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機器人“華智冰”在社交媒體上發布的自我介紹視頻引發中國網友關注。清華大學計算機系近日舉行“華智冰”成果發布會,宣布“華智冰”正式“入學”。作為中國首個原創虛擬學生,“華智冰”將師從清華大學計算機系長聘教授唐杰,即日起開啟在清華大學計算機系的學習生涯。對于中國的人工智能領域而言,“華智冰”誕生的意義不僅是吸引世人眼球,其代表的更是中國在人工智能領域已經達到了一個比較高的水平。“華智冰”多項認知將超過人類 近期,“2021北京智源大會”在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會議中心舉行,“華智冰”是在該會議上
- 關鍵字:
機器人 清華大學 AI 人工智能
- 6月23日消息,美國當地時間周二,芯片巨頭英特爾首席執行官帕特·蓋爾辛格(Pat Gelsinger)宣布對公司進行重組,包括在其執行領導團隊新增兩名技術高管,以及創建兩個新部門。英特爾現任高管桑德拉·里維拉(Sandra Rivera)和拉賈·科杜里(Raja Koduri)將分別擔任新的高級領導職務,科技行業資深人士尼克·麥基翁(Nick McKeown)和格雷格·拉文德(Greg Lavender)則將加盟該公司。蓋爾辛格說:“自從重新加入英特爾以來,整個公司的人才儲備和令人難以置信的創新給我留下了
- 關鍵字:
英特爾 高性能計算 AI
- 6月11日消息,谷歌稱其正在使用機器學習系統幫助工程師設計新一代機器學習芯片。谷歌工程師表示,算法設計的芯片質量和人工設計“相當”甚至“還要更好”,但完成速度要快得多。谷歌表示,人工智能可以在不到6小時的時間內完成人工需要數月時間完成的芯片設計工作。 谷歌多年來一直在研究如何使用機器學習制造芯片,本周谷歌員工發表在《自然》雜志的一篇論文證實此類研究已經應用于商業產品。谷歌開始用人工智能設計自家的TPU芯片。 據悉,TPU芯片是應用于人工智能的芯片,專門針對人工智能計算進行了優化。“我們的方法已經用
- 關鍵字:
谷歌 AI 機器學習
- 邊緣智慧解決方案供貨商安提國際于COMPUTEX期間發表DeviceEdge系列新產品陣容Mini,擁有全新樣貌的智慧邊緣運算平臺,可以彈性搭載NVIDIA Jetson系列中,具備260-pin SO-DIMM接頭的運算模塊,例如Jetson Xavier NX、Jetson Nano以及Jetson TX2 NX,發揮高效能且低功耗的AI運算能力。驅動邊緣端的智能應用,如智能交通、工廠、零售、醫療等,也可以打造全自動的機器人設備與AIoT的相關應用。 安提國際于Computex期間發表DeviceEd
- 關鍵字:
安提國際 智能邊緣 AI
- 自適應企業軟件行業領先企業Adapdix今天宣布推出基于其Adapdix EdgeOps平臺的首款純軟件產品EdgeOps DataMesh?,從而在幾毫秒之內在邊緣實現大規模數據虛擬化、分析和AI推理。EdgeOps平臺可提供從DataMesh開始的、不斷擴展的軟件產品組合,使企業能夠利用其數據并通過智能分析、實時資產優化和自適應機器控制來改善運營性能。由于全球芯片短缺而導致半導體和精密制造商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各公司能夠使用EdgeOps產品來優化現有機器和流程,從而最大限度地提高產量、吞吐量和質量。
- 關鍵字:
Adapdix 自適應 AI 軟件平臺
- 首先要申明的是,這并不是一篇唱衰AI行業的文章,但需要提醒各位的是,人工智能的創業窗口期已經接近尾聲。 一方面,是新入局玩家數量上的降溫。根據億歐網數據,中國AI初創企業從2012年起,經過4年的高速發展,在2016年達到頂峰,而后
AI 創業熱度逐步降溫,2020
年1-4月僅成立4家AI企業,是2019年全年數量的12%。如果按照這個數據來推算2020年全年,AI領域初創企業也不及去年的一半。 圖:2012-2020年4月中國人工智能領域初創企業成立情況(來源:國盛證券、億歐網) 另
- 關鍵字:
AI 人工智能
- 近日,搜狗CEO王小川正式發布最新一代搜狗AI合成主播——全球首個手語AI合成主播“小聰”,據悉,基于搜狗人工智能和AI分身技術,它可以幫助聽障人士更好融入社會,更好享受數字化生活。 據悉,“小聰”立足于搜狗數字人技術體系搜狗分身,集成了3D數字人建模、機器翻譯、多模態數字人生成、遷移學習、實時面部動作生成及驅動等多項AI技術,實現了超寫實3D數字人自然可懂的手語主播能力,使機器可以基于輸入口語文本生成逼真度高、手語表達準確的3D數字人視頻內容,從而具備“超寫實的逼真數字人效果”、“高可懂度的手語表
- 關鍵字:
搜狗 AI 主播
- 5月10日消息,今日,在首屆中國生物計算大會上,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CEO,百圖生科創始人兼董事長李彥宏表示,生物計算是一個高度融合的學科,生物+計算的融合,會帶來巨大的突破和進步。依靠生物計算引擎,能夠有效利用大量的生物數據,把藥物發現的“大海撈針”變成“按圖索驥”,為人類的生命健康謀福祉。 “我們希望用AI技術,縮短藥物研發的時間,降低藥物的副作用,減輕患者的巨大醫療負擔,為每一個生命爭取更多的可能性。”李彥宏說,“在生命健康這個最關鍵的領域,哪怕投入再大、風險再高、周期再長,我們也要堅決地做。
- 關鍵字:
AI 百度 生物計算
- 重型設備制造商約翰迪爾正在與英特爾合作,試圖將計算機視覺用于加快發現并糾正自動焊接過程中的缺陷。重型設備制造商約翰迪爾(John Deere)創立于19世紀30年代,該公司不久前與英特爾合作開發了一個試點項目,以一種新的方式將人工智能引入到旗下的制造過程。該試點項目是英特爾為了展示旗下物聯網解決方案,可以幫助開創一個更加數字化的工業時代的最新方式。約翰迪爾在該項目里試圖將計算機視覺用于加快發現并糾正自動焊接過程中的缺陷,發現及糾正自動焊接過程中的缺陷是個緩慢、昂貴但卻至關重要的工序。約翰迪爾建筑暨林業部門
- 關鍵字:
AI intel
- 當很多消費者,還在被華為自動駕駛技術“絕對第一”這則消息,震得不要不要的時候,華為又偷偷放了一個大招,又來了一個“全球第一”。在華為的開發者大會上,余承東發布了業界首個千億級生成與理解中文NLP大模型,這也是業界最大的CV(視覺預訓練)大模型,華為將它命名為“華為云盤古大模型”。正如余承東在以前的手機發布會上一樣,余承東激動的表示:“這是今天最重磅的產品”!然后現場“掌聲如雷”,久久不息……當然,這次的“華為云盤古大模型”也值得大家給予掌聲,因為千億級參數規模的AI大模型,這可是已經逼近人類神經元的數量了
- 關鍵字:
華為 AI 模型
- 2021年4月22日,在電子產品世界直播間里英特爾攜手商業合作伙伴,與各路開發者精英共同探討,AI開發者如何實現自我成長,實現AI賦能的產品創新,激發企業新活力;同時為開發者帶來眾多AI職場洞察與機會,助力實現個人職業輝煌。 AI人才的成長需要科學的校企培養機制,英特爾與明星企業及頂尖院校一起聯袂帶來人工智能背景下的AI人才需求分析及人才培養專題討論。 英特爾長期致力于與生態伙伴一道提供良好的學習平臺及項目實踐機會以賦能開發者技術水平的提升。此次英特爾與微軟聯合官宣基于2021世界地球日發起的“A
- 關鍵字:
英特爾 OpenVINO 微軟 AI 黑客松
- 時隔半年,MLPerf組織發布最新的MLPerf Inference v1.0結果,V1.0引入了新的功率測量技術、工具和度量標準,以補充性能基準,新指標更容易比較系統的能耗,性能和功耗。 V1.0版本的基準測試內容云端推理依舊包括推薦系統、自然語言處理、語音識別和醫療影像等一系列工作負載,邊緣AI推理測試則不包括推薦系統。MLPerf Inference v1.0 所有主要的OEM都提交了MLPerf測試結果,其中,在AI領域占有優勢地位的NVIDIA此次是唯一一家提交了從數據中心到邊緣所有ML
- 關鍵字:
GPU NVIDIA AI
- 要點: 新思科技與瑞薩電子(Renesas)合作,將DSO.ai設計系統引入先進汽車芯片設計創新的強化學習技術可大幅擴展對芯片設計工作流程中的選項探索 DSO.ai已被證明可自動收斂到性能、功耗、面積(PPA)目標,從而可提高設計團隊的整體效率新思科技(Synopsys, Inc.)近日宣布,其屢獲殊榮的自主人工智能(AI)設計系統DSO.ai?已被瑞薩電子引入到先進的汽車芯片設計環境。借助DSO.ai的強化學習技術,瑞薩電子可提升其搜索巨大設計空間的能力,以實現更好PPA解決方案,從
- 關鍵字:
新思科技 DSO.ai 瑞薩電子 汽車芯片
- 1? ?記住相關性:使用X*W+B=Y公式在上一期里,曾經說明了人和ML( 機器學習) 一樣都很擅長于將事物從原來的空間對映到另一個空間,例如繪畫、寫作等。在對映過程中,會不斷強化其對共性的記憶強度,因而能從經驗中累積、沉淀其所觀察過事物的共同規律( 即共相)。在ML 領域里,這個X*W+B=Y 的對映公式,扮演核心角色。現在就從最簡單的例子,來仔細觀察,看看如何來找出W和B 的值。請從這個簡單的范例出發:首先從空間對映的視角來看,如下圖所示:這X 空間里已知有2 個值,分別對映到Y
- 關鍵字:
202104 ML 模型
- 近日,Habana Labs宣布美國圣地亞哥超算中心為Voyager研究計劃選擇了Habana Lab AI 加速器。后者是典型的ASIC(專用芯片),但是可與英偉達的GPU在AI訓練市場一比高低。為何Habana Lab AI 加速器有如此強大的威力?未來的超算架構會青睞哪種AI芯片?
- 關鍵字:
AI ASIC GPU 202105
ai 模型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ai 模型!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ai 模型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ai 模型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