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毫無疑問,在上海召開的“TD-SCDMA終端發展座談會”實際上是對一年來TD-SCDMA的發展進行了回顧和總結,為明年TD的進一步發展統一思想和行動。記者強烈地感受到,如果說即將過去的2009年TD的發展之路非同尋常的話,那么2010年將是TD發展“不平凡”的一年。
2009年TD的發展一波三折,發展軌跡非同尋常。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的TD試商用取得了成功,這種成功更多的是基于縱向比較,是對TD-SCDMA從實驗室邁向可商用的認可。而在2009
- 關鍵字:
諾基亞 TD-SCDMA 4G
- LTE已經被定為美國和大多數技術發達市場的無線寬帶標準,一些芯片廠商已經開始依照此標準為無線用戶設備制做芯片。
Altair半導體公司市場發展部副總裁Eran Eshed表示,他們公司已經在9月份開始采樣LTE技術和LTE芯片。
對于Altair公司,他們將繼續賣WiMax芯片,比起轉換業務來說他們更樂意繼續擴張業務。Eshed表示,從一開始公司的管理層就期待在無線寬帶領域有一個更大的發展,所以他們設計了一個可以兼容多種無線平臺的芯片。
Eshed說:“Altair公司創
- 關鍵字:
WiMax LTE 3G
- 北京作為中國的首都,具有豐厚的文化底蘊,聚集了大批高校、科研院所,在高科技領域有極強的競爭力。
依托豐厚的人力資源,北京在我國通信行業最重大的自主創新項目——— TD-SCDMA(以下簡稱“TD”)上具有無可爭議的核心地位,大量TD產業鏈企業聚集在北京。其中包括TD產業鏈的龍頭和最初的推動者大唐,也有著名的通信行業領導企業中國普天,更有積極參與TD產業發展的著名外資巨頭如愛立信、諾基亞西門子、摩托羅拉等。除了遠在深圳的中興、華為以及上海
- 關鍵字:
3G TD-SCDMA
-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專利授權成就了高通,但這種成功是建立在對產業鏈的過度開墾上,如今已經制約了它的進一步發展
高通是全球對專利授權最為依賴的企業,在它百億美元的年營收中,專利收入占有很大比重。
11月5日,它發布了截至9月27日的2009財年年報,業績表現低迷,整個財年營收僅為104.2億美元,同比下降7%。
高通的專利授權費用收益已經到了極限,各方反壟斷此起彼伏,歐盟委員會還成立了特別調查小組,一旦壟斷事實成立,罰金預計在10億美元以上,相當于高通年營收的1/10。另外,高通還得被
- 關鍵字:
高通 CDMA 3G
- 獲進網許可3G終端情況(截至11月20日)
3G牌照發放以來,電信企業高度重視3G發展,集中力量大規模建設3G網絡。3G大規模投資和建設的啟動,不僅擴大了移動通信用戶規模,釋放了業務應用和消費需求,還在加速TD-SCDMA(以下簡稱TD)產業發展的同時,拉動了整個國民經濟的增長,為我國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所帶來的不良影響發揮了重要的積極作用。
3G對宏觀經濟拉動作用顯著
自今年1月7日3G牌照發放以來,電信企業高度重視3G發展,集中力量大規模建設3G網絡。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10月份的
- 關鍵字:
3G TD 終端
- 芯片作為TD終端的實現基礎和應用平臺,一直被認為是終端產業鏈的關鍵環節,而此前廣受詬病的TD手機頻率切換、散熱、穩定性等多個問題均與芯片的成熟度有關。今年5月中國移動的TD激勵基金發布以后,包括展訊、聯芯、T3G在內的TD終端芯片企業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采訪時均表示,借助基金項目的帶動作用,各企業將加大在解決上述問題方面的研發力度,在芯片的設計和功耗方面下工夫,提升芯片平臺的功能性和穩定性。隨著11款深度定制手機的發布,各芯片企業也交出了第一階段的“成績單”。
在激勵
- 關鍵字:
展訊 3G TD
- 針對印度市場的一些變化,中興通訊印度公司總經理黃達斌近日表示,將角逐即將到來的印度3G市場,并且非常有信心。
印度運營商照樣用中興設備
對于國內關注的近日印度市場的一些政策變動,黃達斌曾介紹說,今年在印度發生了幾件事情。一個是安全問題,有人認為中國通信設備存在國家安全問題;二是最近發生簽證問題,印度要求所有外國人都工作簽證。
而近日,印度市場又有諸多變動,例如從12月8日開始,印度財政部宣布將對原產于中國的同步數字傳輸設備(SDH)征收臨時反傾銷稅,最高為產品進口價格(CIF)的23
- 關鍵字:
中興 3G
- 2009年通信設備制造業整體發展狀況良好。雖然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出口降幅較大,造成通信設備制造業1-10月整體銷售收入有3.4%的小幅下滑;但是由于國家及時推出了《電子信息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并發放了3G牌照,受政策帶動1-10月電信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達到了2324.2億元,同比增長高達25.6%,通信設備制造企業在國內市場表現搶眼。
通信設備制造業不僅在努力化解國際金融危機負面影響,也在積極推進自主技術創新,在移動通信和光纖寬帶等領域都取得了突破。在繼續完善TD-SCDMA產業鏈的同時,在后續
- 關鍵字:
3G 通信設備
- 獲進網許可3G終端情況(截至11月20日)
3G牌照發放以來,電信企業高度重視3G發展,集中力量大規模建設3G網絡。3G大規模投資和建設的啟動,不僅擴大了移動通信用戶規模,釋放了業務應用和消費需求,還在加速TD-SCDMA(以下簡稱TD)產業發展的同時,拉動了整個國民經濟的增長,為我國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所帶來的不良影響發揮了重要的積極作用。
3G對宏觀經濟拉動作用顯著
自今年1月7日3G牌照發放以來,電信企業高度重視3G發展,集中力量大規模建設3G網絡。根據
- 關鍵字:
3G TD
- 在昨天舉行的“2010中國通信技術年會”上,美國高通公司中國區市場總監張朝暉表示,去年高通與合作伙伴推出了400余個基于高通芯片的創新終端,而今年高通推出了近800款,其中包括最新的手機、第二代智能手機等。
2013年3G手機出貨量將達10億部
張朝暉表示,近年來3G網絡和用戶數強勁增長,從2005年到2009年,全球3G運營商從160家增加到590家,3G用戶數從2億增加至8.85億。
張朝暉預計,到2010年3G的手機出貨量將超過GSM手機出貨量,到201
- 關鍵字:
高通 3G LTE
- 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表示,看好PC和消費電子產品需求,重申聯發科年年有挑戰也有機會;今年第4季手機出貨則有過年需求支撐。
蔡明介在出席陳文茜制作的紀錄片記者會時,對于明年科技業展望,他表示看好PC(個人電腦)和消費電子產品需求。
聯發科今年11月營收重返新臺幣百億元,優于預期。蔡明介表示,今年第4季手機出貨有過年需求支撐,12月出貨目前來看仍正常;但未松口修正第4季合并營收季減13%至19%的預估值。
對于明年聯發科表現和3G晶片貢獻度,蔡明介則保守地說,明年還是有挑
- 關鍵字:
聯發科 消費電子 3G
- 北京時間12月20日上午消息,據國外媒體昨日報道,瑞典移動運營商Tele2和挪威移動運營商Telenor表示,他們已經將雙方共同組建的北歐4G網絡的設備訂單授予了中國華為。在這筆網絡設備訂單的爭奪中,華為擊敗了來自瑞典的電信設備制造商愛立信。
預計兩家移動運營商未來數年將投資數十億歐元組建4G LTE網絡,以滿足手機數據流量不斷飆升的需求,提供手機電視和游戲等服務。
受經濟下滑拖累,移動運營商在投資興建網絡時面臨著日益沉重的成本壓力,這使得電信設備制造商的競爭更加激烈。
Tele2和
- 關鍵字:
華為 4G CDMA LTE
- 12月17日消息,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婁勤儉今天表示,我國第三代移動通信網絡建設發展保持良好的增長態勢,截至今年10月底,我國3G的用戶近千萬戶,中國移動TD-SCDMA用戶達400多萬戶。3G網絡建設不斷升級,現在已經能夠為廣大消費者提供滿意的服務。
為了進一步提高TD芯片和終端的成熟性,2009年5月17日,中國移動啟動了TD—SCDMA終端專項激勵資金聯合項目,與9家終端企業、3家芯片企業簽署了聯合研發的合作協議,開創了我國運營企業支持終端產業發展的創新模式,使得中國移動和產業
- 關鍵字:
3G TD-SCDMA 移動通信
- 14日看到消息,LTE商用網絡在瑞典的斯德哥爾摩以及挪威的奧斯陸兩地正式運營,雖然誰是首個仍然值得商榷,但不容置疑的是LTE已經由此正式走上商用軌道。反觀TD-LTE,也將在明年進入最關鍵的一年。
首先是中移動將在上海世博會部署TD-LTE實驗網,這將是TD-LTE全球首個試驗網,將會對其后續發展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其次,基于TD-LTE的TD-LTEadvanced將有可能成為4G標準之一,最終結果將有待ITU裁定。
成為4G標準不在是問題關鍵
自主知識產權問題一直被國人看做是衡量
- 關鍵字:
WiMAX 4G TD-LTE
- 無線通信網絡設施正在由3G向4G轉型,隨著對多載波、高速、多任務支持需求的增加,基站與核心網設備對多核處理器的需求越來越強。根據In-Stat的調查結果顯示,到2013年,將近88%的移動處理器出貨量是屬于多核產品的,其市場規模將達到775萬臺,并將保持22.3%的年復合增長率。有業內人士表示,3G基站受益于多核技術之后將帶來革命性的變革,而隨著DSP(數字信號處理)由單核向多核轉型,DSP市場的格局也將被打破。
多核成未來趨勢
由于通過芯片主頻來提升性能已經接近物理極限,采用多核架構來提
- 關鍵字:
無線通信 3G 4G LTE
3g-4g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3g-4g!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3g-4g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3g-4g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