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浪潮集團在西安舉行收購德國奇夢達中國研發中心交接儀式,同時舉行并購后的新公司開業儀式。此次并購是我國 IT 企業在金融危機環境下,抓住機遇、逆勢收購,引進先進的技術和高端人才團隊,構筑基于未來的產業核心競爭力的戰略舉措之一,也是目前為數不多的幾宗成功收購案例之一。浪潮集團借助此次收購擁有了國際一流的集成電路設計團隊、先進的研發平臺,為其提高在芯片級的競爭力,實現在服務器、海量存儲等硬件核心技術領域的突破提供強有力支撐,從而實現與國際一線 IT 廠商相抗衡,邁入國際第一陣營。同時也為其進入半
關鍵字:
奇夢達 集成電路 存儲器芯片
2009年上半年中國集成電路產量為192.44億塊,同比下降了19.1%。全行業共實現銷售收入467.92億元。同比下降了26.9%。其中二季度產業實現銷售收入265.18億元,增幅由一季度的-34.1%收窄至-20.3%,環比則比一季度大幅增長30.8%,表明國內集成電路產業正在逐步走出低谷。
根據海關統計,2009年上半年我國進口集成電路金額為495.3億美元,同比下降了20.8%;出口集成電路金額為95.9億美元,同比下降了17.4%。
圖1 2007Q1——
關鍵字:
集成電路 芯片制造 IC設計
日前,記者走訪無錫國家集成電路設計園,園區內企業都感覺到行業正處在回穩階段。不過,在采訪的同時企業們承認在半導體發展中遇到的最大問題仍然是需求。
無錫圓芯微電子公司是一家初創型的公司,因為規模較小,公司對金融危機的影響也更加敏感。一位員工告訴記者,“(公司)受金融危機的影響非常大,此前一些意向性的訂單甚至是已經簽下的訂單都紛紛撤單。”
從前段時間開始,隨著國家一系列刺激政策的出臺,半導體行業景氣度看漲,行業情況開始慢慢發生轉變。公司作為半導體行業的一員,運營情況也開
關鍵字:
集成電路 半導體
日本京都大學大學院工學研究科的一個研究小組發布消息稱,他們開發出一種能夠大大縮短三維電子晶體制造時間的新工藝.三維電子晶體是一種能自由操縱光的新 型材料,可用來高速處理光信號以及制造超小型光集成電路片,在下一代量子計算機的開發、新型人造衛星和飛機制造等方面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
據介紹,三維電子晶體的構造是將微小的硅反射板立體的、整齊的排列在一起,具有可自由反射光并實時調節發光強弱的特性.不過這種新型材料以往制造起來十分麻煩,必須要使用特制的半導體制造儀器,并通過顯微鏡進行人工精密制造.而以往要制
關鍵字:
三維電子晶體 集成電路 計算機
1956年,中國半導體產業誕生于“向科學進軍”的號角聲中,此后30年間,初步建立起了完整的半導體產業鏈。在這30年中,我國政府對半導體行業給予大力支持,但在強調注重科研和配套能力的同時,對產業化和市場化的重視和扶持力度還遠遠不夠。
1986 年,國務院對集成電路實行4項優惠政策,這說明國家已經認識到扶持該產業的重要性。在上世紀90年代,我國又先后實施了908工程和909工程,以期實現半導體產業的跨越式發展。然而,在美國、歐洲、日本所積累的先發優勢面前,按照傳統的發展模式,
關鍵字:
半導體 集成電路
7月28日上午,我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工業園內彩旗飄揚、禮炮齊鳴。開發區重點建設項目——承德凱星科晶電子技術有限責任公司單晶硅項目奠基,標志著我市太陽能產業發展邁出了堅實的一步。作為承德新能源產業的又一生力軍,該項目的開工建設將對推動我市新能源產業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起到重要作用。
為了進一步加快該集團半導體硅材料產業發展步伐,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凱星國際集團有限公司(香港)決定在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南區采取獨資方式投資設立承德凱星科晶電子技術有限責任公司,實施10
關鍵字:
單晶硅 集成電路 太陽能電池
■ 支持電子信息企業資本市場籌資及重組
■ 未來三年對GDP增長貢獻不低于0.7個百分點
電子信息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10日正式發布。規劃指出,國家安排引導資金和企業資本市場籌資相結合,拓寬融資渠道,增強企業創新發展能力。
規劃指出,在集成電路、軟件、通信、新型顯示器件等重點領域,鼓勵優勢企業整合國內資源,支持企業“走出去”兼并或參股信息技術企業,提高管理水平,增強國際競爭力。鼓勵金融機構對電子信息企業重組給予支持。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婁勤儉表示,今年以
關鍵字:
電子信息 集成電路 通信
7月30日消息,50年前的今天,時任仙童半導體公司總經理的羅伯特·諾伊斯(Robert Noyce)提交了一份專利申請,宣布可以利用平面制造工藝來生產半導體集成電路,這為全世界的半導體產業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1968年,諾伊斯同戈登·摩爾(Gordon Moore)、安迪·格魯夫(Andy Grove)一起創立了英特爾公司。英特爾以41年持續不懈的技術創新,深深地影響了全球IT產業的發展進程,極大地改變了人們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為紀念集成電路發明50周年
關鍵字:
英特爾 集成電路 酷睿 i7
沈陽市政府和超微半導體(中國)有限公司(簡稱AMD)在沈簽署戰略合作備忘錄,雙方期望通過密切合作,推動沈陽乃至東北地區信息化建設和信息產業的發展。
戰略合作備忘錄簽署后,雙方將在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信息化建設及信息產業發展、高端人才培養等三個方面開展戰略合作。
在工業化及信息化融合方面:計劃在行業應用軟件、集成電路、數字化裝備、工業自動化等領域開展長期戰略合作。
AMD公司擬與當地一家優秀企業的合作,共同建立AMD技術應用開發中心,AMD通過提供技術開發硬件平臺、技術培訓和資金支持等
關鍵字:
AMD 集成電路 數字化裝備 工業自動化
近期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半導體產能下降,依據SEMI的報道,09年全球將關閉30條芯片生產線,其中8條邏輯電路芯片生產線及7條存儲器生產線,另外6條分立器件與6條模擬電路生產線。
被關閉的生產線中主流為8英寸及更小尺寸,有些是4英寸及5英寸。其中09年關閉的有17條在北美。
由于芯片生產線關閉,導致09年全球半導體產能下降3%,為每月1500萬片(等效8英寸計),而于2010 年時由于某些生產線開始恢復擴大產能,全球芯片產能有望再回升到每月1600萬片,SEMI同時認為在2010年時將再關閉
關鍵字:
半導體 邏輯電路 集成電路
編者語:作為基礎元件的繼電器被廣泛應用在家電、通信、汽車、儀器儀表、機器設備、航空航天等自動化控制領域。繼電器是自動化控制領域應用中的重要角色,市場競爭也日趨激烈。
近年來,隨著電子信息產業的飛速發展,作為基礎元件的繼電器被廣泛應用在家電、通信、汽車、儀器儀表、機器設備、航空航天等自動化控制領域。最近的統計數據顯示,在電子元件產品中,繼電器已經成為第一大產品。
繼電器是自動化控制領域應用中的重要角色,近年來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各個繼電器企業爭相推出最新款差異化的產品,使得繼電器已經超出傳統意
關鍵字:
元件 繼電器 集成電路 芯片設計
以集成電路設計為主業的上海貝嶺(600171)日前發布公告澄清稱,有媒體刊登了公司大股東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欲對公司進行資產重組的傳聞,經公司書面征詢中國電子,中國電子回函明確表示:中國電子在截至2010年3月23日之前沒有計劃改變公司主營業務或者對公司主營業務做出重大調整、沒有計劃對公司或子公司的資產和業務進行出售、合并、與他人合資或合作的計劃、沒有對公司購買或置換資產的重組計劃。
上海貝嶺公告稱,2009年1月1日至2009年6月30日業績將出現虧損。上年同期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
關鍵字:
上海貝嶺 集成電路
曾經科幻電影里特有的畫面會在現實生活中一一呈現:不同類型設備之間完全實現互聯互通,處于不同位置的人們能夠浸入到同一3D虛擬環境中互動,電線將從人們的生活中徹底消失……
美國西海岸6月17日,當國內的廣播、電視還在提醒人們以防感染甲型H1N1流感而避免到人多的地方時,位于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計算機歷史博物館內卻門庭若市。這家有著25年發展史的博物館內,聚集了不同年齡層次的技術精英以及來自全球的媒體。他們來參加英特爾(博客)一年一度的研究日—一場關乎計算的技術秀
關鍵字:
英特爾 集成電路 CPU 筆記本
作為北京市首個產業振興規劃,《北京市調整和振興電子信息產業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16日正式發布,北京電子信息產業的結構和布局均將由此發生較大轉變。
“未來三年內,北京市電子信息產業將著重發展六大領域、八大工程。”北京市發改委高技術產業處處長費翔向記者介紹。以此實現產業結構由移動通信“單一支柱”型向“多極支撐”型轉變,在產業布局上則基本形成“一帶雙核多點”的發展布局。
根據《方案》,預計到
關鍵字:
電子信息 移動通信 數字電視 集成電路
“2009年將是中國集成電路設計行業的轉折年,這次危機給中國企業帶來的機會遠遠大于危險。”iSuppli高級市場分析師顧文軍在7月15日上海舉行的2009(第七屆)中國通信集成電路技術與應用研討會上表示。
中國IC進口量超過石油進口量,每年石油的進口量占到52%,而IC進口量卻達到80-90%。據iSuppli數據,目前中國IC的供應量僅能滿足中國市場不到14%的需求,預計到2013年這種供需間的差距將達到217億美元。這種供需間的巨大差距給中國IC設計業帶來挑戰與機遇。
關鍵字:
集成電路 LCD IC設計
集成電路介紹
一、概述集成電路(integrated circuit)是一種微型電子器件或部件。采用一定的工藝,把一個電路中所需的晶體管、二極管、電阻、電容和電感等元件及布線互連一起,制作在一小塊或幾小塊半導體晶片或介質基片上,然后封裝在一個管殼內,成為具有所需電路功能的微型結構;其中所有元件在結構上已組成一個整體,這樣,整個電路的體積大大縮小,且引出線和焊接點的數目也大為減少,從而使電子元件向著微小型化、低功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