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公司研報稱,2024年半導體及元器件整體處于景氣上行階段,預計2025年庫存、供需趨穩,AI云、端需求落地,國產要素迎來新周期。預計2025年AI換機潮有望拉動半導體設計板塊下游需求增長加快。看好AI驅動下的云、端側算力芯片需求擴容,個股alpha層面看好產品結構拓展對相關公司業績的拉動,并建議關注并購重組為部分賽道帶來的投資機會。預計2025年芯片制造的供需或將趨近平衡,產能利用率維持在合理水平;其中,先進制程制造的研發有望持續推進,帶動設備、零部件、材料和設計工具的發展。
關鍵字:
AI 半導體 算力芯片
12 月 12 日消息,谷歌今天(12 月 12 日)發布博文,宣布正式向 Google Cloud 客戶開放第六代 TPU Trillium,希望憑借大的計算能力、高效的性能和可持續特性,更好推動 AI 模型發展。Trillium TPU 是 Google Cloud AI 超級計算機(AI Hypercomputer)的關鍵組件,是一種突破性的超級計算機架構,采用了一個由性能優化的硬件、開放軟件、領先的機器學習框架和靈活的消費模型組成的集成系統。曾于今年 5 月有報道,在 I/O 開發者大會上,谷歌正
關鍵字:
谷歌 TPU 芯片 AI
據悉,亞馬遜(AWS)推出了第三代AI訓練芯片Trainum3,是首款采用3nm工藝節點制造的AWS芯片,首批實例預計將于2025年底上市。自從2018年推出基于Arm架構的CPU Graviton以來,亞馬遜一直致力于為客戶開發自研的芯片產品,Trainium是專門為超過1000億個參數模型的深度學習訓練打造的機器學習芯片。在2024年re:Invent大會上,AWS宣布Trainium2正式可用,其性能比第一代產品提升4倍,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訓練基礎模型和大語言模型。亞馬遜發起新挑戰亞馬遜將推出由數十
關鍵字:
亞馬遜 AI 芯片 微軟 OpenAI 英偉達
Teledyne e2v宣布發布16核基于Arm?Cortex?A72的片上系統(SoC)處理器LX2160-Space的工程樣片,可實現要求苛刻的宇航應用的早期項目設計以及硬件和軟件的驗證。LX2160-Space的工程樣片與飛行正片(FM)具有相同的尺寸/外形/功能。LX2160-Space可用于許多重型計算的宇航應用,從地球觀測衛星到預警系統和電信,包括5G NTN(非地面網絡)衛星通信(SatCom)中的數據處理。該處理器具有200k DMIPS的性能,也適合處理計算密集型數據和圖像處理任務。它集
關鍵字:
Teledyne e2v Arm 宇航 設計和驗證
對于人工智能 (AI) 而言,任何單一硬件或計算組件都無法成為適合各類工作負載的萬能解決方案。AI 貫穿從云端到邊緣側的整個現代計算領域,為了滿足不同的 AI 用例和需求,一個可以靈活使用 CPU、GPU 和 NPU 等不同計算引擎的異構計算平臺必不可少。依托于 Arm CPU 的性能、能效、普及性、易于編程性和靈活性,從小型的嵌入式設備到大型的數據中心,Arm CPU 已經為各種平臺上的 AI 加速奠定了基礎。就靈活性而言,這對生態系統大有裨益的三個主要原因是,首先, Arm CPU 可以處理
關鍵字:
Arm AI 計算平臺
作者:Arm 高級首席工程師 Ed Miller人工智能 (AI) 應用正以前所未見的速度持續增長。有觀察家認為 AI 可以解決部分當前人類所面臨的嚴峻挑戰。然而,現在卻很少有開發者知道如何將 AI 應用在可持續發展上。為了彌合技術差距并支持可持續發展目標,Arm 與 FruitPunch AI 共同贊助了“AI for Bears 挑戰”。FruitPunch AI 教導大家如何應用 AI 來解決聯合國 17 項可持續發展目標中的實際挑戰。由來自全球各地的學員與專家組成 15 到 50 名工程師的團隊,
關鍵字:
Arm AI
憑借包括切換實時交通信息、執行自適應剎車或在車道輔助中調整轉向等瞬間制定決策的技術需求增長,汽車能夠自主行駛,同時應對控制和安全方面的動態挑戰。隨著人們對更安全、更智能且網聯程度更高的汽車的需求不斷增長,以及自動駕駛功能的日益普及,這些能力變得愈加重要。什么是 Arm 分核、鎖步與混合模式?汽車中的很多系統,如?先進駕駛輔助系統 (ADAS)?、自動駕駛系統和車載信息娛樂 (IVI) 等,都需要快速處理大量數據,同時還得保持多個等級的安全性。在面臨性能、功耗和面積等持續的算力挑戰下,平
關鍵字:
Arm 鎖步與混合模式 汽車安全
作者:Arm 基礎設施事業部軟件工程師 Nobel Chowdary Mandepudi生成式人工智能 (AI) 正在科技領域發揮關鍵作用,許多企業已經開始將大語言模型 (LLM) 集成到云端和邊緣側的應用中。生成式 AI 的引入也使得許多框架和庫得以發展。其中,PyTorch 作為熱門的深度學習框架尤為突出,許多企業均會選擇其作為開發 AI 應用的庫。通過部署 Arm Kleidi 技術 ,Arm 正在努力優化 PyTorch,以加速在基于 Arm 架構的處理器上運行 LLM 的性能
關鍵字:
Arm KleidiAI PyTorch LLM
12 月 11 日消息,根據 Omdia 今天發布的最新預測,全球生成式 AI 市場仍處于起步階段,該市場將在五年內增長五倍,從 2024 年的 146 億美元增長到 2029 年的 728 億美元(注:當前約 5282.37 億元人民幣)。頂尖的應用領域包括消費類、企業服務、零售業、媒體娛樂業以及醫療保健業。該機構指出,作為生成式 AI 的下一個前沿領域,多模態生成式 AI 技術憑借其日益增強的多樣化功能,正在推動各行業的應用案例,例如客戶服務、企業知識管理、3D 數字分身以及制造業等。生成式 AI 已
關鍵字:
AI 智能計算 市場分析
12 月 11 日消息,北京時間今天上午,據彭博社報道,OpenAI 首席財務官 Sarah Friar 表示,為其 AI 軟件向企業用戶每月收取數千美元的費用是合理的,因為這能更好地體現技術為企業提供的價值。在接受采訪時,Friar 針對一則有關 OpenAI 曾討論每月 2000 美元(當前約 14536 元人民幣)訂閱費的報道表示:“我愿意對一切可能性保持開放態度。如果這個工具能像‘博士級別’的助手一樣隨時為我提供支持,在很多情況下,這樣的收費完全合情合理。”目前,OpenAI 為消費者提供兩種訂閱
關鍵字:
OpenAI 訂閱費 AI 軟件
12 月 10
日消息,通用人工智能(AGI)是許多人工智能公司經常討論的話題,但蘋果似乎與大多數公司有著截然不同的觀點。蘋果公司機器學習和人工智能戰略高級副總裁約翰?詹南德雷亞(John
Giannandrea)在接受 WIRED 采訪時表示,蘋果對通用人工智能(AGI)并不感興趣,這一目標不現實且有些輕率。詹南德雷亞認為,與許多競爭對手不同,蘋果對開發通用人工智能不感興趣,這種追求在公司看來是不現實的,幾乎是輕率的。“該領域最可信的研究人員認為,還有許多未解決的問題和突破需要實現,”詹南德雷亞
關鍵字:
蘋果 AI 人工智能
12月10日消息,美國時間周一,OpenAI正式發布了其備受關注的人工智能視頻生成工具Sora。這款工具的工作原理類似于OpenAI的圖像生成工具DALL-E:用戶只需輸入想要的場景描述,Sora即可生成高質量視頻片段。此外,Sora還能夠根據靜態圖像生成相關視頻、擴展已有視頻或填補視頻缺失的幀。這一功能讓Sora在視覺生成領域展現了強大的創造力。今年2月,Sora首次亮相,而OpenAI去年憑借ChatGPT的廣泛流行躍入公眾視野。根據OpenAI在YouTube上的直播介紹,Sora將于今日正式向美國
關鍵字:
OpenAI AI Sora Plus用戶
12月10日消息,近日,因英偉達公司涉嫌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及《市場監管總局關于附加限制性條件批準英偉達公司收購邁絡思科技有限公司股權案反壟斷審查決定的公告》(市場監管總局公告〔2020〕第16號),市場監管總局依法對英偉達公司開展立案調查。根據通報提及的公告,2020年4月,市場監管總局對英偉達公司收購邁絡思科技有限公司股權案,作出附加限制性條件批準決定。根據申報方提交的附加限制性條件承諾方案,市場監管總局要求英偉達、邁絡思和集中后實體履行如下義務:(一)向中國市場銷售英偉達GPU加速器與邁絡
關鍵字:
英偉達 反壟斷法 AI GPU
近日,全球領先的半導體解決方案供應商 Broadcom 宣布推出其全新開發的 3.5D XDSiP(Extended Data Scaling in Package)技術。這一突破性技術旨在滿足快速增長的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硬件需求,通過顯著提升芯片性能和效率,為 AI 計算提供更強大的支持。技術亮點:突破傳統芯片設計瓶頸3.5D XDSiP 技術利用了臺積電(TSMC)的先進制造工藝,通過直接將核心組件整合到一個單一的封裝中,大幅提升了芯片的內存容量和整體性能。與傳統芯片設計相比,這項技術可在更
關鍵字:
AI
對于人工智能?(AI)?而言,任何單一硬件或計算組件都無法成為適合各類工作負載的萬能解決方案。AI?貫穿從云端到邊緣側的整個現代計算領域,為了滿足不同的?AI?用例和需求,一個可以靈活使用?CPU、GPU?和?NPU?等不同計算引擎的異構計算平臺必不可少。依托于?Arm CPU?的性能、能效、普及性、易于編程性和靈活性,從小型的嵌入式設備到大型的數據中心,Arm CPU?已經為各種平臺上
關鍵字:
CPU+ 異構計算平臺 Arm
ai on arm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ai on arm!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ai on arm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ai on arm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