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華顯在等離子電視核心技術的突破以及長虹、南京熊貓等廠商的大力介入下,國產等離子電視廠商或許能借助奧運商機迎來一個春天。
今年4月底,長虹集團董事長趙勇透露,總投資額將超過20億美元的虹歐等離子(PDP)項目已經基本建成,5月份虹歐PDP屏項目模組部分將試產。今年10月底以前,全線投入量產,一期可產PDP屏210萬片/年(以42英寸計算)。預計到2012年,三期建成后將形成600萬至800萬片的年產能,虹歐有望進入全球等離子產業的前四位。
2008年第一季度的數據顯示,等離子電視
- 關鍵字:
長虹 等離子 華顯高科 平板電視
- 即將在北京舉行的第29屆奧運會,將是全球首屆用高清數字電視全程直播的奧運會。
5月1日,央視高清頻道已正式開播。高清電視正向我們走來,它到底有多迷人?除了高達1920×1080的分辨率可使畫面更清晰外,高清產業的迷人之處更在于它將帶動很多產業。
目前國內彩電廠家、廣電運營商已紛紛發力,逐鹿市場,產業鏈的打造及內容的對接有望使今年真正成為中國高清電視啟動元年。
繼2007年北京的“歌華有線”聯合北廣傳媒、華誠電影以及各大終端接收機廠商、家電賣場成立高
- 關鍵字:
奧運 高清 數字電視 LCD 液晶 PDP 等離子
- 國內最大的國產等離子屏生產線可能面臨著“跳票”的危險。原計劃6月份第一片等離子屏下線,8月份趕上奧運平板銷售熱潮,但是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和即將從綿陽通過的唐家山堰塞湖泄洪的洪峰,可能會將這個日期推遲。
盡管長虹集團企業文化部部長劉海中對外宣稱,虹歐等離子屏的下線時間不會推遲,但是記者在虹歐等離子屏廠了解到的情況表明,要實現按時開工,可能將是一件非常艱巨的任務。
記者在現場看到,整個廠區的外墻上有大量腳手架,但腳手架上并沒有工人。在廠房與廠區院墻之間,沙石堆成了一
- 關鍵字:
長虹 地震 電器 等離子
- 近日,四川長虹和南京華顯高科的兩條國產等離子電視生產線,正加緊布局,爭搶國內第一條等離子生產線的名頭。據稱,兩條生產線都會在近期投產,而長虹更是放手一搏,投資6.75億美元,且兩家廠商的產品都將在奧運前上市銷售。中國家電企業繼折戟液晶電視后,再度大舉進軍等離子電視產業,開始了國產平板電視的“二次革命”。
華顯高科的主要投資方之一是熊貓電子,與四川長虹一樣,都是老牌國產家電企業,它們都對電視產業有著揮之不去的濃厚情節,電視機曾承載了這些家電企業的第一次飛躍,而電視機在中國老
- 關鍵字:
家電 等離子 長虹 華顯高科 熊貓電子
- 作為一年一度的科技盛宴,第十一屆北京科博會會展昨日在國展拉開帷幕。和以往不同,這一屆科博會多了些許肅穆,少了些許喧嘩。在汶川大地震發生之后,借科技的發展讓人類有更美好的生活,用科技的力量更有效地抵御自然災害,是許多人參會時的心愿。
科博會門票采取免費形式發放,參觀者只需攜帶有效證件,到售票窗口領取即可。
150英寸最大電視亮相
在展會現場,記者看到了松下推出的目前最大的等離子電視,150英寸的大畫面顯示屏吸引了許多參觀者駐足觀賞。“這真是把電影院搬回了家,但是比電影更清晰
- 關鍵字:
電視 科博會 等離子 奧運
- 今年以來,包括人民幣升值、成本上升在內的一系列不利因素對我國家電業產生了一定的沖擊,但從實際情況看來,國內家電企業并非沒有應對之策,只要找準出路,用好方法,劣勢未嘗不可化為優勢。
奧運刺激銷售
賽迪顧問發布的報告顯示,今年第一季度中國平板電視市場銷售量達到298.22萬臺,同比增長70.8%,其中液晶電視銷售量達到268.14萬臺,等離子電視為30.08萬臺。
專家表示,首季度平板電視的熱銷應首先歸功于奧運會、歐洲杯等體育賽事的臨近,消費者為此將購買時間提前。此外,濃厚的春節氣氛和
- 關鍵字:
家電 出口 等離子 內需 液晶 海關 奧運
- 一直以來,業界在爭論平板電視的兩個分支:等離子和液晶電視之間的優劣,市場也是戰火不斷,消費者更是舉棋不定。當中大部分人都是根據廠商的宣傳攻勢走,對于兩種顯示原理不同的“新興”電視類型摸不著頭腦。
在國外的市場,等離子和液晶是平板電視的兩個門類。但在中國市場,由于企業的過度競爭,使得這兩個種類的電視如同水火。消費者在購買的時候,不禁都要進行對比,然而一到賣場就被鋪天蓋地的口水攻勢被誤導為液晶比等離子好。其實,這是不客觀和不理智的。在顯示原理和特性上,等離子與液晶都互有優缺點
- 關鍵字:
等離子 液晶 PDP LCD 電視
- 根據奧維咨詢對全國230個城市2200家門店的監測統計,今年3月份海信品牌等離子電視銷量占有率為21.08%,超過日立、松下奪得魁首。這也是有史以來國產品牌首次在等離子電視市場上單月奪冠
雖然外資品牌目前在中國液晶電視市場的整體份額連續上升,但中國等離子電視市場的走勢卻似乎并不相同。
昨日,《第一財經日報》從奧維咨詢最新出爐的“今年3月份中國等離子電視市場占有率排名數據”中獲悉,根據奧維咨詢對全國230個城市2200家門店的監測統計,今年3月份海信品牌等
- 關鍵字:
等離子 海信
- 針對數字電視標準中缺乏動態清晰度指標的現實,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聯合原信息產業部四所等權威機構,自2006年9月以來,持續開展了對液晶和等離子電視動態清晰度的測試,并于日前發布了《中國等離子彩電行業動態清晰度測量及顯示標準》。業內有關專家表示,新標準的發布,使行業對平板電視動態清晰度首次有了明確的界定和測量方法,令廠家的市場宣傳和消費者的消費購買行為有了一個客觀依據?!兜入x子數字電視動態圖像清晰度測量方法》的誕生,將能夠更加客觀、全面地闡釋等離子電視清晰度的內涵,促使平板電視廠家生產和研發出更多符合消
- 關鍵字:
等離子
- ●更新換代比重加大 ●消費人群結構復雜●對等離子認識逐步提高 ●深色外殼更受歡迎
一季度彩電消費不乏亮點
在日前由工業及信息化部經濟運行司、產品管理司和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聯合主辦、奧維營銷策劃有限公司承辦的2008年第一季度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經濟運行公報暨彩電行業研究發布會上,相關官員及有關專家均表示,2008年一季度彩電消費市場不乏亮點。
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秘書長白為民表示,近些年來,因為數字技術、網絡技術、媒體播放新型技術應用和快速的融合發展,整個消費類電子行業正處在結構調整
- 關鍵字:
等離子 彩電
- 提高能效,又不能制約產品發展,成為平板電視企業研發中必須考量的技術難點。
無論國內還是國外,制定家電產品能效標準的天平,都無一例外地偏向了白色家電(空調、冰箱、洗衣機等),而黑色家電(彩電、音響等)則很少被眷顧。但進入平板時代后,電視機的耗電量呈幾何級數增長。制定電視機能效標準的呼聲也越來越高。
在國際上,全球最具權威性的標準化機構——國際電工委員會(IEC)正在草擬新的電視機能效標準,首次將目光鎖定在平板電視的開機功耗之上。我國彩電能效標準主要起草人、中國標準化研
- 關鍵字:
等離子
- 新華網長春2月29日電(記者馬揚)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中科院長春應化所、中科院光機與物理所、有研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經多年聯合攻關,突破了彩色等離子顯示屏(PDP)用熒光體產業化關鍵技術,開發出了具有我國獨立知識產權的PDP用高效熒光粉。
??????? 這項成果2007年榮獲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信息時代對顯示技術提出了更高要求,加上國防、國民經濟建設和人們日常生活對顯示技術需求巨大,屏幕大、清
- 關鍵字:
等離子 顯示屏
- ??? 以美國市場為例(松下在該市場排名第一),2007年美國等離子電視的發貨量比2006年增長5%,但銷售收入從2006年的71億美元下降為57億美元,降幅為19%。在中國市場,據中怡康提供的數據,2007年松下等離子電視的降價幅度超過日立,但市場占有率和銷售額與日立則旗鼓相當。
??? 顯然這個階段松下采取的試圖通過“售價降低拉動銷售”的戰略并沒有帶來實質性收獲,而如果長期這樣下去,對松下等離子產生的影響也不容小覷。
- 關鍵字:
等離子
- DisplaySearch最近針對等離子電視(PlasmaDisplay)用面板的出貨發布了統計報告,指出在1,080p面板需求拉抬、降價比液晶面板迅速等因素驅動下,2007年第四季等離子面板出貨量達到435萬片,比上一季出貨增長42%,與去年同期比較更是大幅增長62%。
DisplaySearch指出,2007年第四季,1,080p面板占所有等離子面板出貨量比重達到11%,出貨量比上一季增長46%;其中42寸1,080p等離子電視用面板出貨量首次超過50寸面板出貨,出貨量超過20萬片。在價格方
- 關鍵字:
等離子
- 據iSuppli公司,繼連續兩個季度表現低迷之后,等離子顯示器面板(PDP)電視出貨量在2007年第三季度反彈,因其價格快速下降刺激了消費需求。
2007年第三季度全球PDP電視出貨量達到300萬臺,比2007年第二季度增長27%,比上年同期增長15%。相比之下,2007年第二季度出貨量僅增長4%,第一季度更是下降了17%。2007年上半年出貨量與2006年同期持平。
有吸引力的價格和更加旺盛的銷售,使等離子電視引起了消費者的注意,尤其是50英寸及更大尺寸的電視,因而增強了未來五年的銷售前
- 關鍵字:
PDP 等離子 三星
等離子介紹
等離子狀態,是指物質原子內的電子在高溫下脫離原子核的吸引,使物質呈為正負帶電粒子狀態存在。 寬視角。PDP可以做到和CRT同樣寬的視角,上下左右大于160度。而液晶(LCD)在水平方向視角一般為120度左,垂直方向則更少?! 》离姶鸥蓴_。由于顯示原理的差別,來自外界的電磁干擾,如馬達、揚聲器等,對PDP的圖像幾乎沒有影響。相比之下,CRT受電磁場的干擾要明顯得多?! 〖兤降膱D像無扭曲。PDP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