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于中國移動對3.5寸以下單核心智能型手機不再補貼,加上客戶端之前已備下庫存量,部分中國大陸智能型手機廠開始下修5月拉貨量,使得周邊零組件供應緊張情況較4月緩和。手機芯片供應鏈預估,這一波客戶拉貨動能趨緩期間將延續至6月,7月中旬過后才有機會緩步回溫。
手機芯片供應鏈指出,經過4月的拉貨高峰,客戶端已備下一些庫存量,而之前拉貨力道強勁的中國移動,近期又針對3.5 寸以下的單核心機種不再予以補貼,加上4月的存儲器等零組件缺貨,上述原因讓客戶端在本月放緩拉貨力道。
市場傳出,已有大陸手機廠開始
- 關鍵字:
聯發科技 手機芯片
- 當“交鑰匙”戰略不再是獨家秘技,面對高通咄咄逼人的價格競爭,聯發科如何保持增長?
“這是我們熟悉的戰場。”聯發科總經理謝清江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專訪時表示,聯發科很高興看到這種競爭,從財務數據來看,聯發科的毛利率不僅沒有受價格戰的影響走低,反而逆勢攀升,這與聯發科的產品組合,以及成本毛利率有很大的關系。如果競爭對手選擇“價格戰”來搶入市場,聯發科是歡迎的。
如今,聯發科已不再是山寨功能機的標簽。有數據顯示,2012年
- 關鍵字:
聯發科技 40納米
- 自從年初三星發布Exynos 5 Octa(Exynos 5410)處理器以來,有關其真假八核心的爭論就從來沒有停止過,事實上這種所謂的八核架構并非是三星自家的專利,而是基于ARM提出來的big.LITTLE架構設計的,也是該技術的第一次實際展現。作為ARM的高級合作伙伴,三星走在了最前列。
其實除了三星之外,目前已經有17家廠商獲得了ARM的big.LITTLE授權,也就是說在理想狀態下我們未來能夠看到來自17家廠商的至少17款“八核”處理器誕生。
雖然已經確定有
- 關鍵字:
聯發科技 處理器
- “現在看起來,TD算是很成功的了。”4月18日,聯發科總經理謝清江表示,這主要得益于去年智能機的快速發展。現在,包括聯發科在內的芯片廠商都對下一步TD-LTE芯片的出貨信心滿滿。
過去,終端匱乏一直是TD-SCDMA產業鏈的一大難題,但是剛剛過去的2012年,國內智能終端的爆發式增長讓這一局面徹底改變。
“其實去年才是國內真正由功能機大量轉向智能機的一年,并不是前年。”謝清江告訴筆者,這種情況甚至導致了聯發科自己的措手不及,“去年
- 關鍵字:
聯發科技 TD-LTE 芯片
- 聯發科技北京子公司4月18日落戶朝陽,位于電子城國際電子總部的全新辦公大樓正式落成啟用。聯發科技總經理謝清江、朝陽區委書記程連元、朝陽區副區長汪洋以及多位嘉賓代表出席該大樓落成啟用典禮,見證聯發科技在華發展歷程的新里程碑。聯發科技北京子公司將全新起航,以具體行動持續深耕并支持中國市場,攜手合作伙伴推動智能移動終端市場的蓬勃發展,共同開拓智能時代。
中國作為聯發科技的戰略重點市場,目前已經成長為全球最大的智能移動終端市場。據市場調研公司IDC的最新預測,到2017年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將達到4.6億
- 關鍵字:
聯發科技 手機芯片
- 4月18日,聯發科技北京子公司落戶朝陽,位于電子城國際電子總部的全新辦公大樓正式落成啟用。聯發科技總經理謝清江、朝陽區委書記程連元、朝陽區副區長汪洋以及多位嘉賓代表出席該大樓落成啟用典禮,見證聯發科技在華發展歷程的新里程碑。聯發科技北京子公司將全新起航,以具體行動持續深耕并支持中國市場,攜手合作伙伴推動智能移動終端市場的蓬勃發展,共同開拓智能時代。
中國作為聯發科技的戰略重點市場,目前已經成長為全球最大的智能移動終端市場。據市場調研公司 IDC的最新預測,到2017年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將達到4.
- 關鍵字:
聯發科技 智能手機芯片
- 首屆中國電子信息博覽會于日前正式開幕,知名手機處理器廠商聯發科也參與了這次大展。
聯發科這次參展的產品包括Wifi-Display多屏互動、4K2K超高清電視、NFC快速連接、TD終端等等。
此外聯發科將于今年8月份發布支持MTK6589的酷3D方案,廠商只需增加約120元人民幣的成本就可以讓產品支持裸眼3D功能,預計屆時可能會有一大批裸眼3D手機登場。
據了解,基于MT6589四核芯片的酷3D新方案將支持雙攝像頭的裸眼3D自拍功能,另外還可以進行2D、3D畫面的即時切換,功能還算不
- 關鍵字:
聯發科技 MTK6589
- 大和:Q2出貨將成長30%毛利率也會回升小摩:Q2營收成長26%
IC設計大廠聯發科(2454)首季營收達財測高標,外資大和證券、摩根大通證券與德意志證券同步出具報告喊買,大和證券指出,聯發科3月營收受到中國智慧型手機出貨挹注,帶動整體第一季表現,預估聯發科第二季智慧型手機晶片出貨量將成長25~30%,并且看好聯發科毛利率回升表現。
大和證券指出,聯發科四核心智慧型手機晶片MT6589首季出貨量在600萬組左右,約占整體智慧型手機晶片出貨量3800萬組的15%,將有助聯發科整體毛利率表現的
- 關鍵字:
聯發科技 晶片
- 受惠于手機芯片大廠聯發科(2454)3月出貨放量,包括日月光(2311)、矽品(2325)、矽格(6257)、京元電(2449)等后段封測廠,3月營收同步回溫到1月水平。只不過,封測廠目前對第2季看法較先前保守,雖然庫存調整在第1季告一段落,但計算機芯片需求疲弱,恐導致本季營收季增率低于10%,無法出現強勁成長。
聯發科3月擴大對封測廠釋單,除了MT6589智能型手機芯片放量出貨,針對低階智能型手機市場推出的MT6572、及中階智能型手機芯片MT6589m等新產品,今年初已在臺積電以28納米投片
- 關鍵字:
聯發科技 封測
- 山寨機的鼻祖聯發科最近混的順風順水的,自從MTK6577處理器一舉成名之后就幾乎壟斷了中低端智能機的處理器市場就連,部分自稱是“高端”的手機也都放下架子用了這款處理器,足見其影響力之高。
今年初,聯發科又推出Cortex-A7架構的MTK6589處理器以及28nm新雙核MTK6572,這兩款處理器目前也都獲得了較多的訂單,不過遺憾的是這兩款處理器集成的基帶依然僅支持3G,這在4G飛速發展的年代是一件很落伍的事情。
接近聯發科的分析師在日前透露聯發科在今年底會推出支持
- 關鍵字:
聯發科技 處理器 MTK6589
- 智能手機經歷過單核、雙核、四核之后,目前個別廠商開始研發和推出八核智能手機。而作為對國內手機產業有重要影響的芯片商,對八核又有什么看法?
去年曾有消息稱,聯發科將在今年5月份發布自己的八核移動處理器,甚至給出了型號命名MT6599,但近日在接受《信息時報》采訪時,聯發科中國區總經理呂向正卻又表示,由于沒有市場需求,目前該公司并無八核計劃。
正開發平板處理器
盡管智能手機似乎正進入八核處理器的時代,但近日聯發科中國區總經理呂向正對記者表示,作為全球最重要的芯片廠商之一,聯發科暫時沒有規
- 關鍵字:
聯發科技 智能芯片
- 提起聯發科,也許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山寨’這個詞。誠然,在山寨手機橫行的那些年,聯發科為各個本土廠商提供的芯片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在2G手機時代稱雄的霸主,在面對智能手機的日漸流行和3G時代到來的時候舉棋不定,最終認清形勢加入了Android開放手持設備聯盟,才算走上了正軌!今天為大家帶來的是聯發科最新處理器的消息!
其實,在這之前網上就曾曝光過,之前這款處理器的代號為‘武松’,而近日的曝光則證實了該芯片具體型號為MTK6
- 關鍵字:
聯發科技 MTK6572
- 臺灣聯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聯發科”)與臺灣晨星半導體公司(下稱“晨星”)的“聯姻”又推遲了。
日前,韓國反壟斷機構公平交易委員會(FTC)近日已經批準了聯發科、晨星之間的合并交易,不過,因中國政府還未審批,兩家公司宣布將合并日期再度推遲3個月至8月1日。
去年6月,臺灣芯片廠商聯發科宣布并購晨星,并計劃在2013年1月1日完成,但因手續問題未能順利達成,有業內人士認為,即便這次準時完成,這筆交易也要耗時整整一年。
- 關鍵字:
聯發科技 智能手機
- 近來,伴隨著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的日漸火爆,昔日一度式微的“山寨之王”聯發科正悄然逆襲,不但止跌回升,更有圖謀大陸半片版圖之雄心壯志。與此同時,英特爾、高通等業界國際巨頭也紛紛入場,手機晶片市場的競爭日趨激烈。這位稱霸一時的“山寨之王”能否憑借其“交鑰匙模式”的獨門秘技重現往日雄風,讓我們拭目以待。
“山寨之王”悄然逆襲
2G時代,聯發科憑借其“交鑰匙模式”,成為了手機芯片領
- 關鍵字:
聯發科技 智能手機
- 根據ITIS發布研究報告指出,2012年第四季有四大事件影響臺灣半導體產業甚巨,以下為其分析:
聯發科推出四核心處理器MT6589瞄準智慧手機與平板商機
聯發科發布MT6589四核A7處理器,GPU采用Imagination的PowerVR系列5XT,并高度整合多模UMTS Rel. 8/HSPA+/TD-SCDMA Modem。聯發科宣稱,MT6589其創新技術創了許多業界第一,除是使用自行設計的多模UMTS數據機,支援雙SIM卡,支援HSPA+與TD-SCDMA雙卡雙待功能的智慧手機平
- 關鍵字:
聯發科技 半導體
聯發科技介紹
聯發科技是全球IC設計領導廠商,專注于無線通訊及數字多媒體等技術領域。本公司提供的芯片整合系統解決方案,在無線通訊、高清數字電視、光儲存、DVD及藍光等相關產品領域,均處于市場領導地位。聯發科技成立于1997 年,已在臺灣證券交易所公開上市,股票代號為2454。公司總部設于臺灣,并設有銷售及研發團隊于中國大陸、印度、美國、日本、韓國、新加坡、丹麥及英國。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