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鑒權機制及實現
摘要:隨著移動通信技術的迅速發展,通信網絡中的安全問題日益受到重視,本文介紹了LTE系統中的密鑰層次結構,針對鑒權機制進行詳細分析,最后在VC開發環境下實現鑒權機制中相關算法,該計算結果能夠在LTE綜測儀和終端之間實現互連通過鑒權認證。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81885.htm引言
隨著移動通信技術的迅速發展,通信網絡中的安全問題日益受到重視,主要包括非法用戶盜用、竊聽和篡改。與現有的UMTS網絡相似,LTE系統也使用3種安全機制:鑒權、加密和完整性保護。本文針對LTE系統鑒權機制進行研究,并在VC開發環境下實現算法。
1 LTE系統中的密鑰層次
LTE系統中密鑰層次結構[1],如圖1所示。
K:存儲在USIM和鑒權中心AuC的永久密鑰,是所有密鑰生成算法的基礎;
CK、IK:AuC和USIM在AKA鑒權過程中生成的密鑰對(加密和完整性密鑰);
KASME:UE和HSS根據CK、IK生成的中間密鑰,用于生成下層密鑰;
KNASenc:UE和MME根據KASME生成的密鑰,用于NAS層加密;
KNASint:UE和MME根據KASME生成的密鑰,用于NAS層完整性保護;
KeNB:UE和MME根據KASME生成的中間密鑰,用于生成下層密鑰;
KUPenc:UE和eNodeB根據KeNB生成的密鑰,用于AS層用戶數據加密;
KRRCint:UE和eNodeB根據KeNB生成的密鑰,用于AS層RRC信令完整性保護;
KRRCenc:UE和eNodeB根據KeNB生成的密鑰,用于AS層RRC信令加密。
2 鑒權和密鑰協商
鑒權數據分發過程[1],如圖2所示。
MME向HE發送鑒權數據請求消息,攜帶國際移動用戶身份標識IMSI、服務網的標識SN ID和網絡類型。HE利用IMSI找到與之對應的用戶永久密鑰K,根據MME的請求計算鑒權向量。EPS鑒權向量是四元組,包括RAND、AUTN、XRES和KASME,鑒權向量生成過程[2],如圖3所示。
其中,MAC由K、AMF、SQN和RAND通過f1[3]算法計算得出,XRES由K和RAND通過f2[3]算法計算得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