高點。
目前DRAM市場正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自2009年全球經濟逐漸回溫后,企業放寬支出,對個人計算機(PC)的需求也回升,光是2010年PC銷量就可能較2009年增加10%,帶動了DRAM的需求量上升。
另外,智能型手機(Smartphone)、平板計算機(Tablet PC)及其它行動設備的市場規模日增,也讓NAND Flash的需求量不斷攀升。但相對于存儲器芯片需求量節
- 關鍵字:
Hynix NAND 存儲器芯片
- 據iSuppli公司,由于來自高密度應用的需求上升以及供應商的產量穩步增長,NAND閃存價格波動了兩年之后,該市場已恢復穩定。
第一季度NAND平均價格下降4%,而2009年第四季度是下降1.4%。相比于這些相對溫和的變化,2009年第一季度大漲34%。
NAND價格持續透明,導致2009年第四季度營業收入創出最高記錄,使得多數NAND供應商對于2010年持有非常樂觀的看法。在智能手機和microSD卡等高密度應用的推動下,市場對于NAND閃存的需求不斷增長,也增強了廠商的信心。這種旺盛需
- 關鍵字:
閃存 NAND
- 三星電子(SamsungElectronics)表示,截至臺北時間25日下午3時為止,南韓京畿省(Gyeonggi)器興市(Giheung)半導體廠房跳電所造成的損失估計不到90億韓圜(790萬美元)。三星并表示,目前尚未找出跳電的原因。MeritzSecurities分析師LeeSun- tae指出,三星半導體廠房跳電造成的影響其實不大,主因多數面臨沖擊者為非內存生產線。
YonhapNews于南韓時間24日下午7時48分報導,三星電子器興市半導體廠房24日突然跳電,其K2、K5廠區在當地時間
- 關鍵字:
三星電子 DRAM NAND
- 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表示,截至臺北時間25日下午3時為止,南韓京畿省(Gyeonggi)器興市(Giheung)半導體廠房跳電所造成的損失估計不到90億韓圜(790萬美元)。三星并表示,目前尚未找出跳電的原因。 Meritz Securities分析師Lee Sun-tae指出,三星半導體廠房跳電造成的影響其實不大,主因多數面臨沖擊者為非內存生產線。
Yonhap News于南韓時間24日下午7時48分報導,三星電子器興市半導體廠房24日突然跳電,其K2、K5廠區在
- 關鍵字:
三星電子 DRAM NAND
- 韓國三星電子公司近日表示本月24日下午,其設在Kiheung地區的一個NAND閃存生產基地遭遇了斷電事故,不過據三星公司的發言人表示這次為期一小 時的斷電并沒有對其32Gb以及其它大容量NAND閃存芯片的生產造成顯著影響。
據三星的通路合作伙伴透露,在這次停電事故中受到影響的工廠主要包括三星旗下兩間12英寸廠Fab13和Fab14.其中Fab13主要負責為三星生產內存芯片,而Fab14則主要生產NAND閃存芯片。Fab13和Fab14的月產能大約分別是12萬/13萬片晶圓。
無獨有偶,20
- 關鍵字:
三星電子 NAND 晶圓
mlc nand介紹
MLC NAND
目錄
1定義
2MLC芯片特點
3與SLC對比
1定義
MLC 全稱為Multi-Level Cell,多層單元閃存,MLC通過使用大量的電壓等級,每一個單元儲存兩位數據,數據密度比較高。
一般廠家宣稱可以保證得擦除次數是3,000次 。這一點與SLC得100,000的擦除次數有不小的差異。
2MLC芯片特點
1、傳輸速率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