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光電顯示 > 市場分析 > OLED:高端應用切入 有望主導未來

        OLED:高端應用切入 有望主導未來

        作者: 時間:2010-02-24 來源:中國電子報 收藏

            2月15日-18日,在西班牙巴塞羅那舉行的MWC2010移動通信世界大會,讓人們領略了在手機上靚麗的身姿,相對于其出色的顯示效果十分搶眼。隨著應用的不斷擴大,投資也日漸火熱。今年1月,天馬4.5代AM中試線的開工建設,成為繼建設熱潮之后,新興顯示領域最為搶眼的事件。雖然目前還是市場主流技術,但不可否認,OLED將在應用市場的帶動下成為未來新興顯示技術的主宰。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06224.htm

            技術:OLED屬于未來LCD主宰現在

            記者點評
            2008年10月維信諾公司依靠自主技術建成了國內首條PMOLED生產線,正式拉開了中國發展OLED產業的序幕。今年1月19日,上海天馬微電子有限公司4.5代AM-OLED(主動矩陣有機發光二極管)中試線在上海開工建設。1月14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廣東省人民政府共建OLED(有機發光二極管)產業示范基地合作協議簽約儀式在廣東舉行。看好OLED良好的發展前景,中國企業對OLED的投資與開發熱潮涌動,應該說這是中國發展OLED的機會。
            即“主動矩陣有機發光二極管面板”,被認為是最具潛力的下一代新型平板顯示技術。專家指出,我們在CRT和LCD的發展早期沒有能夠及時進入,導致缺乏核心技術和競爭能力,可以說我們在CRT的發展上是被動的,在LCD上的發展是落后的。在世界范圍內,OLED技術產業化剛剛起步,雖然作為一個剛剛興起的市場,但OLED產業正以驚人的速度成長。中國OLED產業技術及市場可以說與全球同步發展。與此同時,政府重視和政策支持成為我國發展OLED產業的堅實后盾。
            有關專家指出,國內在OLED機理、材料、器件等方面開展了大量的基礎研究工作,取得了一批有國際影響的研究成果,因此中國OLED產業存在巨大發展空間。不過由于目前OLED成本是LCD的1.5倍,現階段中國OLED企業要盡量避開一些已經非常成熟的LCD市場,在避免專利官司的情況下,可以先嘗試去拓展對價格相對不太敏感的高端市場,等將來產業做大后,再去和LCD產品競爭。從高端應用切入,避免價格競爭不失為現階段發展OLED產業的明智之舉。

            業界觀點
            □OLED將進入規模逐漸壯大、性能不斷完善、價格逐步下降的良性循環狀態
            □未來至少5年內,LCD顯示技術還不會受到OLED技術顯著干擾

            李曙新:終將成主流顯示技術

            目前看來,撇開成本和壽命等因素,OLED器件在各項性能上都優于TFT-LCD。OLED相較于TFT-LCD有更好的市場預期及應用前景,被業內公認為是繼TFT-LCD之后最具潛力的下一代主流顯示技術。但是,OLED產業由于起步較晚,目前的技術水平離大規模生產還有一定的距離,良率及成本是影響其產業化及市場接受水平的重要因素。因此,短期內TFT-LCD仍將憑借其成本優勢及產業化成熟程度,在顯示領域占據主導地位。而OLED將憑借其性能上的優勢,以對價格不敏感的高端產品進入市場。經過積累,OLED將進入“規模逐漸壯大、性能不斷完善、價格逐步下降”的良性循環狀態,最終成為下一代主流顯示技術。

            劉惠森:目前小尺寸應用有優勢

            OLED器件的工藝比LCD容易,當OLED技術的整體規格標準化且產業鏈成熟后,在對電力極為敏感的便攜式產品上價格極具競爭優勢。目前OLED還存在成品率低、壽命不夠長、成本太高等瓶頸。由于存在這些問題,目前OLED面板的成本、尺寸和壽命還不能與TFT-LCD相提并論。這些因素導致OLED面板目前還只能沖擊小尺寸顯示應用。
            對于中高檔產品來說,價格是決定因素。由于OLED暫時未能大批量生產,原材料成本還無法降低,并且由于OLED的成品率低,導致OLED成本長期居高不下。消費者無法接受OLED產品價格,反過來又影響OLED的大批量生產推廣。與此同時,LCD本身也在不斷改進和完善,應該說在未來至少5年的時間內,LCD顯示技術并不會受到OLED技術的顯著干擾。

            胡俊:短期無法撼動液晶地位

            從制造廠商的角度看,OLED結構簡單,生產流程簡單環保。
            液晶產業非常成熟,在短時間內的地位是很牢固的。但OLED作為目前最完美的顯示技術,在大力提倡節能環保的時代,10年后會迅速趕上液晶甚至有機會超過。

            陳耀南:OLED處在技術主導期

            OLED與LCD相比,具有響應速度快、高亮度、高對比度、超輕超薄、低功耗、無視角限制、工作溫度范圍寬、抗震性能好、可實現柔軟顯示等優點,能解決液晶顯示畫面拖尾、耐低溫性能差等問題。被業界認為是最有發展前景的新型顯示技術之一,也是國際上高技術領域的一個競爭熱點。
            OLED作為新一代的平板顯示技術正處于產業化初期,技術發揮主導作用,目前應用領域主要集中在手機、MP3、工控儀表等中小尺寸領域。

            應用:中國市場龐大
            記者點評

            DisplaySearch最新發表的OLED調查報告顯示,全球OLED出貨金額在2009年第三季度破紀錄高達2.5億美元,并預計到2016年整體產值將達到62億美元規模。今年西班牙巴塞羅那MWC2010移動通信世界大會上展示的多款OLED顯示屏手機,充分體現了OLED在顯示效果方面的優勢。可以說應用成為OLED這一新興顯示技術發展的引擎。
            自誕生到現在,OLED技術發展的速度超過當今任何一種顯示技術的發展速度。目前市場上已經有含OLED顯示屏的MP3/MP4、手機、數碼相機、車載顯示器、家用電器在銷售。在多元化的平板顯示器市場中,OLED被視為最具發展前途的新型顯示產品,甚至有人稱之為“液晶殺手”。在OLED的各種應用中,成長最快的是MP3播放機的應用市場。手機副屏與MP3播放機是目前OLED面板應用最主要的市場。
            中國是全球消費電子產品生產的大國,各種視聽設備、數碼產品和移動通信終端大多在中國生產,全球30%以上的手機、MP3等消費電子產品在中國生產,這些企業對OLED需求將會構成中國OLED的龐大市場。強勁的市場需求成為我國OLED產業化發展最大的推動力。
            在應用帶動產業發展的同時,如何掌握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如何掌控上游關鍵原材料,逐漸降低對外依賴程度,已經成為現階段大部分OLED廠商亟須解決的問題。要成功發展如OLED這種新興的技術,除了要大力培養應用市場,還必須要有產業環境、政策、上下游供應鏈、市場規模等各種因素的配合。
            業界觀點
            □隨著應用面的拓寬,OLED產業才真正成為一個成熟產業
            □標準化是推動技術向產業化方向發展的重要手段

            胡俊:用領先產品定義標準

            應用毫無疑問是現在所有技術創新最原始的動力。OLED最早的實際應用就是在汽車電子上,后來手機、MP3、數碼相機等對于OLED的需求變化,也讓這個產業忽而沖上高峰,忽而墜入谷底。但是隨著應用面的拓寬,當大量的產品已經習慣于使用OLED的時候,這個產業才真正成為一個成熟的產業。
            成熟的產業和大量的應用需求,必然離不開一套標準,無論是行業標準、國家標準或者是國際標準。OLED是一個日新月異的新產業,標準化方面,我們中國還有很多機會可以與領先的國家進行競爭和合作。但是我們也必須看到,遠離產業的標準,很有可能被市場拋棄。領先的企業,正在以他們領先的產品,來定義行業事實上的標準。所以我們能掌握標準話語權的前提是產業或者至少是某方面的技術達到領先,并且憑借中國市場的優勢,從國內到國外逐漸形成我們中國標準的影響力。

            陳耀南:產業需應用標準雙推動

            OLED產業的發展,需要應用和標準的雙重推動。產業發展的過程,是一個技術發展和應用拓展相互作用的過程,技術進步滿足了應用需求,新的應用需求推動了技術發展。
            產業的發展,離不開知識產權對自主研發的核心技術的保護,標準的作用尤其重要。在產業發展初期,制定產業標準有利于整個產業的良性發展。從全球OLED產業的發展來看,中國參與OLED國際標準化起始階段的工作,并負責對產業化非常關鍵的標準制定,不但有利于我國OLED產品在研發階段就與國際標準接軌,改變我國顯示行業在標準化方面的被動局面,而且有利于我國采取積極主動的技術標準戰略,制定符合我國國情的標準條款,提升我國OLED的國際競爭力,占領市場先機。

            劉惠森:積極參加國際標準制定

            隨著OLED技術的不斷成熟以及市場標準化作為推動技術向產業化方向發展的重要手段,在確定技術體制、促進技術融合、穩定技術成果、加強科學管理、提高產品質量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OLED的發展中國和世界差距并不大,積極參加或參與國際標準的制定工作將使我國的技術和產品規格的發展在一開始就和國際標準接軌,同時提高我國產品在世界范圍的競爭力。

            產業化:進程需加快
            記者點評

            盡管我國在液晶、等離子領域與日韓等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在OLED領域,中國企業的研發實力與國際先進水平旗鼓相當,這是不爭的事實。有資料顯示,目前全球加入OLED市場競逐的廠商合計有100家以上,我國在目前研發實力不弱的情況下,如何加快實現OLED技術的產業化成為當務之急。
            有專家指出,對中國而言,目前的投資熱潮不僅是中國發展OLED的機會,更是中國在全球OLED產業迅猛發展大環境下的危機應對。目前,全球的OLED產業發展迅猛,日韓已經開始了的布局。如果中國不能加快發展,會不會重蹈以前CRT和LCD核心技術缺乏,依賴引進的覆轍值得深思。中國的OLED產業要想在激烈的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須加快其產業化進程。
            OLED產業是一個資金投入大、技術要求高、市場競爭激烈的領域。最近一段時間,政府和投資者對OLED項目的投資熱情表明了目前國內對OLED產業的重視。今后OLED產業要獲得良性發展,政府相關部門還應該明確產業布局,對各方投資進行合理規劃。OLED包括兩種,一種是無源矩陣型OLED(PMOLED),一種是有源矩陣型OLED()。專家表示,針對PMOLED,政府應該更加重視產業的合理布局和龍頭企業的培育。針對大尺寸OLED,應加大對研發的支持力度,尤其是對工藝技術開發、集成、工程化的支持力度。在產業鏈方面,需要政府在考慮整體性和連續性的基礎上,制定引導性關鍵技術計劃,主導產業鏈的建設,加快產業配套的建設速度,加強產業競爭力。
            市場很美好,但必須在解決知識產權和技術問題的前提下解決產業化問題,只有這樣,中國的OLED才有機會在全球市場一比高低。

            業界觀點
            □技術方面基本與世界水平處于同一起跑線
            □具備一定產業化基礎和巨大的應用市場

            陳耀南:合理規劃投資

            目前中國發展OLED優勢主要集中體現在幾個方面:
            從技術角度來看,在過去幾年里,我國OLED研究水平上升很快,在機理研究、材料開發、器件結構設計、生產工藝技術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有價值的研究成果,獲得了部分自主知識產權。
            從標準制定角度看,中國在OLED國際標準的起始階段就開始與國際同步。
            從政府支持角度來看,從“十五”計劃開始,國家相關部委就加大了對以OLED為代表的新型平板顯示技術的支持力度。
            總體上看,OLED產業是一個資金投入大、技術要求高、市場競爭激烈的領域。政府和投資者對OLED項目的投資熱情表明了目前國內對OLED產業的重視。今后OLED產業要獲得良性發展,政府相關部門還應該明確產業布局,對各方投資進行合理規劃。目前的投資熱潮不僅是中國發展OLED的機會,更是中國OLED產業在全球OLED產業迅猛發展大環境下的危機應對。目前,全球的OLED產業發展迅猛,日韓已經開始了AMOLED的布局。如果中國不能加快發展,就會重蹈以前CRT和LCD時代依賴引進的覆轍。

            李曙新:加大研發投入

            在中國發展OLED有一定的優勢。第一,我國有強大的終端消費電子及整機制造產業,將為國內OLED產業發展、參與全球競爭提供本地化優勢。第二,政府加大了對電子信息產業的支持力度,為OLED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支持和資源。第三,國內多家企業、高校和研究所從事OLED研發工作,擁有一定的技術、人才和專利儲備,基本具備了獨立自主創新研發AMOLED技術并實現產業化的基礎、條件和能力,使得OLED技術成為我國屈指可數的基本保持同國外技術研發同步的顯示技術之一。鑒于OLED最有望成為下一代新型平板顯示技術,且與國外相比我國相對差距最小,未來發展空間巨大,此時加大OLED技術研發投入,對于我國自主開發OLED關鍵技術并盡早實現產業化是一個難得的歷史機遇。

            胡俊:應鼓勵創業

            目前OLED投資非常火熱,說明大家非常看好這個技術,這對中國OLED的未來整體上來說是好事情,但目前主要還是依靠政府推動,真正的民間資本或私人企業投資非常少。OLED面板制造投資非常巨大,一窩蜂地上馬,在技術、市場,特別是成本和品質控制方面,沒有做足功課的情況下,甚至可能出現跑得快跌得慘的狀況,對投資人來說回報可能達不到預期,甚至成為沉重的包袱。對于面板制造企業,政府應該集中扶持。對于相關產業,如發光材料、封裝材料、驅動芯片等,可以鼓勵創業。地方政府固然要扶持產業,招商引資,但也要吸取當年TFT-LCD的教訓,不具備造血能力的企業不應該盲目支持。

            劉惠森:產業化已經開始

            應該說,中國發展OLED還是很有優勢的。首先,中國具備一定的產業化基礎,并且有政府強力支持。我國在OLED技術方面的研究起步不晚,一些優秀企業還擁有關鍵技術的專利,可以說中國OLED顯示技術的產業化已經開始。
            其次,技術方面基本與世界處于同一起跑線,投資相對較低。OLED技術目前還不是很成熟,各個企業在消化柯達公司和劍橋CDT公司的專利技術授權方面的速度大致相同。誰能夠在發光材料的研制和器件的制造工藝方面率先取得突破,誰就有可能在行業取得一定的主導地位。加上由于制造過程相對簡化,OLED的投資規模大約是數千萬美元的量級,極大地降低了進入的門檻和投資風險。
            最后,OLED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作為一種全新的平面顯示技術,OLED具有顯著的優勢。除了憑借自己更加出眾的顯示性能,還可以憑借柔性顯示平面的獨特性能開辟全新的市場。例如電子紙、可折疊的電視和電腦等。中國是全球消費電子產品生產大國,對OLED的需求將會為中國OLED產業的發展提供強勁推動力。



        關鍵詞: OLED AMOLED TFT-LCD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巴青县| 庆云县| 增城市| 彭水| 云浮市| 乌拉特后旗| 南平市| 波密县| 将乐县| 璧山县| 青河县| 怀安县| 安达市| 临高县| 耿马| 鲁甸县| 扎囊县| 宁陕县| 开远市| 德江县| 长武县| 息烽县| 十堰市| 兴宁市| 南丰县| 镇江市| 察隅县| 广安市| 阜阳市| 成安县| 衡东县| 宁蒗| 鹤峰县| 石林| 东至县| 长垣县| 靖边县| 共和县| 渭源县| 宝山区| 开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