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標準助推產業鏈 等離子電視迎來“春天”
針對數字電視標準中缺乏動態清晰度指標的現實,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聯合原信息產業部四所等權威機構,自2006年9月以來,持續開展了對液晶和等離子電視動態清晰度的測試,并于日前發布了《中國等離子彩電行業動態清晰度測量及顯示標準》。業內有關專家表示,新標準的發布,使行業對平板電視動態清晰度首次有了明確的界定和測量方法,令廠家的市場宣傳和消費者的消費購買行為有了一個客觀依據。《等離子數字電視動態圖像清晰度測量方法》的誕生,將能夠更加客觀、全面地闡釋等離子電視清晰度的內涵,促使平板電視廠家生產和研發出更多符合消費者需求的電視產品。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82164.htm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秘書長白為民介紹說,根據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和奧維咨詢公司的聯合調查及分析研究,2008年,我國平板電視市場總量將有望突破1400萬臺,銷售額將會超過960億元。但是,在整個行業蓬勃發展大趨勢下,也存在液晶電視和等離子電視發展明顯失衡的問題。消費者的消費觀念存在誤區,有相當一部分人對于液晶電視和等離子電視兩種顯示技術的看法存在不全面、不科學的認識,行業發展環境還有待進一步完善。如在消費者最關心的清晰度指標上,由于各方面的限制,當時制定數字電視包括平板電視標準的時候,僅僅在靜態圖像分辨率方面給予了定義和評價,而對于圖像在運動狀態下是否也是高清的,則沒有做很多實質性的規定。一些企業借助新興技術對圖像動態效果做了不同的改善,但是,由于各個企業參照的標準不一樣,缺乏直觀、量化測試的結果,使得行業對動態清晰度的宣傳出現了不規范的地方。在這樣的情況下,經過近兩年努力,測量方法終于被制定出來。白為民認為,《等離子數字電視動態圖像清晰度測量方法》的出臺,會對行業產生積極的影響,為推動彩電行業健康發展作出貢獻。
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所認證中心主任張素兵表示,等離子動態清晰度測試方法只是一個初步的衡量準則,對市場宣傳可起到一定的規范作用。動態清晰度的測試是非常復雜的問題,需要進一步研究。
信息和工業化部經運司副司長王秉科則指出,液晶電視和等離子電視是驅動平板電視發展的兩個輪子,但在我國,兩個輪子的發展并不平衡。目前由于等離子企業推出了32英寸這一關鍵尺寸產品,加上2007年上游液晶面板供應緊缺,國內整機企業開始客觀地看待等離子電視,等離子電視將迎來發展的“春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