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從開始出售智能手機iPhone以來,蘋果公司就逐漸壯大為世界上最著名的科技公司之一。蘋果今天的股價已經達到每股112美元。而在2007年剛剛推出iPhone時,蘋果的股價僅為12美元。
在2014財年,蘋果營收達1830億美元,其中1020億美元營收來自iPhone銷售。而在2007財年,蘋果營收僅240億美元。但是對于蘋果來說,也有不太好的數據,比如說智能手機所占市場份額。市場研究公司IDC公布數據顯示,蘋果智能手機所占市場份額為11.7%,而Android占84.4%。
&n
- 關鍵字:
蘋果 iPhone
- 蘋果(Apple)預計2015年推出的新一代iPhone和iPad,傳出搭載的DRAM容量將較目前產品倍增,占蘋果DRAM供應量7成以上比重的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和SK海力士(SK Hynix)也可望擴大供貨量。
據南韓經濟日報報導,在Mobile DRAM市場上,三星和SK海力士的市占率約達75%。近來使用智能型手機的人口增加,穿戴式裝置市場也逐漸擴大,讓DRAM需求扶搖直上。
據南韓證券業者推估,三星和SK海力士2014年DRAM事業獲利各約6兆韓元(約5
- 關鍵字:
蘋果 DRAM SK海力士
- 愛立信在印度對小米提起了訴訟,稱該公司并未獲得愛立信的專利授權。隨后,印度法官暫時禁止小米手機在印度市場的銷售,并將于下月舉行進一步的聽證。彭博社網站今天刊文稱,小米目前已經是中國最大的智能手機廠商,但該公司并未建立起廣泛的專利庫。在國際業務的發展過程中,這樣的低成本發展方式已經給小米造成了障礙。
愛立信在印度對小米提起了訴訟,稱該公司并未獲得愛立信的專利授權。隨后,印度法官暫時禁止小米手機在印度市場的銷售,并將于下月舉行進一步的聽證。
這一案件將影響小米明年1億部手機的出貨量目標,這一出
- 關鍵字:
蘋果 三星 小米
- 看似無比風光的Fitbit,實際上危機早已十面埋伏,上有Watch的威脅,后有Jawbone的追趕,Fitbit在產品功能創新的滯后,外觀設計創新上的保守,都不的不讓人擔心Fitbit明年的局勢。
最近,可穿戴設備廠商Fitbit將在2015年IPO的消息可算是不絕于耳,這對目前掙扎在可穿戴設備的創業公司,可算是一條好消息,可穿戴設備從它誕生之日起,這塊細分市場的實用價值一直倍受質疑,Fitbit的上市,至少證明了可穿戴設備是受用戶歡迎的。
成立僅7年的Fitbit公司目前已經在健身追蹤設
- 關鍵字:
Fitbit 蘋果 Jawbone
- Techradar網站近日發表了署名為克里斯·斯萊特(Chris Slate)的文章,對蘋果智能手表Apple Watch的未來發展勢頭進行了分析。文章分析認為,五大理由表明,蘋果Apple Watch將難逃失敗的厄運。
以下就是斯萊特文章的主要內容:
幾天之前,我曾列舉了Apple Watch將會成功的五大理由,不過,現在我又對Apple Watch進行了重新審視。從目前的判斷來看,Apple Watch在推出之初可能會取得巨大的成功,預計上市初期銷量不錯,但是,從長期來看
- 關鍵字:
蘋果 智能手表 Apple Watch
- 日前,賽迪顧問發布《2014年9月中國手機市場監測報告》,報告對中國手機市場總體情況進行了深入分析,對手機產品、制式、功能、價格、品牌和暢銷機型進行了詳盡的數據研究。
報告數據顯示,9月中國智能手機銷售市場,蘋果iPhone 5S和iPhone 4S分別以97.4萬部和84.4萬部的銷量,位列第一和第二。中國本土品牌小米的暢銷機型MI-RED 1S以66.1萬部的銷量,位居第三,僅次于蘋果。
2014年9月中國智能手機市場暢銷機型排行榜
數據來源:賽迪顧問 2014,11
數據
- 關鍵字:
蘋果 iPhone 5S 小米
- 導語:最新一期英國《經濟學人》雜志印刷版刊文稱,雖然一個新的科技泡沫似乎正在被漸漸吹大,但即使這個泡沫最終破滅,造成的破壞也將遠小于2000年的.com泡沫。
以下為文章全文:
如果時光倒流回15年前的12月,距離.com泡沫破裂還有幾周之遙。經歷過那場災難的行業老兵或許已經發現,此時此刻的很多場景與當年有著頗多的相似之處:銀行家和律師被擠出舊金山市中心,所有8層以上的高樓幾乎都被科技公司占據。
2013年,約有五分之一的美國頂尖商學院MBA加盟科技公司,兩倍于常年受人垂涎的投行。美
- 關鍵字:
阿里巴巴 Uber 蘋果
- 這些年來,業界發生了許多大事,一些巨頭倒下了,還有的正在被邊緣化。它們曾經都是偉大的公司,做過一些瘋狂的大事(比如摩托羅拉銥星計劃),盡管如今它們淡出公眾的視野,但是它們留給業界的知識資產等寶貴財富,以及勇于開拓的硅谷精神將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后來居上者。
一提起硅谷大多數人認為是老生常談,無非就是喬布斯和蓋茨在車庫里創業的那些故事。的確,蘋果、微軟、谷歌公司代表了現如今業界上游的某種格局,但形成這種局面的,推動計算機科學前沿技術、商業模式以及帶給人類世界智能化現代生活的背后,卻封塵了無數令人熱血
- 關鍵字:
IBM 蘋果
- 10月6日,為蘋果公司供貨的明星企業GT Advanced Technologies(GTAT)申請了破產保護。當天,GTAT的股價從前一交易日的11.05美元狂瀉至0.8美元,跌幅達到92.76%,市值一日蒸發14億美元。
而GTAT的破產,也讓GTAT在中國的許多設備合同丑聞再次被揭開。多位藍寶石行業業內人士表示,GTAT此前在中國的很多訂單存在嚴重問題,其承諾的技術指標沒有一個可以達到合同的標準,為此,一大批中國企業受到了十幾億的經濟損失。
然而,所有中國企業都對此選擇保持緘默。
- 關鍵字:
蘋果 藍寶石屏幕 GTAT
- 據國外媒體報道,隨著蘋果計劃發售AppleWatch,包括摩根士丹利的卡蒂•休伯蒂(Katy Huberty)在內的分析師則在忙于上調Apple Watch銷售預期。豪雅公布了推出智能手表的計劃,但是,對于豪雅和考慮涉足智能手表產業的其他廠商來說,時間已經太晚了。鑒于在系統整合方面的經驗,與競爭對手相比,Apple Watch在易用性這方面將享有巨大的優勢。
蘋果最近發布了AppleWatch開發工具包WatchKit,并開發了部分醫療/健身、計時和音樂播放應用。但蘋果不允許第三方開發
- 關鍵字:
蘋果 iWatch Android
- 12月21日中午消息,由《創業家》主辦的首屆黑馬創交會于12月21日-22日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辦。該會以“交配”為主題,實現了“四大交易”,為創業創新型企業在股權、產品、師徒、人才四大方面提供了交易及配對的平臺。
在21日上午的明星眾籌產品發布環節,華為消費業務CEO余承東發表了主題演講。
他表示,榮耀這個品牌是華為移動互聯網子品牌,華為的戰略是用“榮耀”跟小米這樣的公司去競爭。華大家問華為品牌干什么?華為是跟蘋果、
- 關鍵字:
華為 蘋果 三星
- 蘋果公司中國代工廠工人糟糕的工作環境在2010年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當時其最大的中國代工廠商富士康有14名工人自殺。在自殺事件發生后,蘋果公司公布了一整套標準,詳細說明了代工廠商應如何對待工人。
- 關鍵字:
蘋果 iPhone 6
- 12月18日早間消息,大屏手機現在這么好,還要平板電腦干什么?連蘋果的iPad的銷量都開始下滑了(IDC預期今年iPad銷量下滑12.7%),平板市場還有希望嗎?
在日前召開的“2014英特爾商用平板媒體溝通會”上,IDC中國行業研究與咨詢服務部助理副總裁武連峰表示,全球整體平板電腦市場,特別是消費平板增長的確急劇放緩,從前幾年的動輒翻倍跌落到了個位數,但下滑并不是市場的全部,商用平板的增長還是非常穩健。
在武連峰看來,商用平板保持強勁增長的核心原因有三個:
- 關鍵字:
平板 iPad 蘋果
- 不少業內人士對蘋果下一代產品進行預測時表示,蘋果或將推出其專屬的智能手寫筆。蘋果目前已擁有32項關于手寫筆的專利,而根據專家推測,若蘋果真要推出智能手寫筆,其最可能在2015年隨大尺寸iPad一同問世。
?
蘋果智能手寫筆蓄勢待發(圖片來自Mike James Media)
不過,這種智能手寫筆卻在早前喬布斯看來并不會有消費者買單。根據科技博客蘋果專利(Patently Apple)撰稿人杰克·帕徹表示,智能手寫筆是蘋果耗時最長的項目之一。而帕徹表示,
- 關鍵字:
蘋果 iPad 智能手寫
- 京時間12月17日凌晨消息,蘋果公司周二贏得了一樁反壟斷訴訟。美國的一個陪審團裁定,該公司限制iPod用戶通過iTunes數字商店購買音樂之舉并未觸犯反壟斷法。
這項裁決是由加州奧克蘭聯邦法庭的陪審團作出的。該訴訟案的原告方是在2006年到2009年間購買了iPod的個人和企業用戶,指稱蘋果公司不公平地封殺其他音樂播放設備生產商,要求其賠償約3.5億美元。
蘋果公司就此發表聲明,對陪審團作出的裁決表示歡迎。聲明稱:“我們每一次對產品進行更新升級都是為了讓用戶體驗變得更好。&rd
- 關鍵字:
蘋果 iPod iTunes
蘋果介紹
蘋果電腦公司由斯蒂夫?喬布斯、斯蒂夫?蓋瑞?沃茲尼亞克和Ron Wayn在 1976年4月1日創立。1975年春天,AppleⅠ由Wozon設計,并被Byte的電腦商店購買了50臺當時售價為666.66美元的AppleⅠ。1976年,Woz完成了AppleⅡ的設計。
1977年蘋果正式注冊成為公司,并啟用了沿用至今的新蘋果標志。同時,蘋果也獲得了第一筆投資——Mike Markkula的9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