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電路被劃重點,山東多個“十大”行動計劃公布
5月11日,山東省政府發布關于印發“十大創新”“十強產業”“十大擴需求”行動計劃(2024—2025年)的通知,其中,集成電路產業被多次提及。
其中,“十強產業”行動計劃根據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能源、新材料、現代海洋、醫養健康、高端化工等產業發展,提出了多項主要任務。行動計劃指出,要以“鏈長制”為總抓手,以“十大工程”為主路徑,2024年、2025年分別突破2.2萬億元、2.4萬億元。
具體行動計劃包括深入開展集成電路“強芯”工程,支持整機企業開發適配一批配套芯片,推動晶圓制造項目量產,大力布局高端封測產業,發展EDA設計工具、專用設備等產品,加快形成第三代半導體產業鏈;支持有條件的市擴大功率半導體器件及汽車電子模塊、組件生產。深入開展新型電子材料“融鏈”工程,積極布局集成電路晶圓制造材料、新型顯示基礎材料、關鍵封裝材料等領域,加快提升大尺寸硅片、碳化硅襯底產能;瞄準集成電路、高端軟件、人工智能等關鍵技術和基礎環節,形成一批基礎性、前沿性創新成果,激發企業創新內在動力。
同時加快濟南、青島、煙臺、德州等市晶圓制造、基礎材料、顯示模組、先進封測等重點項目建設;支持濟南、青島等有基礎的市積極爭取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等國家基金投資;以爭創國家鼓勵的集成電路、軟件企業為牽引,在“十大工程”關鍵節點培育一批骨干企業;加強與集成電路、新型顯示等領域優勢主體合作,積極吸引新增產能落地,推動產業向高端躍升;抓好集成電路、高端軟件、人工智能等關鍵領域頂尖人才、領軍人才引育留用,加快推進“人才、平臺、項目”團隊一體化布局落地;落實高新技術企業、集成電路和軟件企業等稅收優惠政等。
而“十大創新”行動計劃則從科技研發、人才引育、營商環境、數字變革、產業生態、要素保障等方面提出,2024-2025年,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年均增長10%左右,高新技術企業2024年突破3.5萬家、2025年突破3.8萬家,科技型中小企業2024年突破5萬家、2025年突破5.5萬家,規模以上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2024年達到52%、2025年達到53%。
行動計劃指出,要聚焦戰略性新興產業創新發展需求,面向鈣鈦礦、低空經濟、新藥創制、集成電路、磁懸浮等重點領域,圍繞重大基礎研究、關鍵技術研發、示范應用一體化設計攻關任務,培育壯大創新型產業集群,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
具體而言,聚焦服務新一代信息技術、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布局建設10個以上省級未來技術學院、100個左右省級現代產業學院和一批專業特色學院;實施集成電路“強芯”工程,加快“芯機聯動”,到2025年,集成電路產業規模過千億;圍繞建設數字強省需求,開展5G、人工智能、區塊鏈、工業互聯網、量子通信、集成電路等領域關鍵核心技術(產品)攻關;緊盯工業母機、集成電路、前沿材料、空天信息等重點領域,引領產業突破發展;聚焦集成電路、工業母機、鈣鈦礦、高端軟件等領域,每年組織實施一批重大科技創新工程項目和重大基礎研究項目。
*博客內容為網友個人發布,僅代表博主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工作人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