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對獨立太陽能發電系統在負載變動下的動態特性進行了分析,整個系統包括太陽能發電系統、功率調節系統、三相變壓器、感應電動機及靜態負載等。通過建立整個系統組件的數學模型,利用MATLAB的SimPowerSystems模塊建立整個系統的仿真模型,最后對該模型的動態特性進行模擬與分析。結果表明該運行模式下系統參數的變動在可接受范圍內,并與實際運行情況基本一致,為太陽能發電系統的規劃、運行提供重要參考。
- 關鍵字:
太陽能發電系統 動態特性分析 功率調節系統 MATLAB仿真模型 201511
- 傳統電子產品的開發設計思路是產品成型后再進行一系列的測試,通過測試判定產品是否符合各項指標的要求,但是這種設計思路存在的弊端是只能等產品成型后再進行驗證,項目周期會非常長,同時一旦產品驗證失敗,需要進行一系列的整改、測試,這樣對于整個項目的周期、成本都是非常大的浪費。本文主要是從項目開發的并行角度闡述如何結合EMC設計到開發過程中,來解決這一設計管理問題。
- 關鍵字:
產品開發 EMC 設計 整改 201511
- 本文采用混合差分進化算法設計微電網中的穩定器。首先,對單發電機對無線匯流排系統的穩定器進行研究,變化發電機有功、無功功率及輸電線阻抗,采用混合差分進化算法,指定不同目標函數極點使穩定器工作于復平面左半部分,以求優良好的動態穩定性能。然后,再延伸到多機和復雜網絡結構的電網中。
- 關鍵字:
電力系統穩定器 機電模式 極點指定 混合差分進化法 201511
- 室溫采集是供熱企業整體掌握供熱情況的判斷依據,本設計通過高精度溫度傳感器進行用戶的室溫采集并存儲在本地數據存儲器中,可通過GPRS把數據傳輸到服務器,采用低功耗設計,本地LCD液晶顯示溫度、時間及信號強度,本設計已成功應用在供熱計量系統中。
- 關鍵字:
室溫采集 MSP430F149 M590 201511
- 介紹了一種新型高隔離度寬帶介質集成功分器。該功分器的頂層金屬上設計了三個蝶形的輻射縫隙用以增強SIW(基片集成波導)功分器的帶通特性。用耦合槽和電阻將魔T中的匹配電場臂平面化,將其用于該功分器來增強輸出端口間的隔離度。同時輸入與輸出端口均采用微帶到SIW的過渡結構以減少回波損耗,使功分器在保持較好回波損耗的同時具有較高的輸出端口隔離度。詳細介紹了設計原理和仿真分析,對實物進行了測試。
- 關鍵字:
SIW 功分器 回波損耗 隔離度 201511
- 隨著移動通信技術的迅速發展,通信網絡中的安全問題日益受到重視,本文介紹了LTE系統中的密鑰層次結構,針對鑒權機制進行詳細分析,最后在VC開發環境下實現鑒權機制中相關算法,該計算結果能夠在LTE綜測儀和終端之間實現互連通過鑒權認證。
- 關鍵字:
LTE 密鑰層次 鑒權 201511
- 本文基于Micrel公司推出的3端口10/100M交換芯片KSZ8873,充分利用其價格低廉、配置方便、應用多樣等特點,結合PIC32系列單片機,提出并設計出一種RS485/RS232接口轉雙網口的模塊,并且軟件實現了將Modbus-RTU協議與Modbus-TCP、IEC104協議的轉換。該模塊成功應用于光伏并網逆變器中,雙網口設計在組網時采用菊花鏈方式,可節省了布線成本50%以上,同時還具有性能穩定、獨立性強、維護方便等優點。
- 關鍵字:
KSZ8873 單片機 雙網口 RS485 RS232 協議轉換 201511
- 不久前,賽迪顧問發布了《中國IC 28納米工藝制程發展》白皮書,從白皮書中可以看到,28納米工藝將在中國持續更長時間,中芯國際-高通的“聯合創新”實現了28納米量產,使我國在十二五末順利完成了28納米量產攻關。由此啟發,當今電子業趨于開放、合作、共贏,因此這一“聯合創新”模式值得集成電路業內推廣。
- 關鍵字:
28納米 集成電路 制造 工藝 201511
- 快速傅里葉變換(FFT)是信號處理應用的基礎。FPGA供應商一直以來提供了運行良好的FFT庫,處理適配到FPGA片內存儲器中的大量數據。但是,如果數據規模太大,應該如何應對? 為解決這一問題,FPGA設計人員現在必須要做出設計決定,這些決定互相糾纏在一起,例如,片內FFT內核的配置選擇,其數量,它們怎樣連接并訪問外部存儲器,多個內核之間的同步等。分析所有這類設計決定就是要能夠很好的結合現有產品,在HDL中編程,這會非常耗時,而且帶來了性能問題。采用OpenCL等高級編程語言,能夠很快的完成系統設計分析。本
- 關鍵字:
FPGA 頻域濾波器 OpenCL 201511
201511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201511!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201511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201511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