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與五角大樓簽署第一階段"快速保證微電子原型 RAMP-C 計劃"兩年半之后,英特爾又加深了與國防部的合作關系。英特爾、五角大樓以及由《CHIPS 法案》資助的國家安全加速器計劃現已同意合作生產只能在歐洲或亞洲制造的先進芯片制造工藝的早期測試樣品。在與五角大樓簽署第一階段"快速保證微電子原型 RAMP-C 計劃"兩年半之后,英特爾又加深了與國防部的合作關系。英特爾、五角大樓以及由《CHIPS 法案》資助的國家安全加速器計劃現已同意合作生產只能在歐洲或亞洲制造的先進芯
關鍵字:
英特爾 五角大樓 芯片
今天(4月22日),通用智能CPU公司此芯科技官微宣布首款芯片成功點亮。資料顯示,此芯科技成立于2021年,是一家專注于設計開發智能CPU芯片及高能效算力解決方案的科技型企業。近日,通用智能CPU公司此芯科技宣布,完成數億元人民幣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國調基金領投,昆山國投、吉六零資本、新尚資本跟投。該輪融資將主要用于持續的產研投入及業務落地,尤其是AI PC領域的創新技術研發。從融資歷程來看,此芯科技目前已完成多輪大規模的股權融資。兩年多來,此芯科技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逐步確立了“1+2+3+3”發展戰略
關鍵字:
CPU 芯片
4月18日,國民技術宣布其第四代可信計算芯片NS350 v32/v33系列產品正式發布并開始量產供貨。NS350 v32/v33是一款高安全、高性能、超值可信密碼模塊2.0 (TCM 2.0)安全芯片,適用于PC、服務器平臺和嵌入式系統。NS350芯片基于40nm工藝設計,在技術性能和安全性方面均有較大提升。芯片支持I2C和SPI接口,提供QFN32、QFN16等封裝形式,符合我國新一代TCM2.0可信密碼模塊標準要求,同時兼容TPM2.0國際可信計算標準應用(TPM2.0 Spec 1.59)。目前該芯
關鍵字:
MCU 芯片 NS350
今年第一季度中國芯片總產量同比飆升40%,達到了981億顆,這表明在先進制程發展受到美國限制之下,中國的成熟制程芯片的產能正在快速擴大,同時顯示中國的高科技產業增長速度比其他產業增速更快得多。《芯智訊》引述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僅今年3月份,大陸集成電路產量就增長了28.4%,達到362億顆,創歷史新高。而中國集成電路產量的大幅增長,部分得益于新能源汽車等下游行業的強勁需求。數據顯示,一季度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量增長29.2%至208萬輛。此外,同期智能手機產量增長了16.7%。報導表示,這顯示中國「
關鍵字:
手機 新能源車 成熟制程 芯片
隨著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自動駕駛芯片也逐漸迎來了最好的時代。自動駕駛大算力芯片的出貨量正在急劇攀升。根據數據,從2022年到2023年,全球及中國車規級SoC市場規模分別增加28.0%和30.9%。全球高級輔助駕駛和高級自動駕駛解決方案市場規模達到619億人民幣,預計到2030年將達到10171億元人民幣,年復合增長率達到49.2%。自動駕駛芯片,是隨著智能汽車發展而出現一種高算力芯片。目前來看,處于商用階段的自動駕駛芯片主要集中在高級駕駛輔助系統領域,可實現L1-L2級別的輔助駕駛功能。當然,也有芯片企業
關鍵字:
新能源汽車 ADAS 芯片
自動駕駛已經成為全球各大車企必爭之地。恰逢智能駕駛步入風口,SoC(自動駕駛芯片)正在迎來前所未有的“高光時刻”。目標要做智能汽車計算芯片引領者的黑芝麻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簡稱“黑芝麻智能”)于3月22日更新港股主板IPO上市申請文件。招股書顯示,弗若斯特沙利文確認且黑芝麻智能的董事、聯席保薦人均認為,公司各自動駕駛產品及解決方案以及智能影像解決方案均屬于港交所特專科技行業可接納領域。估值超160億!獲騰訊、小米、上汽等增資,新品陸續量產招股書顯示,黑芝麻智能是一家車規級計算SoC及基于SoC的智能汽車解決
關鍵字:
黑芝麻 新能源汽車 芯片
4月15日,在世界互聯網大會會員代表座談會上,英特爾副總裁蔣濤、美光科技執行副總裁兼首席財務官馬克·墨菲就“互聯互通 共同繁榮—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主題發表了各自的觀點,并與其他會員代表共同探討了國際組織未來發展及行業熱點議題。美光:持續深耕中國市場,共塑全球半導體行業未來美光扎根中國20多年來,與客戶建立了密切的合作。馬克·墨菲介紹,美光的投資體現了對中國的堅定信念,期待一起繼續塑造半導體產業的未來,為全球帶來利益。2024年3月27日,美光宣布其位于西安的封裝和測試新廠房已正式破土動工,進一步
關鍵字:
芯片 英特爾 美光科技
蘋果將于2024年底開始推出搭載M4芯片的Mac新品。在人工智能大熱的背景下,M4系列也將增加神經網絡引擎核心,以增強人工智能性能。蘋果M4芯片預計至少有三個主要型號:入門級芯片的代號為Donan,中端芯片的代號為Brava,高端芯片則代號為Hidra。
關鍵字:
蘋果 M4 芯片 神經網絡 AI
3月26日,港交所官網顯示,智能駕駛解決方案提供商Horizon Robotics地平線(下稱“地平線”)正式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高盛、摩根士丹利、中信建投為其聯席保薦人。3月27日,黑芝麻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黑芝麻智能”)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單記章透露,黑芝麻智能已完成多輪融資,融資額超過40億元人民幣,已于去年向港交所提交了招股說明書,積極準備近期赴港上市。3月28日,湖北芯擎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芯擎科技”)宣布,已順利完成數億元的B輪融資,計劃在明年上市。2024年第一季度,三家車規芯片公
關鍵字:
國產汽車 芯片
美國為了擺脫對他國的芯片依賴,力促芯片制造業回流本土,美媒撰文分析,美國曾有機會引領芯片制造技術卻錯過了機會,不只讓ASML獨大,也讓亞洲制造商臺積電、三星等主導了生產。根據MarketWatch報導,ASML在半導體產業占有關鍵地位,是目前全球唯一有能力生產微影設備極紫外光(EUV)曝光機的企業。Dilation Capital基金經理人Vijay Shilpiekandula指出,臺積電、英特爾和三星之間競爭激烈,身為設備供貨商的ASML處在賺取AI熱潮紅利的最佳位置。至于美國為何會失去對EUV技術這
關鍵字:
芯片 ASML
4 月 11 日消息,Meta 公司于 2023 年 5 月推出定制芯片 MTIA v1 芯片之后,近日發布新聞稿,介紹了新款 MTIA 芯片的細節。MTIA v1 芯片采用 7nm 工藝,而新款 MTIA 芯片采用 5nm 工藝,采用更大的物理設計(擁有更多的處理核心),功耗也從 25W 提升到了 90W,時鐘頻率也從 800MHz 提高到了 1.35GHz。Meta 公司表示目前已經在 16 個數據中心使用新款 MTIA 芯片,與 MTIA v1 相比,整體性能提高了 3 倍。但 Meta 只主動表示
關鍵字:
Meta MTIA 芯片 5nm 工藝 90W 功耗 1.35GHz
據科技日報報道,清華大學在芯片領域研究獲得重要突破。報道稱,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副教授方璐課題組、自動化系戴瓊海院士課題組針對大規模光電智能計算難題,摒棄傳統電子深度計算范式,另辟蹊徑,首創分布式廣度光計算架構,研制大規模干涉-衍射異構集成芯片太極(Taichi),實現160 TOPS/W的通用智能計算。智能光計算作為新興計算模態,在后摩爾時代展現出遠超硅基電子計算的性能與潛力。然而,其計算任務局限于簡單的字符分類、基本的圖像處理等。其痛點是光的計算優勢被困在不適合的電架構中,計算規模受限,無法支撐亟須高算
關鍵字:
清華大學 芯片
4月3日據臺氣象部門統計,主震過后,截至3日晚10時37分,已有216起震中在中國臺灣花蓮縣及花蓮近海的地震。就此次地震對半導體產業鏈的影響,全球市場研究機構TrendForce集邦咨詢調查各廠受損及運作狀況指出,DRAM(動態隨機存取存儲器)產業多集中在臺灣北部與中部,Foundry(晶圓代工)產業則北中南三地區,3日上午北部林口地區地震最大約4到5級間,其他地區地震約在4級左右,各廠已陸續進行停機檢查。盡管檢查尚未結束,但目前為止各廠都沒有發現重大的機臺損害。中國臺灣地區是世界最大的晶圓生產基地。20
關鍵字:
芯片 MCU 制造
根據最新市場消息,蘋果正積極與多家供應商商討將玻璃基板技術應用于芯片開發,以提供更好散熱性能,使芯片在更長時間內保持峰值性能。同時,玻璃基板的超平整特性使其可以進行更精密的蝕刻,從而使元器件能夠更加緊密地排列在一起,提升單位面積內的電路密度。
關鍵字:
芯片 玻璃 基板 封裝
為了減少對英偉達芯片的依賴,谷歌正在加大自主研發芯片的力度。除了此前已經投入使用的張量處理單元(TPU)外,谷歌剛剛推出一款名為Axion的新型中央處理器(CPU),以滿足從YouTube廣告投放到大數據分析等多方面的計算需求。美東時間4月9日周二,谷歌在今年的年度云計算大會Cloud Next 2024上宣布推出Axion,它與亞馬遜、微軟的同類芯片一樣,是基于ARM架構構建的,后者代表著數據中心芯片市場的新趨勢。谷歌計劃通過谷歌云提供這款CPU,稱它的性能超過x86架構的芯片,以及云上運行的通用ARM
關鍵字:
谷歌 造芯 TPU CPU
cloud tpu v5e 芯片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cloud tpu v5e 芯片!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cloud tpu v5e 芯片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cloud tpu v5e 芯片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