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15日-18日,在西班牙巴塞羅那舉行的MWC2010移動通信世界大會,讓人們領略了OLED在手機上靚麗的身姿,相對于TFT-LCD其出色的顯示效果十分搶眼。隨著應用的不斷擴大,OLED投資也日漸火熱。今年1月,天馬4.5代AMOLED中試線的開工建設,成為繼TFT-LCD建設熱潮之后,新興顯示領域最為搶眼的事件。雖然TFT-LCD目前還是市場主流技術,但不可否認,OLED將在應用市場的帶動下成為未來新興顯示技術的主宰。
技術
- 關鍵字:
OLED AMOLED TFT-LCD
- 廣東OLED產業將迎接新的發展契機,日前大陸工信部與廣東省人民政府在佛山市順德區宣布合作設立有機電激發光二極管(OLED)產業示范基地,成為大陸第1座中央部會與地方政府合作的OLED產業示范基地。
工信部表示,將全力支持廣東推進OLED產業應用、創新、產業鏈的建置,加強人才培訓等,另支持由彩虹、中顯、宏威、信利等業者率先推展OLED產品示范應用。
上海大學電子信息材料系教授張志林認為,此舉不僅宣示大陸將加快發展OLED產業,同時亦為廣東布局OLED產業帶來新的契機。
目前在廣東現有及
- 關鍵字:
OLED AMOLED
- 據韓國時報報道稱,三星移動顯示(SMD)宣布將在今年3月開始大規模生產世界上第一個集成觸摸功能的AMOLED面板。該產品為3.3英寸WVGA(480×800)分辨率的AMOLED。
此AMOLED的觸摸傳感器的厚度為0.001毫米,這使得屏幕可以提供更清晰、品質更高的圖像。這是觸摸傳感器第一次應用在AMOLED基板上。
- 關鍵字:
三星 AMOLED 觸摸傳感器
- 低溫多晶硅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LTPS TFT LCD)、主動矩陣式有機發光二極管(AMOLED)與微機電系統(MEMS)正角逐可攜式裝置面板的主流地位。隨著高通光電彩色MEMS面板的問世,可望將戰場由電子書閱讀器延伸至智慧型手機,預期三大技術的競爭將更趨白熱化。
高通光電業務開發副總裁Jim Cathey表示,高通光電尚未將可繞曲顯示技術設定為開發目標,目前著重將節能顯示器引進更多耗電裝置。
據聞,2010年秋季,首款搭載高通光電5.7寸XGA(1,024×768)MEMS
- 關鍵字:
面板 AMOLED MEMS
- TFT-LCD已經替代CRT成為顯示領域絕對主流,未來10年-15年,TFT-LCD在顯示領域仍將占據主導地位。更重要的是,TFT-LCD對下一代技術如AMOLED、柔性顯示等具有極強的技術延續性和資源共享性,是新型顯示的戰略制高點。
新應用的不斷擴展為TFT-LCD產業帶來了強勁的需求。1991年TFT-LCD大量應在筆記本電腦上,到1998年擴展到顯示器,2003年開始又從顯示器擴展到電視,大尺寸液晶電視的應用浪潮還沒有退去,那么下一輪應用浪潮是什么呢?TFT-LCD未來更大的應用將是戶外的
- 關鍵字:
AMOLED TFT-LCD 液晶電視
- 市場調研公司DisplaySearch上周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OLED得益于在手機中的廣泛應用,今年第二季度其全球銷售額創1.92億美元記錄。
?
據國外媒體報道稱,DisplaySearch周一發布的《OLED季度發貨與預測報告》指出,第二季度OLED顯示屏銷售同比增長22%,環比增長32%。
?
報告指出,AMOLED(主動矩陣有機發光二極管)顯示屏發貨量強勁主要得益于其在手機中的應用。今年有逾15款不同型號的AMOLED手機發布。AMOLED顯示屏比PMOLED(被動式有
- 關鍵字:
LG OLED AMOLED 手機
- “根據DisplaySearch最新發表季度OLED(有機發光二極管顯示器)出貨報告指出,第二季全球OLED出貨金額創新高達1億9千2百萬美元,較上一季成長32%,與去年同期相比成長22%。DisplaySearch預測全球OLED產值將從2008年6億美元,按每年33%復合成長率成長,估計到了2016年整體產值將達到62億美元;其中手機主屏仍是最主要的應用,2016年出貨金額估計為30億美元,同時OLED TV產值將達20億美元,成為OLED第二大應用產品。
圖一 2006-201
- 關鍵字:
手機 OLED AMOLED
- 雖然國內各地都在上馬 OLED項目,但我國OLED產業要想高速發展,還需要建立一個更為開放、高效的合作平臺,實現產業共贏。
液晶、等離子已由技術之爭逐漸轉變為市場之爭,目前平板顯示產業的技術競爭已經圍繞下一代核心技術OLED(有機發光二極管)展開。記者了解到,在經過前兩年的技術鋪墊后,索尼、三星、LG、松下紛紛發布未來3年的OLED市場戰略規劃。相比之下,中國企業雖然意識到OLED技術的先進性,并積極參與到技術研發中來,但并沒有形成優勢互補,地方分散研究、重復投資的現象比較明顯。專家表示,中國O
- 關鍵字:
三星 OLED AMOLED
- 由于終端大量應用,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市場規模節節攀升,OLED在2008年的整體營收規模已達6億美元,預計到2016年,將大幅成長至71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達36%,整體產業呈現快速成長的態勢。
事實上,受到終端業者的青睞,包括三星(SamsungElectronics)、諾基亞(Nokia)、索尼愛立信(SonyEricsson)等知名品牌業者,紛紛在2009年上半時,推出主動矩陣式有機發光二極體(AMOLED)手機,使得2009年第1季,全球AMOLED的營收首次超越被動矩陣式有機發
- 關鍵字:
三星 OLED PMOLED AMOLED
- OLED是指有機半導體材料和發光材料在電場驅動下,通過載流子注入和復合導致發光的現象。這項技術以其無需背光、視角寬、動態響應速度快和功耗低等優勢,廣泛應用于手機、MP3、儀器儀表、汽車電子等消費電子產品。近來,隨著生產規模不斷擴大和技術升級,OLED面板應用開始向手機主屏、數碼相機、電視等領域拓展。
未來,OLED將成為主流顯示技術
在顯示技術上,LCD應用最為廣泛,尺寸規格也比較齊全,但視覺范圍有限、工藝復雜、能耗高等短期內難以解決的難題阻礙著LCD技術進一步拓展市場份額。
與LC
- 關鍵字:
OLED LCD AMOLED 玻璃基板
- 廣東青雅為何笑納
“省里市里的領導都去了,新公司成立很熱鬧。”廣東小型面板企業河源市青雅科技(下稱“青雅”)的一位中層對CBN記者說。
該人士所說的熱鬧事,就是日前日本東芝移動顯示公司(Toshiba Mobile Display,下稱“TMD公司”)與青雅合資事宜。東芝相關高層來到河源市,將與青雅以及香港液晶面板銷售公司惠高投資控股有限公司聯手成立新公司公之于眾。
這是日立向合肥轉移其淘汰的等離子面板生產線,夏
- 關鍵字:
東芝 液晶面板 OLED LTPS
- 直接在屏幕上書寫毛筆字?用十個指頭在屏幕上彈鋼琴?用觸摸屏完全取代計算機鍵盤?帶著手套也可以操作手機的觸控屏?看完各大廠家在2009移動手持顯示技術大會上演示的新興技術,筆者的心中只剩下一個字:COOL!!!
2009年6月18日,由創意時代主辦的2009移動手持顯示技術大會在深圳馬哥波羅酒店盛大召開,作為國內專業的中小尺寸顯示技術會議,本屆會議得到了諾基亞、矽創電子、天馬微電子、Synaptics、Solomon、Leadis、Henkel等業界領先廠商以及iSuppli、DisplaySea
- 關鍵字:
富士康 LED背光 觸控顯示 移動顯示 AMOLED
- 2009年6月18日,由創意時代主辦的2009移動手持顯示技術大會在深圳馬哥波羅酒店盛大召開,作為國內最具影響力的中小尺寸顯示技術盛會,本屆會議得到諾基亞、矽創電子、天馬微電子、Henkel、晶門科技、Leadis、Synaptics等業界領先廠商以及iSuppli、DisplaySearch等知名分析機構的大力支持。并吸引了來自富士康、比亞迪、中興、華為、摩托羅拉、桑菲、國虹、創維、TCL、僑興、長城等上百家國內外知名企業550多名技術及管理人員到會參與。
市場低迷催生技術變革 3G應用促
- 關鍵字:
富士康 觸控 智能手機 電阻式觸控 AMOLED、虛擬顯示 折疊屏 柔性顯示 投影顯示
- 據iSuppli公司,雖然4月份有些中小型LCD面板的需求上升、庫存下降和價格上漲,但預計2009年全球價格將保持下降趨勢。
中小型LCD,是指對角尺寸為9英寸以及小于9英寸的LCD。來自中國制造商的緊急訂單在3月份提振了中小型LCD的需求。政府補貼政策以及家電下鄉計劃,刺激了中國的需求。家電下鄉計劃旨在促進電家銷售,其中包括采用小型LCD顯示器的手機。
由于中小型LCD供應鏈已經修正了庫存過多的情形,預計這些面板的需求前景將繼續改善。隨著庫存降到較低水平,LCD廠商正在向渠道補充新型產品。
- 關鍵字:
LCD面板 LTPS
- ??????? 編者按:盡管我國在液晶、等離子領域與日韓等國家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在OLED領域,中國企業的研發實力與國際先進水平旗鼓相當。目前全球加入OLED市場競逐的廠商合計有100家以上,如制造廠商有三星SDI、LGD等廠商;材料開發商有柯達、劍橋顯示技術公司等;設備制造商有日本真空、大日本印刷等。國內方面,除臺灣錸寶、奇晶等業內領先企業外,大陸的四川虹視、維信諾等均開展了研究并已實現PM(被動式)OLED量產。尤其四川虹視率先開
- 關鍵字:
三星 OLED AMOLED
ltps-amoled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ltps-amoled!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ltps-amoled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ltps-amoled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