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現代化需要IT新思維
2012年8月,IBM全球副總裁、大中華區首席技術官、中國研究院院長李實恭回美國總部履新,負責新興市場與新興領域的研發。臨行前他對筆者透露了對 IT業的最新觀察:越來越多的IT資本、IT人才、IT技術、IT企業正在涌向農業,用IT的技術、IT的思維、IT的經營理念來推動現代農業的進一步發展。2012年12月31日,中央一號文件強調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四化”同步發展,著力強化現代農業基礎支撐,深入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推動現代農業發展、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IT產業大有可為。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42282.htmIT技術在農村、農業有巨大的應用市場,是發展現代農業、建設新農村的重要支撐技術。從提高農產品流通效率到保障、提升食品安全,從強化農業物質技術裝備到提升農戶集約經營水平,從農業精準作業、農村遠程數字化可視化到氣象預測預報、災害預警等,都離不開IT技術的支撐。
但IT技術要更好地服務農業現代化、服務新農村建設,依然面臨融合研發和解決“最后一公里”等問題。筆者曾采訪過許多農業物聯網示范項目,在實際應用過程中,物聯技術面臨最多的挑戰是在精準采集信息的同時,如何應對野外惡劣環境影響及持續供電、降低功耗等問題。應該說不僅僅是物聯網項目,很多農業信息化項目都遭遇了IT與農業、農村的深度融合問題,從通用IT到成為真正實用于農村、農業的“農業IT”,需要IT專家與農業專家以及其他領域的專家做更多的跨領域聯合研發,需要IT技術降低使用的技術門檻、成本門檻,讓IT在農村農業領域“可用”、“好用”并“用得起”。
現代農業的發展,需要技術、資金,需要人才、先進的經營理念,IT產業是知識密集、人才密集、技術密集、資金密集型產業,IT對于農業現代化的推動與參與,不僅僅是在技術的維度大有可為,而且在推動農業基礎研究、農業產業化企業化經營、農業金融、新型農業服務等方面都大有可為。
從網易的丁磊養豬、京東的劉強東種大米到聯想控股投資獼猴桃,從九城集團建有機農場到社區網的李治國養雞,越來越多的IT新貴、IT企業進軍農業。這些IT企業進軍農業引起社會各界熱議,不僅僅是因為互聯網新貴、IT企業進軍農業具有眼球效應,更因為IT企業所建養豬、養雞、種米、種果樹示范基地,能夠在其他地方復制,能夠加速農業的企業化和規?;洜I,能夠提供讓大眾放心、味美的高質農產品。據說丁磊及其團隊歷時幾年,考察了全球各種類型的養豬模式,高薪聘請包括養豬在內的各種專家,對養豬做深度基礎研究,目的是希望能夠從生態、產業鏈、可復制、可贏利等方面摸索出中國第三代養豬模式。
我們希望更多的IT資本、IT人才、IT思維進入農業領域,用更企業化、規?;蜕鷳B化的先進經營理念,加速中國現代農業發展。農業大發展提供了巨大的舞臺,IT在農業領域可以大有作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