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冠病毒給人類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災難,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到了世界各地的每一個人。對于移動通信行業來說,盡管前路艱難,但無論是助力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還是助推受到疫情重創的經濟復蘇,以5G為代表的新基建都在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那么,在如此特殊的時期,全球矚目的5G產業真實發展狀況究竟如何?未來有哪些新的5G技術發展趨勢?業界為此又有哪些技術創新呢?對于這些問題,已經斬獲一百多個5G商用合同的百年老店愛立信有著深刻洞察。近日,愛立信中國首席技術官陳明博士在接受C114專訪時為我們進行了解讀。 運營
關鍵字:
5G 愛立信
針對美國所謂 “清潔5G 網絡”計劃,華為評論稱,如何定義5G 是否清潔、是否安全,需要一個理性的標準,而非某國政府或者某些政治人物可以左右。華為常務董事、產品投資評審委員會主任汪濤在華為全聯接大會2020的媒體見面會上指出,數字世界需要客觀、理性的的規則,來推動社會發展、經濟繁榮。作為企業,華為首先期望各國政府能夠通過確定性的規則和制度,來為企業發展指明方向。其實,目前有很多國家和組織,已經推出了網絡空間治理、數據保護的相關法律法規,包括德國《電信法》、歐盟《通用數據保護條例》、GSMA
和3GPP
關鍵字:
華為 5G
本網訊,在全球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環境下,以人工智能和5G為代表的新技術革命,正如火如荼的促進著各行各業的發展,工業作為國民經濟主導產業,勢必成為關注焦點。第22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工博會)在此大背景下如約于2020年9月15日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開幕。 縱觀全球工業現狀,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競爭格局中,自動化、無人化生產方式快速發展。在此歷史進程中,生產自動化解決起來相對比較容易,但無人化工業產品外觀質檢卻遇到了非常大的障礙。如何提高工業產品外觀質檢效率成為行業亟待解決的問題。為什么工業產品外觀質
關鍵字:
人工智能 5G 工業視覺技術 領邦智能
9月22日消息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道,俄羅斯將在2023年擁有5G (IMT-2020)技術的本土自產基站。 科技公司 ANO Digital Economy 上周五表示,俄羅斯正在開發5G 基站,并將于今年11月份開始測試,且計劃于2023年實現量產。 ANO 表示,"該項目由 GlobalInformService 公司的研發中心(LRC)提出。自建5G 基站的計劃于2021-2022年實現,并計劃于2023年投產 ......LRC 將在這一過程中扮演一個硬件開發商的
關鍵字:
俄羅斯 5G
新浪科技訊 9月21日上午消息,由新浪科技、新浪5G聯合主辦的“Refresh Your Life”新浪5G Open Day今天開幕。高通公司中國區董事長孟樸在主論壇演講中分享了他對5G商用的觀察以及對未來的展望。他表示,5G平臺將成為未來十年的創新平臺。但一家公司不可能完成所有的事情,5G的發展需要整個生態系統的真誠協作,攜手共贏。 孟樸表示,5G商用一年多時間,已經成為迄今為止商用部署速度最快的一代無線通信技術。目前,全球有超過385家運營商正
關鍵字:
高通 孟樸 5G 創新平臺
據報道,長期以來無線行業一直希望具有5G功能的設備(包括蘋果公司的旗艦iPhone)的到來將助推大規模的升級周期。 但美國電信運營商AT&T公司首席執行官約翰·斯坦基(John Stankey)周二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購買狂潮可能沒有最初預期的那么猛烈。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導致經濟萎縮,且許多客戶不會立即看到速度的飛躍,因此購買者在接受5G方面可能會放慢速度。 他說,對于整個行業來說,這仍將是一個“健康的假期”,只是沒達到大家所預期的井噴。 斯坦基今年7月在接手AT&T時說,“我們
關鍵字:
AT&T 5G Phone
蘋果iPad Air 4首發A14仿生芯片,成為業界一款搭載5nm處理器的平板設備。不出意外,iPhone 12系列也將使用蘋果A14仿生芯片,預計在10月份亮相。 與iPhone 12同期亮相的預計還有華為Mate 40系列,它將首發麒麟9000芯片。 9月17日消息,據外媒報道,華為Mate 40 Pro首發商用的麒麟9000芯片將是業界第一款5nm 5G Soc,與蘋果A14仿生芯片不同,麒麟9000直
關鍵字:
5G Soc 麒麟9000
據報道,長期以來無線行業一直希望具有5G功能的設備(包括蘋果公司的旗艦iPhone)的到來將助推大規模的升級周期。 但美國電信運營商AT&T公司首席執行官約翰·斯坦基(John Stankey)周二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購買狂潮可能沒有最初預期的那么猛烈。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導致經濟萎縮,且許多客戶不會立即看到速度的飛躍,因此購買者在接受5G方面可能會放慢速度。 他說,對于整個行業來說,這仍將是一個“健康的假期”,只是沒達到大家所預期的井噴。 斯坦基今年7月在接手AT&T時說,“我們現在所處的經濟
關鍵字:
iPhone 5G AT&T
美國第二大移動通信運營商T-Mobile US的首席技術官Neville
Ray在近日一場主題為“移動未來向前”行業活動中表達了“美國5G商用,起了個大早、卻趕了個晚集”之義,他表示,首批沖擊美國的5G浪潮令人鼓舞(指的是美國早在去年4月初就正式宣布5G商用),但是迄今為止所產生的影響卻可以忽略不計。他說:“如果我們對自己誠實的話,事實證明美國已經商用的5G顯得‘毫無意義’。到目前為止,5G確實對美國沒有產生任何實質性影響。”Neville Ray稱,雖然美國首先擁有廣泛的、世界上最先進的4G LTE
關鍵字:
5G
9月15日,5G創新發展高峰論壇在重慶舉行,據論壇上公布的數據,目前我國5G用戶超過1.1億,計劃2020年底5G基站將超過60萬個,覆蓋全國地級以上城市。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局長韓夏表示,我國5G商用牌照發放一年多來,5G網絡基礎設施建設穩步推進。截至目前,基礎電信企業已經建成5G基站超過50萬個,5G終端連接數突破1個億。目前,全國在建的5G+工業互聯網的項目超過800個,投資超過34億元。應用于工業互聯網的5G基站也超過了3.2萬個,已經基本形成了數據采集和感知、輔助裝配、精準操控等典型應用場景。中
關鍵字:
5G
9月11日,俄羅斯多家媒體報道,俄羅斯最大的移動運營商MTS宣布啟動了“一個大規模項目”,計劃在莫斯科地區部署支持5G的移動通信網絡。報道稱,MTS的合作伙伴是中國設備商華為。根據合同框架,華為將在兩年內向MTS提供新的無線接入設備,包括支持多頻段的RRU和Massive MIMO天線系統,以及用于替換現有2G/3G/4G的硬件和軟件系統。報道還指出,以前MTS在莫斯科地區的合作伙伴是芬蘭設備商諾基亞。MTS技術副總裁Viktor Belov表示,過去三年來,首都地區的網絡流量以每年超過65%的速度增長,
關鍵字:
華為 5G
9月9日,全球首個5G+全息遠程診療系統正式在中國江蘇泰州發布。同時,全球首例5G+全息遠程診療順利完成落地。此前,解放軍總醫院在5G+醫療領域進行了多項探索,其中包括全球首例5G遠程腦起搏器植入手術、全球首例5G遠程遠程全門診等創新項目,此次5G+全息遠程診療的順利完成,標志5G+醫療的應用場景得到了更進一步地拓展。
您的瀏覽器暫時無法播放此視頻.
中國領先!全球首例5G+全息遠程診療面世
(來源:網易科技)
關鍵字:
5G+全息 遠程診療
熱門AR游戲《寶可夢Go》的開發商Niantic近日宣布,由于能夠支持AR的5G技術已經在全球無線網絡得到部署,它將與北美洲、歐洲及亞洲等地的一批5G運營商合作,讓上百萬新用戶得以擁有高質量AR體驗。作為“全球級AR聯盟”的成員之一,Niantic將為5G運營商提供一系列AR應用。該聯盟最初的成員——德國電信(Deutsche
Telekom), EE, Globe, Orange, SK Telecton, 軟銀(Softbank),
TELUS和威瑞森電信(Verizon)將于今年晚些時候在其
關鍵字:
AR 5G
在對通信行業沒那么了解的人眼里,三星更多的只是全球最大手機廠商的一個角色。但其實,在芯片領域,在電信設備領域,三星一直是一個重要的存在。該公司圍繞運營商業務的設備包括大規模MIMO無線電系統、虛擬化RAN和網絡切片功能,生產的5G設備數以百萬計。近日,據外媒報道,三星電子贏得了美國最大無線運營商Verizon的5G無線通信解決方案訂單,這份訂單價值66.4億美元(約455億人民幣)。一般來講,5G整個網絡包括無線網,承載網,核心網,還包括邊緣計算平臺和網管平臺,最后是5G終端,其中無線網就是大家比較熟悉的
關鍵字:
三星 5G
2020年9月9-11日,由博聞創意主辦的ELEXCON電子展暨5G 全球大會(中國站)聯動第九屆深圳國際嵌入式系統展、深圳國際物聯與智慧未來展、深圳國際未來汽車及技術展,今日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寶安)盛大開幕,四展聯動匯全產業鏈供應商,年度“爆點”專區重磅登場,現場匯聚400+優質展商,同期舉辦15場不同主題高峰論壇,200+技術大咖云集,共同聚焦2020九大科技熱點,賦能各產業復蘇與升級! 作為中國電子行業風向標之一、深圳市十大品牌展會之一、深圳市久享盛譽的電子行業盛會——2020 ELEXCO
關鍵字:
ELEXCON電子展 5G 嵌入式系統
5g-a模組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5g-a模組!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5g-a模組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5g-a模組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