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發布2024財年第三季度財報。財報顯示,營收達68.2億美元,同比增長18%,環比增長17%;凈利潤達到7.71億美元,同比大增158%,毛利率達50%。第三季度的業務表現強勁,實現創紀錄的季度營業額,主要得益于EPYC(霄龍)處理器和Instinct系列數據中心產品的銷售增長,以及市場對Ryzen(銳龍)PC處理器高漲的需求。
關鍵字:
AMD 英偉達 AI GPU 數據中心
10 月 29 日消息,據科創板日報報道,從供應鏈相關人士處獲悉,目前華為 Mate 70 系列正抓緊投產,為 11 月上市做準備。11 月部分零部件的計劃投產數相較 Mate 60 同期增加約 50%。▲ 華為 Mate60 Pro+ 宣白IT之家圖賞華為常務董事、終端 BG 董事長余承東 6 月 21 日曾透露,華為 Mate 70 系列將首發搭載鴻蒙 HarmonyOS NEXT 正式版,其余設備也將從四季度起陸續推送正式版。作為參考,華為在 2023 年 8 月 29
關鍵字:
華為 Mate 70 智能手機
Counterpoint Research發布了2024年三季度中國智能手機銷量數據。數據顯示該季度銷量同比增長2.3%,實現連續四個季度實現同比正增長,這表明中國智能手機市場正在逐步回暖,有望實現五年來的首次年度正增長。在第三季度,vivo以19.2%的市場份額穩居首位,而華為則以16.4%的市場份額緊隨其后,位列第二。值得注意的是,華為是榜中銷量唯一大幅增長的手機品牌,實現了29.7%的同比增長。其中,Pura 70和Mate 60系列成為華為銷量增長的主要推動力,特別是華為Pura 70系列,自今年
關鍵字:
智能手機 vivo 華為
10 月 28 日消息,小米中國區市場部副總經理、Redmi 品牌總經理王騰今天發布微博,認為未來的旗艦機應該都會取消 8GB RAM,核心是端側 AI 大模型對內存的占用更多。考慮到未來幾年 AI 能力在手機上的快速應用和普及,建議大家資金允許的情況下選擇更大 RAM 的版本。參考昨日報道,小米創辦人,董事長兼 CEO 雷軍昨日發文稱小米 15 系列“確實需要漲價”,同時系列新機將取消 8GB RAM 版本。另外,雷軍還表示“可以保證,即便漲價
關鍵字:
小米 RAM.智能手機 AI
10 月 28 日消息,人工智能企業商湯科技十周年之際,商湯科技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徐立于發內部全員信,首次提及公司最新確立的“大裝置-大模型-應用”的三位一體戰略,并進行相應的組織和人才結構優化和調整。據電廠 10 月 25 日消息稱,不僅是組織和人才結構優化調整,商湯科技已秘密將芯片業務獨立,并推動后者完成了融資,以緩解財務壓力。報道援引多名行業人士的話稱,商湯科技已經開始籌劃將芯片業務獨立出去,芯片業務已引入外部投資者、完成了億元級別的融資。如今芯片業務由一位具有官方履歷的人士擔任一號位。查詢公開資料
關鍵字:
商湯科技 AI 芯片
10 月 25 日消息,國際數據公司(IDC)最新手機季度跟蹤報告顯示,2024 年第三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約 6,878 萬臺,同比增長 3.2%,連續四個季度保持同比增長。▲ 圖源 IDC,下同媒體獲悉,2024 年第三季度中國前五大智能手機廠商分別為 vivo、蘋果、華為、小米、榮耀,共占 78.9% 的市場份額。vivo 第三季度繼續位居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第一,今年前三季度合計出貨量也保持首位。蘋果憑借年度新品上市,以 15.6% 的市場份額重返中國市場前五位。華為第三季度市場份額
關鍵字:
IDC 智能手機 市場分析
10 月 24 日消息,今天下午,小米手機官微公布了小米 15 與小米 15 Pro 手機的細節圖,并稱該機是小米手機有史以來最先進、最流暢、最精致的數字旗艦。從外觀來看,小米 15 / Pro 系列手機的主打色為綠色,有望直屏 / 曲屏兩種設計、擁有較為光滑圓潤的手感。細節方面,其預計采用全系金屬直角中框 + 倒角切邊設計,鏡頭 deco 部分則是加入了“火山口”過渡設計。小米集團公關部總經理王化表示,自己就評價兩個字“精致”,體現在工藝、細節、手感等各方面,“大家發布后一定去小米之家摸摸真機就知道,圖
關鍵字:
小米15 小米15 Pro 智能手機
10 月 24 日消息,小米手機官微今天下午在公布了小米 15Pro 的局部細節設計之后,沒過多久就揭曉了小米 15 手機的完整外觀設計,更稱該機“值得一聲‘絕美’的贊嘆”。附圖如下:據介紹,小米 15 手機搭載 6.36 英寸直屏,具備 1.38mm 超窄四等邊,外觀上采用了四曲包裹式中框設計,工藝為一體成型的航空鋁;其背部則采用了“火山口”鏡頭設計,工藝為一體化冷雕。同時,該機擁有近乎 50:50 的配重,號稱“堪稱完美的”小尺寸旗艦。今天早些時候,小米集團公關部總經理王化表示,自己就評價兩
關鍵字:
小米 小米 15 智能手機
蘋果CEO蒂姆·庫克最近在中國進行訪問,探訪新浪總部期間被問及Apple Intelligence在國內何時上線時,回應稱:“我們正在努力推進,這背后有一個非常具體的監管流程,我們需要走完這個流程,也希望盡快將它帶給中國消費者。”值得注意的是,10月23日,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金壯龍在北京會見蘋果公司首席執行官庫克,雙方就蘋果公司在華發展、網絡數據安全管理、云服務等議題交換意見。據悉,這是庫克2024年第二次訪問中國。庫克在今年8月的2024財年第三財季電話會議中被問及Apple Intelligence服
關鍵字:
Apple Intelligence AI 蘋果
獲悉,周四,SK海力士公布了創紀錄的季度利潤和營收,這反映出市場對與英偉達(NVDA.US)處理器一起用于人工智能開發的存儲芯片的強勁需求。作為英偉達的供應商,這家韓國存儲芯片巨頭第三季度的營業利潤達到7.03萬億韓元(51億美元),上年同期為虧損1.8萬億韓元,高于分析師預期的6.9萬億韓元。營收大增94%,達到17.6萬億韓元,而市場預期為18.2萬億韓元。今年以來,SK海力士股價累計上漲逾35%,原因是該公司在設計和供應為英偉達人工智能加速器提供動力的尖端高帶寬內存(HBM)方面擴大了對三星電子(S
關鍵字:
AI HBM SK海力士
當今世界,智能可聽設備已經成為了流行趨勢。隨后耳機市場的不斷成長起來,消費者又對AI-ANC,AI-ENC(環境噪音消除)降噪的需求逐年增加,但是,用戶對于產品體驗的需求也從簡單的需求,升級到更高的標準,AI功能已經成為高端耳機的標配和賣點,制造商可以利用該特性打造差異化的產品。譬如,市面上不僅涌現了大量的以清晰通話為賣點的TWS耳機,而且客戶對耳塞與耳部貼合舒適度有極大的要求!總之:音質要好,體積不能大,戴著要舒適;功耗要小,不僅要有Audio,聽起來還很AI
!這真是集大成啊!不僅如此,最最關鍵的
關鍵字:
GAP9 AI 算力處理器 智能可聽耳機
價值5300億美元的半導體行業正出現一個日益擴大的鴻溝:那些抓住人工智能浪潮的公司正在蓬勃發展,那些錯過這一機遇的公司則被遠遠甩在后面。從美股三季度財報季的初步結果來看,這個鴻溝可能很快就會變成一個深淵。“沒有AI,(芯片)市場將會非常慘淡,”荷蘭芯片制造巨頭阿斯麥首席執行官Christophe Fouquet在上周的電話會上表示。阿斯麥三季度訂單僅為市場預期的一半,由于非AI領域的需求疲軟,公司下調了2025年銷售指引。業績暴雷導致阿斯麥上周暴跌超過16%。不僅如此,阿斯麥財報引發了市場對于芯片行業健康
關鍵字:
阿斯麥 AI
IDC公布數據顯示,2024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上漲4%,達到3.161億部,實現連續五個季度出貨量增長。排名前五的廠商分別為三星、蘋果、小米、OPPO以及vivo。其中,三星2024年Q3出貨量為5780萬部,市場占比18.3%,同比下降2.8%,也是排名前五品牌中唯一出現下滑的廠商。盡管出貨總量有所下降,三星依然保持市場領導地位,得益于Galaxy AI驅動的機型組合及折疊屏手機在內的細分市場,三星在高端市場的份額持續增長。iPhone 15系列以及蘋果老機型的持續強勁需求,對其第三季度的
關鍵字:
智能手機 三星 蘋果 iPhone
在人工智能技術熱潮的推動下,市場對AI服務器的需求急劇上升,進而促進了整個服務器市場的快速增長。Counterpoint Research報告顯示,2024年第二季度,全球服務器收入達到454.22億美元,同比增長35%。AI服務器已成為推動這一增長的關鍵力量,占據所有服務器銷售額的29%。AI服務器與通用服務器在設計目標、硬件配置、性能特點、應用場景以及成本方面都存在明顯的區別,AI服務器是智算中心提供AI計算能力的核心硬件,專為滿足AI計算任務的高性能需求而設計。AI服務器提供商目前主流采用ODM D
關鍵字:
AI 服務器
10 月 22 日,高通在 2024 驍龍峰會上正式推出了全新一代旗艦移動平臺驍龍 8 至尊版(Snapdragon 8 Elite),今年的驍龍旗艦移動平臺,主打一個“新”,新的命名方式,新的自研 CPU 架構,還融入了諸多行業領先的新技術,旨在樹立移動數智計算的新標桿。關于驍龍 8 至尊版,看過發布會的朋友應該已經了解了它的基本參數,不過在參數背后,還有很多直接挖掘的看點和細節,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梳理一下驍龍 8 至尊版的一些技術細節,并和大家分享此前測試驍龍 8 至尊版工程機的一些結果。一、全新 Or
關鍵字:
驍龍 智能手機 SoC
ai 智能手機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ai 智能手機!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ai 智能手機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ai 智能手機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