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igbee是無線網絡的新技術。它是一種短距離、低速率的無線網絡技術。 Zigbee一詞源自蜜蜂群在發現花粉位置時,通過跳“ZigZag”形舞蹈來相互告知,達到交換信息目的這一現象,該現象被人們借來稱呼一種專注于低功耗、低成本、低復雜度、低速率的近程無線網絡通信技術。ZigBee采用一般IEEE 802.15.4收發器技術與ZigBee協議棧的組合,在數千個微小的傳感器之間相互協調實現通信。這些傳感器只需要很少的能量,以接力的方式通過無線電波將數據從一個傳感器傳到另一個傳感器。 Zig
- 關鍵字:
通訊 無線 網絡 Zigbee 芯片 無線網絡 通信基礎
- 作為便攜產品中的數據交互接口,USB正迅速崛起。In-Stat分析:“到2011年,高速USB將作為便攜產品上的本地接口而統領市場,市場對這種產品的需求將達27億部,復合年增長率為24.4%。”而手機USB接口除秉承傳統的數據傳輸功能外,亦呈現充當充電器接口、耳機接口的趨勢,這將帶來“老”設計的“新”問題。
應用以USB Client為主
USB分為不同的標準,最常見的是USB1.0和USB2.0。按照其工作模式不同,USB也可分為USB Client、USB Host和USB OTG三
- 關鍵字:
通訊 無線 網絡 手機接口 USB 芯片 手機
- 作為便攜產品中的數據交互接口,USB正迅速崛起。In-Stat分析:“到2011年,高速USB將作為便攜產品上的本地接口而統領市場,市場對這種產品的需求將達27億部,復合年增長率為24.4%。”而手機USB接口除秉承傳統的數據傳輸功能外,亦呈現充當充電器接口、耳機接口的趨勢,這將帶來“老”設計的“新”問題。 應用以USBClient為主 USB分為不同的標準,最常見的是USB1.0和USB2.0。按照其工作模式不同,USB也可分為USBClient、USBHost和USBOTG三種
- 關鍵字:
消費電子 手機接口 USB 芯片 MCU和嵌入式微處理器 手機
- 預期中的芯片設備產業低迷時期已不幸降臨,LTXCorp.和NovellusSystemsInc.兩大廠商發布的令人失望的數據說明了這點。正如以前的報道,芯片設備市場一直在喪失增長勢頭。一位分析師警告說,在IC需求陷入停滯之際,工廠設備訂單也在上半年強勁增長之后開始“放緩”。 上述兩家芯片設備制造商證實了這個令人不快的說法。例如,后端設備廠商LTX日前公布了強勁的季度業績,但這家自動測試設備(ATE)廠商亦警告稱增長將放慢。前端設備廠商Novellus則降低了2006年第三季度出貨量預估,并縮小了其訂單的目
- 關鍵字:
嵌入式系統 單片機 IC 芯片 集成電路 模擬IC
- 位于越南商業中心胡志明市郊的西貢科技園區(SaigonHi-TechPark,SHTP),現在看起來只不過是一小塊不起眼的空地。但就像是越南這個國家一樣,SHTP是一個雄心勃勃的園區,而且看來其夢想有機會實現。 SHTP在過去5年內已吸引了14億美元的投資,英特爾(Intel)全球最大的一座工廠不久后將座落在該園區,而其它公司如Nidec、Sonion和JabilCircuit等也將在當地展開業務。預期該園區在2008年底正式開始營運之后,第一期將容納40家企業、提供2萬個工作機會,此外園區內
- 關鍵字:
消費電子 越南 電子 芯片 模擬IC
- 工研院IEK日前針對2007上半年(07H1)臺灣IC產業發展情況發表最新調查報告指出,該產業總體產值(含設計、制造、封裝、測試)為6,813億新臺幣,較06H2衰退9.1%,較06H1增長5.8%。 以產業別來看,其中設計業產值為1,815億新臺幣,較06H2增長4.9%,較06H1增長20.8%;制造業為3,503億新臺幣,較06H2衰退16.5%,較06H1增長0.8%;封裝業為1,020億新臺幣,較06H2衰退6.8%,較06H1增長0.7%;測試業為475億新臺幣,較06H2增長0.
- 關鍵字:
嵌入式系統 單片機 臺灣 IC 芯片 模擬IC
- 支持手機功能的兩大核心芯片之一的射頻收發芯片一直被認為是中國無線通信和3G產業的薄弱環節。去年下半年,國內兩家領先的射頻芯片企業銳迪科微電子(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銳迪科”)和鼎芯通訊(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鼎芯”)都宣布推出采用CMOS工藝的TD-SCDMA射頻(RF)芯片,一舉彌補了中國TD-SCDMA產業鏈發展的短板。隨后,銳迪科宣布“推出全球首顆支持HSDPA的TD-SCDMA/GSM雙模射頻芯片”。CMOS工藝正逐漸取代硅鍺BiCMOS工藝和硅BiCMOS工藝成為射頻芯片的主流工藝,與此
- 關鍵字:
嵌入式系統 單片機 射頻 芯片 CMOS RF RF IF
- 專注于儲存設備研發的信億科技,將于十月初發表SATAII/PATA雙接口控制芯片:ATP8620,此款芯片可以同時連接2臺SATA裝置與2臺IDE裝置,透過32bit的PCI-X接口,可以輕易與擁有PCI/PCI-X接口的CPU搭配,建構一具有SATA3G高速傳輸及低成本ATA133裝置的次系統產品。 在PCI總線方面,8620擁有32bit、133MHz的頻率,總頻寬可到達533MB/s,對于一般嵌入式系統CPU而言,ATP8620具有良好的兼容性與傳輸速率,因此適合用于發展EmbeddedSystem
- 關鍵字:
工業控制 信億 電子 芯片 邏輯電路
- 9月26、27日,Wi-Fi聯盟成員技術峰會首次在北京召開,這也標志著Wi-Fi技術正式開始加速在中國的布局。
曾幾何時,國家標準WAPI的強制執行給Wi-Fi在國內的發展蒙上一層陰影,甚至由于標準的不兼容幾近宣判Wi-Fi在國內的死刑。不過,由于WAPI在基于該標準的硬件芯片支持方面與Wi-Fi存在著較大的差距,一直無法大規模實現產業化普及,因此Wi-Fi得以在國內眾多提供無線網絡的場所廣泛應用。目前,中興、華為、UT、聯想等多家廠商已經成為Wi-Fi聯盟的會員單位,而且Wi-Fi伴隨著各大主
- 關鍵字:
Wi-Fi WAPI 無線局域網 無線 芯片 無線網絡
- RFID芯片植入動物體內可能致癌?美聯社(AP)不久前引述某項研究報告指出,有實驗室動物因植入了RFID芯片而罹患癌癥。不過針對該篇報導,曾在1998~2002年間將RFID芯片植入自己體內的英國Reading大學控制學(cybernetics)教授KevinWarwick卻表示懷疑,并質疑進行研究的DowChemical及其研究人員為何不更早公布上述研究結果。 Warwick在一封電子郵件中表示:“無論從科技或是醫學觀點,我都對這樣的消息感到驚訝且質疑其真實性。大多數(也許不是全部)的RFI
- 關鍵字:
嵌入式系統 單片機 RFID 芯片 MCU和嵌入式微處理器
- 半導體芯片業是一個國家經濟力量的象征,目前,中國內地的半導體產業相對先進國家和地區還非常弱小,主要體現在缺技術、缺產品品牌和缺資金三個方面,而投資嚴重不足是目前半導體產業發展的最大瓶頸。
半導體產業的投資模式
半導體公司,包括設計公司、制造公司、封裝公司或設備服務公司,從組建到產品上市大約需要3年,實現贏利平均要5年,屬于中長線投資類型。許多國家和地區都是半導體電子投資熱點,其中以美國和我國臺灣地區最具特色。
作為全球半導體龍頭的美國,具有一個很好的半導體投融資平臺,由于美國資本市場及風險投資
- 關鍵字:
模擬技術 電源技術 半導體 芯片 電子 模擬IC 電源
- JDS Uniphase聲稱在光子集成電路方面獲得了重大突破,把Mach-Zehnder干涉調制和可調諧激光器結合在一塊芯片上,該公司稱為ILMZ,結合了Mach-Zehnder激光器。 原型采用了激光設計,JDSU兩年前從Agility Communications獲得的設計。單芯片足夠小,可以集成300-pin的多源協議的光收發器,甚至可封裝XFP和SFF。該公司說目前的測試傳輸的信號每秒速度超過11G比特,并且在全帶寬調諧模式下技術可升級到40G比特每秒。
- 關鍵字:
工業控制 諧激光器 集成電路 芯片 元件 制造
- 制程技術的進步可能意味著CPU和芯片組未來可能會整合在一起,但并不代表這會成為廣泛的趨勢。 近年來在PC領域,對于歷史悠久的PC芯片組將存在或消失的爭論開始升溫,因為制程技術的進步讓芯片組的功能越來越多的移往CPU;不過一個簡單的答案是:在短期內,它(芯片組)哪里也不會去。 然而針對某些特定設備的應用,將芯片組和微處理器整合在一起是必要的,而且AMD和Intel也已經在這樣做了。AMD的視訊與多媒體業務執行副總裁、前ATITechnologies執行長DavidOrton表示:“當一種設備擁有
- 關鍵字:
消費電子 CPU 芯片 PC 操作系統
- 引言 LED以其壽命長且耗電小等特點而廣泛應用于指示燈、大型看板、掃描儀、傳真機,手機、汽車用燈、交通信號燈等方面。但在照明光源方面,目前的LED因亮度及價格尚未具備取代其它光源的條件。然而,隨著亮度持續提升,LED將在不久的將來取代白熱燈與日光燈,且價格也會因量產技術進步而下降,應用需求將大幅增加。 1 XLT604芯片的結構功能 XLT604是采用BICMOS工藝設計的PWM高效LED驅動控制芯片。它在輸入電壓從8V(DC)到450V (DC)范圍內均能有效驅動高亮度LED。該芯片
- 關鍵字:
嵌入式系統 單片機 LED 芯片 XLT604 MCU和嵌入式微處理器
boost(buck)芯片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boost(buck)芯片!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boost(buck)芯片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boost(buck)芯片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