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手機出貨量持續了多年的強勁增長將以2009年的衰退而告終,中國整體手機出貨量增長也接近停滯。然而,智能手機市場卻一枝獨秀,08年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增長30%,09年這一趨勢仍在延續。
移動互聯網應用、GPS以及多媒體功能是目前驅動增長的最重要因素。然而,In-Stat研究發現,來自智能手機產業鏈供應側的市場變革將是下一波市場增長的主要驅動力——廠商市場進入門檻的降低。智能手機操作系統和智能手機芯片平臺市場門檻的降低,將使既有和潛在的智能手機廠商以更低的前期投入、更低的
關鍵字:
MTK 智能手機 山寨 海思
在手機業“萬馬齊喑”的蕭條時段,無論是拍照還是多媒體等種類的手機,都銷量不振,只有一種類別的手機在逆勢增長,而且這種手機售價還是最高的,這就是智能手機。
手機中可以像電腦一樣裝載操作系統,這就是智能手機的簡單定義。市場研究機構Gartner的報告顯示,截至今年6月30日,全球第二季度手機銷量為2.86億部,與去年同期相比下滑6.1%,不過,智能手機銷量上升了27%,達到4100萬部。
預計今年全球手機銷量將較去年下滑4%,而智能手機的銷量卻將增長20%以上。智能手機
關鍵字:
諾基亞 智能手機 Symbian
在喧囂的移動信息革命中,舊的技術鎖定會被打破,新的商業生態系統將在各種力量的重新組合中逐步成型。
一場混戰已經爆發。
6月23日,諾基亞與英特爾宣布達成協議,合作開發下一代移動計算設備。有分析師認為,此舉表明在個人電腦和無線通信日趨融合的大背景下,這兩大巨頭正在竭力維持在各自市場的霸主地位,并努力向外拓展其商業疆界,為新一代移動計算產品打下基礎。
更早之前,諾基亞已于2月17日宣布與高通就3G智能手機達成協議,共同開發最初針對北美市場的通用移動通信系統(UMTS)移動設備。同一天,諾
關鍵字:
高通 3G 智能手機
把握智能手機變局在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據Gartner預計,今年全球手機銷量將較去年下滑4%,而智能手機的銷量卻將增長20%以上。巨大的機遇和轉變引發了全球手機市場的變局。
15日,全球最大的手機制造商諾基亞公司發布財報,由于智能手機市場競爭日益激烈以及下屬網絡公司成本增加,其出現近十年來首次季度虧損,當天股價一度暴跌10%。據諾基亞預計,第三季度其在全球智能手機市場所占份額從上季度的41%降至35%。打造了多普達、G1、Diamond等智能手機知名品牌的宏達電形勢也不樂觀。13日發布的第三季度
關鍵字:
蘋果 智能手機 iPhone
3G商用已有時日,然而3G業務并未像想象中的大熱,原因有諸多。近日,中國電信聯合8家手機國代商組織開展了智能手機招標,招標手機的技術規范要求符合中國電信3G業務的承載需求,中國電信想借智能手機來推動其3G業務的發展。
智能手機是移動通信終端與PC融合的產物,已經與3G技術相伴而生。3G推動了智能手機的發展,3G時代的到來使得人們對移動互聯網應用的需求越來越多,盡管目前3G應用還有待發展,但還是給3G手機,尤其是智能手機帶來了新的機遇。在今年整體手機銷售額下滑的情況下,仍有調查機構預計今年智能手機
關鍵字:
智能手機 3G iPhone
飛兆半導體公司 (Fairchild Semiconductor)為3G智能手機、手機、機頂盒、安全攝像頭和筆記本電腦設計人員提供攝像頭開關產品系列,能夠解決這些應用中一些棘手的設計難題。
飛兆半導體的專用解決方案提供以下功能:
· 強大的隔離功能 – 更高頻率的手機(如智能電話)必須控制寄生效應以獲得最佳的信號完整性。隨著智能手機中的攝像頭轉向更高的分辨率,寄生分量每每輕易使到信號劣化,飛兆半導體提供業界首款圖像模塊開關FSA1211以隔離寄生分量,實現最高-4
關鍵字:
Fairchild 開關 攝像頭 智能手機
智能手機的應用程序或‘應用’市場,早已成為全球科技產業的戰局核心,大量的設備制造商、無線服務供貨商和軟件開發商們,都為了分享這個快速成長的市場而奮力博斗。
現在,戰爭逐步蔓延到汽車市場。在2009年9月舉辦的法蘭克福汽車展覽會(IAA)上,寶馬(BMW)、諾基亞(Nokia)和Parrot SA各自展示了在汽車內實現智能手機應用的不同方法。
“全球汽車產業正在步入全新時代,OEM、供貨商與軟件開發商們,都在研究各種創新及獨特的方法,以便將智能手機應用添加
關鍵字:
汽車電子 智能手機 信息娛樂系統
生產手機液晶屏的盛世創業總經理陳建源最近一直忙著與深圳手機廠家的高層接觸,希望能夠成為這些手機廠家的供應商。讓陳建源著急的是,智能手機風潮在今年底或者明年初就將掀起,而盛世創業不能錯過這個好時機。
“我們是LG手機的供應商,產品也以觸摸屏為主。”陳建源昨日對CBN記者透露,雖然自己憑借著現有背景他可以敲開七喜和高新奇等手機廠家的大門,但市場空間遠比想象中大得多。
其實陳建源的判斷來自于今年以來華為海思、瑞芯微和中星微已經推出了相應的智能手機芯片,而臺灣地區聯發科(下
關鍵字:
MTK 智能手機 山寨
在Adobe舉辦的全球開發商大會Adobe MAX上,Adobe系統公司和先進無線技術、產品和服務的領先開發及創新廠商高通公司今天宣布,作為Open Screen項目的一部分,雙方正聯手優化并顯著提高Adobe® Flash® Player 10.1在高通公司面向智能手機和智能本的芯片組上的運行性能。首批支持Flash Player 10.1的消費類終端將包括東芝等公司推出的智能手機和智能本,并基于高通公司的Snapdragon™芯片組。Flash Player的beta測
關鍵字:
高通 Flash 智能手機 智能本
臺灣《工商時報》今天發表分析文章指出, 宏達電等智能手機品牌廠商暫不會受到聯發科推低價解決方案的影響。
分析指出,聯發科帶領山寨大軍低價搶智能手機商機,但宏達電、宏碁、華碩等智能手機品牌廠商并不用擔心,因為“各有各的市場”。
據悉,目前一線手機芯片組廠商與各大主要手機品牌,都將戰力放在3G/3.5G智能手機上,只有聯發科率先看到新興市場對智能手機的需求,可說沒什么對手。而對聯發科來說,智能手機更是過去未曾經營的市場,所以聯發科明年營運的爆發性,值得期待。
《工
關鍵字:
聯發科 智能手機 3G
10月12日消息,臺灣《工商時報》今天發表分析文章指出, 宏達電等智能手機品牌廠商暫不會受到聯發科推低價解決方案的影響。
分析指出,聯發科帶領山寨大軍低價搶智能手機商機,但宏達電、宏碁、華碩等智能手機品牌廠商并不用擔心,因為“各有各的市場”。
據悉,目前一線手機芯片組廠商與各大主要手機品牌,都將戰力放在3G/3.5G智能手機上,只有聯發科率先看到新興市場對智能手機的需求,可說沒什么對手。而對聯發科來說,智能手機更是過去未曾經營的市場,所以聯發科明年營運的爆發性,值得
關鍵字:
聯發科 智能手機 3G
10月12日消息,據臺灣媒體報道,素有“山寨之王”之稱的聯發科開發出2.75G微軟智能手機公板,采用該公板的手機出廠價將降至100多美元,成本僅為目前3G微軟智能手機價格的一半或者更低。
據報道,購買豪華版公板的手機廠家只要自己配上手機外殼、電池與充電器,就有組裝出功能完整的微軟智能手機。若聯發科再度降低藍牙、WiFi、GPS等配套晶片的售價,公板售價還可以再降。
據介紹,聯發科該套公板內含2.75G手機芯片組MT6516、應用處理器(AP)、2.8英寸QVGA電阻
關鍵字:
聯發科 智能手機 3G
Strategy Analytics“導航和位置市場機會”市場研究服務發布一系列最新研究報告 -- “2009年第二季度個人導航設備 (PND) 市場追蹤”,“TomTom,Garmin,及 PND 銷量,市場份額和財務指標”,“受益于 PND 市場增長得以恢復,以及具有連接性 PND 的興起,Garmin 贏得市場份額”。
報告數據顯示,2009年二季度,全球市場個人導航設備 (PND) 出貨量跟前
關鍵字:
TomTom PND 智能手機
NAND Flash產業受到蘋果(Apple)備貨和智能型手機內嵌存儲器的帶動,32Gb容量的MLC型NAND Flash均價大漲至7.5美元,存儲器模塊廠9月營收在NAND Flash和DRAM芯片價格雙雙大漲的帶動下,預計可再次創下新高,同時第3季獲利也將雨露均沾;群聯9月營收續創歷史新高,創見也受惠歐洲市場買氣回籠,9月預計可達新臺幣30億~35億元水平,威剛更在PC OEM的DRAM模塊訂單涌入下,9月營收預估可達35億~40億元,勁永9月營收也將維持高檔不墜。
NAND Flash現貨
關鍵字:
Apple NAND 智能手機
知情人士透露,ARM本周將與AMD制造工廠Global Foundries達成一筆戰略交易,勢必將對英特爾構成威脅。
Global Foundries前身是AMD半導體制造部門,去年分拆獨立。上周,美國總統奧巴馬(Barack Obama)還造訪了Global Foundries的紐約州工廠廠址。
此外,Global Foundries還將收購全球第四大半導體代工廠商特許半導體。在此之前,Global Foundries只要有AMD和意法半導體兩大客戶。但知情人士稱,真正的客戶數量約為15
關鍵字:
ARM 處理器 智能手機
ai 智能手機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ai 智能手機!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ai 智能手機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ai 智能手機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