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據摩爾定律,未來半導體仍將年復一年地不斷改進。而IBM公司可能已經率先從人腦獲得啟發,用以創造其最新的微芯片。
IBM公司宣布,該公司在原子尺度使用數滴離子液改善了半導體性能。當前的半導體通常需要電才能工作。
根據IBM公司的新方法,這些半導體能夠通過離子液充電,甚至模仿人腦工作的方式。使用這種新方法,IBM公司終有一天將能制出更低能耗、更高效率的芯片。這些芯片甚至能對今天移動裝置的電池壽命產生深遠的影響。IBM公司已經將這一新工藝發表在《科學》雜志上。
IBM公司的研究人員par
- 關鍵字:
IBM 半導體 微處理器
- 盡管科技巨頭IBM已經放棄了個人電腦市場,但其在超級計算機方面卻有著很深的造詣。就在其他公司還在拼命比拼超級計算機的性能時,IBM已經開始著手研制能模擬人腦的超級計算機了。目前IBM研制出一種“電子血液”,具備供電和冷卻的雙重功效,有望運用在未來的超級計算機上。
?
IBM稱研制“電子血液”的靈感正來源于人體大腦。大腦的40%體積用于思考計算,50%體積用于互聯,只有10%的體積用于冷卻,而傳統電子芯片竟有98%以上 的體積
- 關鍵字:
IBM 電子血液
- 作為一家百年歷史的技術公司,IBM為什么能夠多次轉型并獲得成功?
3月15日,巴菲特看起來已經搞明白科技股了。當天IBM的股價最高達到歷史最高的215.9美元,巴菲特目前是IBM的最大股東。2011年,巴菲特花了107億美元買進IBM股票,當時的買進平均價格是167美元,現在這筆投資已經凈賺30多億美元。此前巴菲特一直以看不懂為由拒絕投資科技股。
作為華爾街最喜歡的股票之一,IBM一直善于迎合它的需求,比如高額的股票回購和派息計劃。這是目前IBM股價達到歷史高點的原因之一,但更重要的是IB
- 關鍵字:
IBM PC
- 2012年8月,IBM全球副總裁、大中華區首席技術官、中國研究院院長李實恭回美國總部履新,負責新興市場與新興領域的研發。臨行前他對筆者透露了對 IT業的最新觀察:越來越多的IT資本、IT人才、IT技術、IT企業正在涌向農業,用IT的技術、IT的思維、IT的經營理念來推動現代農業的進一步發展。2012年12月31日,中央一號文件強調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四化”同步發展,著力強化現代農業基礎支撐,深入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推動現代農業發展、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I
- 關鍵字:
IBM IT技術
- 作為領先的IT廠商,IBM一直致力于將光傳感器和發射器集成在硅片上,使得芯片通過直接處理光學信號提升服務器、數據中心的數據帶寬。近日,IBM官網上宣布在納米光子芯片取得新突破,即通過光子技術代替電子信號傳輸,并列集成不同的攜帶電路的光學組件,替代100nm集成電路制造工藝。
據悉,IBM集成納米光子技術的90nm芯片,利用納米光子光通信脈沖技術,可以加速大量服務器,大型數據中心和超級計算機芯片之間的數據傳輸,從而減輕數據擁堵。
作為IBM十年的開拓性研究技術的突破,納米光子芯片的意義在于,
- 關鍵字:
IBM 光子芯片 發射器
- 《連線》雜志發表了紀念20世紀以來偉大發明的連載文章,從1900年開始,以十年為一期,涵蓋科學、技術、體育、攝影、戰爭等方面,其中不乏推動人類進步的偉大發現和成就,包括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巴拿馬運河的峻工、交通紅綠燈等。
以下為連載第二期:1911-1920年
今天的連載把我們帶回到1911到1920年代,這個時候福特的第一臺T型車走出了裝配線,高爾夫球開始盛行,巴拿馬運河實現峻工。
1918年:觸發電路(企業)
1911年到1920年,計算機時代的先驅之一阿蘭·圖
- 關鍵字:
IBM 觸發電路
- 在今天舉行的通用平臺會議上,做為聯盟領袖的IBM不僅展示了14nm工藝晶圓,還首次讓大家見識到,晶圓也是可以彎曲的。14nm晶圓看起來很普通。盡管用上了FinFET晶體管技術,但至少從外表上看,和一般的試驗性質晶圓沒什么兩樣,IBM也沒說何時量產。
14nm已經成為眾多半導體廠商新的攻關重點:Intel準備今年底就投產,GlobalFoundries展示過晶圓之后也保證說上半年試產,三星同樣取得了重大突破。只有臺積電選擇了16nm。
?
這塊完全彈性可彎曲的晶圓讓很
- 關鍵字:
IBM 晶圓
- 近日,由復旦大學研究團隊開發的24核“復芯”處理器被國際固態電路會議(ISSCC)2013年會正式錄用,并將于2月在美國舊金山舉辦的年會上面向全球發布。這是我國計算機處理器研究的又一重大突破,引起了人們和媒體的關注。那么,處理器多核(心)是什么概念?24核的優越性是什么?處理器的核數是否會有更大的增加?請專家來為我們解讀。
4GHz已成單核極限性能再提升靠多核協同
問:您的團隊研制出了24核的處理器,首先的一個問題關于計算機處理器,它在計算機中起到什么作用?
- 關鍵字:
IBM 處理器 Power4
- 在當今電腦水平發達的時代,操作系統的競爭無疑是巨大的。在我們知道的幾個大的操作系統中,Unix操作系統是很有實力的。但是應對時間的變化,競爭的強烈。對手的逐漸增多與成長,Unix操作系統該如何呢?我們在這里就來看看業內人士的分析。
據業界分析人士稱,盡管Unix操作系統市場正在萎縮,但通過在最近幾周不斷推出新的產品,各大廠商都放出了渾身解數來保持自己現有的客戶,并吸引新客戶的加盟。
在IBM公司網站的右上角有一個顯眼的鏈接,其內容為一個由Solaris向AIX移植的計劃。IBM公司用了數百
- 關鍵字:
IBM Unix 操作系統
- 2012過去了,我們欣然未在瑪雅人的末日預言里消失。回首2012年里電子科技界風涌云起的變化,觀測2013年的勢頭,科技界將發生10件大事。
IBM將上演云計算大戲
很顯然,IBM有一場云計算大戲,其2012年截止到Q3的營業額已經超過2011年全年的數據,并且利潤額同比增長3倍。目前我還無法推斷這些利潤從何而來,因為他們都被籠統的算為200億美元的“增長部分”。IBM確實提到了其參與了使用中國傳統醫藥治療腎臟的行動。但他并沒有明確說明云計算給公司帶來了多大好處。
- 關鍵字:
IBM 云計算 iPhone
- 12月20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IBM在12月19日宣布,它已經簽署了收購StoredIQ軟件公司的確定性協議。StoredIQ是位于德克薩斯州奧斯汀的一家私營企業。這個收購交易的條款沒有披露。
IBM正在努力幫助客戶從大數據中獲得價值,對法律訴訟和法規做出更有效地回應,處理失效的信息和降低數據存儲成本。這個收購交易將促進IBM的這些努力。
這個收購交易將增強IBM以前在信息生命周期治理方面的投資。增加StoredIQ的能力將讓用戶找到和使用非結構化信息的價值,更有效地回應法律訴訟和監管事
- 關鍵字:
IBM 大數據 StoredIQ
- 12月18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IBM表示,未來5年電腦將具備人類視覺、聽覺、味覺、嗅覺和觸覺五大感知功能。
盡管現在的電腦和智能手機能夠完成許多任務,從即時告知天氣到購買商品,但是它們并不具備人類的感知功能,如電腦和智能手機無法告知某種織物的質感,也無法識別美味佳肴的香味。
IBM表示,未來5年這種狀況將會改變,到那時,電腦將會更具意識并能了解其周圍的世界。IBM預計,未來5年電腦將具備人類的感知功能:視覺、聽覺、味覺、嗅覺和觸覺。
這五種感知功能實際上是一個偉大概念的全部:認知
- 關鍵字:
IBM 手機 感知功能
- 1956年,第一艘現代集裝箱貨輪從美國紐瓦克出發駛向休斯頓。如今,用大型集裝箱裝運貨物,完成貨輪與火車或大卡車間的接駁運輸,然后運至工廠或目的地完全是件輕而易舉的事。然而,在那個年代,第一次集裝箱裝載運輸的構想卻經過數年的規劃才得以成功實現。
集裝箱的使用是變革全球運輸業的一次重大創舉,它使得港口間大量廉價商品的運輸更加簡便快捷。頃刻間,以往的小型板條箱以及岸邊的裝卸工作失去了其存在價值,商品隨著集裝箱被運至一間間工廠,省時、省錢且省力。
今天的互聯網行業,類似的變革正在發生,但是這次變革
- 關鍵字:
IBM 主板 芯片
- 北京時間12月17日早間消息,商品條形碼的發明人諾曼·伍德蘭德(Norman Woodland)已于上周六去世。他于上世紀70年代發明了條形碼,變革了全球商業活動,為消費者的超市購物節約了大量時間。
他的女兒蘇珊·伍德蘭德(Susan Woodland)表示,91歲的諾曼·伍德蘭德上周六因老年癡呆癥并發癥在新澤西州去世。
根據“通用產品碼(UPC)”組織美國分部GS1 US的說法,目前全球每天掃描條形碼達到50億次。通過手持
- 關鍵字:
IBM 激光掃描 條形碼
- IBM擁有先進的硅光技術,并使用該技術制造微芯片,內置發送和接收數據光鏈路的組件。在研究人員建立了光學數據鏈路芯片之前, IBM一直著力于改造使用金屬導線進行數據交換的90納米的傳統數據芯片。然而新硅光學技術,使用了光鏈路提供了潛在的更高的傳輸速度和更長的傳輸距離。
該硅光學芯片包括多個光學元件,如光分多路復用器,讓芯片通過使用一個光的不同平率就可以完成信號的發送和接,但如果在同一時間時間發送不同波長的光,則可以讓更多的數據被發送及接收。
?
IBM的硅光芯片每秒可處理的數據量
- 關鍵字:
IBM 微芯片 硅光
ibm介紹
IBM
國際商業機器公司,或萬國商業機器公司,簡稱IBM(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公司網址(簡體中文):http://www.ibm.com/cn/。總公司在紐約州阿蒙克市公司,1911年創立于美國,是全球最大的信息技術和業務解決方案公司,目前擁有全球雇員 30多萬人,業務遍及 160多個國家和地區。IBM 2008全年:營業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