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G視頻監控已成為當前視頻監控市場的主流趨勢。而進入2010年,高清化、智能化、標準化和集成化成為3G視頻監控的下一站目標。
近幾年,中國安防市場年復合增長率基本保持在20%左右,而視頻監控的年復合增長率則超過了25%。
針對視頻監控這樣一個快速增長的市場,近幾年正在呈現出什么樣的趨勢,接下來又會發生什么樣的變化?
趨勢一 網絡化:不再是趨勢,已經到來
從最初的懷疑,到后來的一致認可,關于網絡化是趨勢的討論已經持續了將近5年的時間。現在,應該是修正這種說法的時候了:網絡化已經不
- 關鍵字:
視頻監控 HDMI 3G
- 高通CDMA技術集團高級副總裁克里斯蒂安諾•阿蒙(Amon)近日表示,作為對中國市場增長的合理印證,高通在中國市場上已經有超過45家合作伙伴,而且從3G牌照發放以來,活躍的合作伙伴數量幾乎增加了一倍。
高通公司12月4日在京聯合華為、中興等16家中國廠商召開中國合作伙伴大會暨創新無線終端聯合展示,這也是高通公司首次在中國召開合作伙伴會議。本次大會以“攜手中國創新力量共繪無線美好未來”為主題,旨在充分展示高通公司創新技術支持的全球前沿產品,以及中國合作伙伴在創新無
- 關鍵字:
高通 CDMA 3G
- 4G芯片制造商Sequans Communications已被中國移動選中,為其在2010年上海世博會上運行的TD-LTE(全稱為用于TDD頻譜的長期演進技術)網絡提供芯片和USB無線網卡,該網絡將由中國移動在2010年5月至10月的世博會期間作為一個演示網絡運行。Sequans的TD-LTE芯片技術將為世界首款TD-LTE USB無線網卡提供助力,中國移動將向參觀者發放這些網卡以便其親身體驗LTE的強大功能。
作為全球領先的WiMAX芯片制造商,Sequans從事WiMAX以及LTE技術的開發
- 關鍵字:
Sequans TD-LTE 4G
- 4G芯片制造商Sequans Communications宣布已被中國移動選中,為其在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TD-LTE示范網提供TDD芯片和USB上網卡,該網絡為全球第一個TD-LTE示范網。
Sequans為全球首個TD-LTE示范網提供芯片
Sequans的TD-LTE芯片技術為全球首款TD-LTE USB上網卡提供了必須動力,屆時中國移動將向游客發放這款上網卡,使其直接體驗LTE的強大能力。
“Sequans非常榮幸被中國移動選中,成為這個令人興奮的項目中的一份子
- 關鍵字:
Sequans TD-LTE 4G
- 近日,根據韓國電信運營商的統計數據顯示,韓國的WCDMA用戶數在去年出現了189.5%的年增長率,WCDMA用戶數達已經突破1600萬,首度超越CDMA用戶數,并且CDMA用戶數還出現了12%的負成長。
據了解,韓國有全球最穩定的移動通訊市場,三大電信運營商SKT、KTF與LGT的占有率在整個2008年幾乎沒有太大的變化,SKT一直擁有約5成的市場占有率,韓國整體市場用戶數約在4500萬戶,幾乎沒有成長。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韓國身為全球最重要的CDMA市場之一,CDMA的3G版本cdma1
- 關鍵字:
3G WCDMA CDMA
- 高交會電子展系列技術會議之一的2009中國3G終端設計大會暨手機關鍵元器件3G之選(CMKC2009)研討會上,飛兆、聯發科、恒憶、順絡電子、精工電子、樓氏電子、三信電氣等手機關鍵元器件供應商攜手中國移動、iSuppli以及三星首席Android專家與超過500名來自珠三角電子設計業界的精英一同參與了3G終端設計相關話題的討論。
今天重組后的運營商獲得了3G運營牌照, 給中國3G的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中國通信學會、第11屆高交會組委會主任張慶忠主任在致辭中表示,到2009年9月,3G的建設已經基
- 關鍵字:
聯發科 3G 元器件
- “經過30年的跟隨式創新,中國企業正在手機產業鏈中逐步崛起,本次經濟危機和中國3G市場啟動更是為中國手機制造業崛起提供了良好的機遇。”在日前舉辦的第六屆中國手機制造技術論壇(CMMF2009)上,中國通信學會通信設備制造技術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張慶忠指出,手機產業鏈現在已經邁過國際大廠壟斷階段、芯片設計公司突破封鎖階段,進入了一站式設計階段,將來會有更多廠商進入手機市場,從而引發手機市場格局的大變革。
中國廠商異軍突起,中興華為領銜主講手機制造
在CMMF2009上可以
- 關鍵字:
中興 手機 3G
- 11月26日消息,臺灣媒體理財周刊發表文章,分析聯發科在3G時代優勢與劣勢。文章指出,由于聯發科與高通的專利協議中,聯發科并不需要向高通支付專利費,因此這筆費用將轉嫁到手機廠商身上,由此,聯發科省去了高達2-3億美元的專利費,但卻也斬斷了山寨機廠商的3G之路。
以下是全文:
聯發科與高通(Qualcomm)在上周五共同宣布,雙方就CDMA及WCDMA達成專利協議(arrangement),聯發科因未向高通取得授權,所以不需支付專利授權金等任何費用,讓市場大感意外。
但是對聯發科來說,
- 關鍵字:
聯發科 3G CDMA WCDMA
- 11月26日消息,2009中國手機產業首腦論壇年會今日在北京金源飯店舉行,聯發科智能手機業務部副總裁李慎威在演講時表示,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認為3G發展對公司發展非常重要,聯發科同時認為,CPU性能和價格等因素都無法令智能手機快速發展,唯一的驅動力是開放式平臺。
李慎威介紹說,目前日本3G市場基本飽和,聯發科非常看重中國市場,并且在明年將出現智能手機發展的高潮。
對于智能手機尤其是開放式平臺的發展趨勢,李慎威認為,微軟的Windows Mobile比較成,并且其在國際化方面的優勢比較明顯,客
- 關鍵字:
聯發科 3G TD
- 工信部副部長婁勤儉日前率團出訪臺灣,并密集拜會鴻海集團、金仁寶集團、宏碁集團等臺灣IT企業負責人。臺灣媒體報道稱,婁勤儉還將與金仁寶集團董事長許勝雄聯合宣布啟動臺灣TD-SCDMA網絡建設,從而推動兩岸TD合作進入更深層面。
據報道,婁勤儉在臺期間將密集拜會鴻海董事長郭臺銘、金仁寶集團董事長許勝雄、宏碁董事長王振堂及臺達電董事長鄭崇華等,并將參訪鴻海、金仁寶、宏碁、華碩、臺達電,外傳還包括友達光電及奇美電子。業內人士分析,婁勤儉此次赴臺,有可能為臺灣IT廠商帶來新一波采購商機。
臺灣金仁寶
- 關鍵字:
鴻海 3G TD
- 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副司長趙波表示,三大運營商3G網絡投資已經一千億元,帶動通信設備制造業的快速發展,目前3G用戶超過500萬用戶,TD用戶就達到400萬。
年產手機6億部
趙波表示,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和沖擊,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和挑戰,在經歷了多年快速發展之后,08年11月起,電子產業信息產業銷售收入開始進入負增長,一直到2009年10月,仍然處于負增長,截止到10月份,我國手機生產4.9億臺,同比增長1.1%。預計今年手機產量達到6億部,同比增長超過7%。
- 關鍵字:
3G TD
- 芯片廠商英飛凌宣布與諾基亞合作制造用于下一代移動網絡的芯片,使它向諾基亞高端手機供應芯片又邁進了一步。
英飛凌星期三稱,這個合作旨在使諾基亞當前的和未來的調制解調器技術兼容英飛凌的轉發器芯片。英飛凌現在已經向諾基亞供應芯片。
英飛凌稱,這個合作是為第四代LTE技術生產產品。這是移動網絡的下一個步驟。第四代技術將使無線高速互聯網連接成為可能。第一個這種網絡預計在2011年推出。
移動行業還沒有確定4G網絡標準。一些運營商和開發商支持Sprint Nextel公司的WiMax技術,而其它
- 關鍵字:
英飛凌 移動網絡 4G 芯片
- 11月25日早間消息,據臺灣媒體報道,手機芯片大廠聯發科將與華寶攜手搶攻3G市場,聯發科已在TD芯片市場拿下六成市占率。華寶董事長陳瑞聰昨(24)日表示,華寶首度采用聯發科TD及WCDMA芯片,爭取中國移動明年3000萬用戶的大餅。
大陸工信部副部長婁勤儉與許勝雄昨天宣布由TD產業聯盟、中國移動與威寶電信合作,建置全球第一個漫游TD試驗網,核心網絡、視訊設備采用中興通訊,TD基地臺則采用中興通訊及大唐移動,終端手機則為宏達電友好企業多普達、英華達提供。提供給臺灣TD產業進行服務測試,明年威寶更將
- 關鍵字:
聯發科 TD 3G
- 在日前揭曉的GSMA“2009嵌入式移動解決方案競賽”上,來自中國的芯訊通無線科技有限公司(簡稱SIMCom)的3G解決方案SIM5215勇奪桂冠,獲選本次大賽“最佳低帶寬應用3G模塊”。SIM5215基于高通公司的單芯片解決方案,其優秀的設計方案、創新技術以及強大功能得到了AT&T、KT、O2、 TIM及沃達豐等全球知名運營商組成的評審團的一致肯定,最終獲此殊榮。
此次獲獎的SIM5215 無線數據模塊是芯訊通基于高通芯片進行創新的成功范
- 關鍵字:
芯訊通 3G SIM5215
- TD測試市場即將迎來大增長的時期,國產測試廠商在充分發揮本土優勢和突破國外廠商“搶灘”的阻力之外,還需要從理念上進行根本的轉變,方可長期保持領先的位置。
年關將近,三大運營商的3G運營成果將得到第一次階段性比較。因此,這個時刻往往是產業鏈蓄勢的時候,為了在今年最后時刻交上一份漂亮的答卷,同時為了在明年年初能夠取得開門紅。為了沖擊300萬用戶的年度目標,中國移動TD終端產業還需加一把勁,為了在2010年實現3000萬的用戶目標,TD終端產業還需持續努力。
同時,數量可
- 關鍵字:
3G 測試 TD
3g-4g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3g-4g!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3g-4g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3g-4g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