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激光顯示技術是電視機產業下一代的核心技術。電視技術在歷經了黑白、彩色和數字顯示時代之后,將迎來激光全色顯示時代。作為下一代顯示技術競爭的焦點,索尼、松下、日立、東芝、三菱、愛普生、三星、LG等知名顯示巨頭,紛紛加大在激光顯示領域的研發力度。自2005年至今,先后有多家公司推出激光電視概念樣機。根據美國專業媒體《激光世界》預測,2010年前后,激光顯示技術將在全球形成每年570億美元的產業規模。
激光顯示技術優勢明顯
激光顯示是以紅、綠、藍(RGB)三基色激光為光源的顯示技術,可以最真實地再
- 關鍵字:
消費電子 激光 電視 顯示器 嵌入式
- DisplaySearch針對中國國內電視市場發表研究報告指出,第三季國內電視出貨量達1,026萬5,000臺,比上一季(2007年第二季)增長39%,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9%;出貨金額達44億美元,比上一季增長48%,比去年第三季增長15%。
黃金周及價格影響,LCD/PDP TV大幅增長
每年五一與十一黃金周期間是國內各廠家重要的促銷期間,因此在第三季后半期各廠家均會將店鋪的庫存備齊,以利黃金周期間銷售。
而液晶電視與等離子(PDP)電視機價格持續下滑,32寸液晶電視第三季的平均銷
- 關鍵字:
消費電子 LCD PDP TV 電視 液晶顯示 LCD
- 價格一直是消費者的主要考慮,但現在價格成了電視制造商最關心的問題。廠商越來越重視盡可能地壓低成本,導致該產業的競爭格局和制造結構發生劇烈變化。
據iSuppli公司的美國消費者追蹤,電視服務,價格和圖像質量是消費者購買電視時的兩項主要考慮。在消費者所關注的項目中,品牌和技術分別遠遠地排在第三和第四位。
低價液晶電視品牌的市場份額迅猛增長,已經彰顯了上述現象。電視廠商強調效率和削減成本,而且正在擴大使用ODM服務,這個事實也突出了上述現象。
液晶電視低價銷售
2
- 關鍵字:
消費電子 ODM 液晶 電視 液晶顯示 LCD
- 為避免看電視互相影響,決定自己制作一付無線電視耳機。考慮到接收部分制作過程比較復雜,特別是電池的安裝難以做得輕巧,決定選用運動型耳機。在河內的舊貨市場購得一款幾乎全新的二手運動型耳機,該機揚聲器部分呈方形,面積較小,對耳朵的壓迫感不強;開關/音量、指示燈、復位鍵及搜索鍵置于右側,使用兩節七號電池,電池盒隱藏于左側的揚聲器旁,整機新穎輕巧,可以清晰地收到當地的四個調頻臺。
解決了接收部分,該解決信號發射問題
- 關鍵字:
無線 電視 耳機
- 結合某電視跟蹤系統的設計, 介紹了其內部集成的通用視頻端口, 研究了它與編碼器/解碼器的無縫連接的實現方法, 包括其驅動程序的構成特點和在CCS開發環境下的封裝形式
- 關鍵字:
系統 設計 跟蹤 電視 TMS320DM642 基于
- 盡管要逾越很多短期障礙,但是中國移動電視市場還是有望在2009年迅速擴張。iSuppli預測到2011年可支持這種服務的設備出貨量會增長近5倍。 到2011年具備移動電視接收能力的設備出貨量將從2009年的270萬部增長到1,260萬部,2009年將成為中國移動電視市場的起飛年。作為支持該觀點的論據,iSuppli相信屆時價格、技術和營銷會多管齊下刺激消費者采用該設備, iSuppli把移動電視定義為消費者可以在他們的手機、便攜式媒體播放器(PMP)、筆記本PC和汽車信息產品上可以接收的視頻節
- 關鍵字:
消費電子 中國移動 電視 2009年 消費電子
- OLED電視將提供更好的圖像質量,也更節能。但前提條件是用戶能夠買得起OLED電視。 多年來,業界一直在討論OLED的潛力,現在,索尼、三星、愛普生演示了生產原型OLED的能力。那么電視機廠商會在什么時間開始銷售這些電視呢?對于普通消費者而言,它們是否會貴得離譜嗎? 索尼表示,將于明年第一家推出OLED電視,尺寸可能在11-27英寸之間。沒有人披露這類電視的價格,但專家估計小電視的價格可能
- 關鍵字:
消費電子 OLED 電視 集成電路 有機發光二極管 OLED 消費電子
- 中國男足剛剛在亞洲杯上鎩羽而歸,2007年第五屆女足世界杯又要開戰,而世界矚目的奧運會更是離我們越來越近了。如果問到用什么電視觀看體育賽事更過癮?相信所有體育迷都會毫無疑問地選擇大尺寸大屏幕的高清電視。根據中怡康市場研究公司的監測數據顯示,今年5月,40英寸以上的電視銷量占到了全部彩電銷售量的17.98%,與去年同期的9.9%相比,上升了8個百分點。雖然6月份的市場份額又有所回落,但今年上半年與去年相比,大尺寸的電視還是呈現出不斷走高的趨勢。
銷量:曲折走高
據中怡康市場研究公司的監測數據表明
- 關鍵字:
消費電子 電視 數字電視
- 0 前言
數字化技術的主要功能是把多種多樣的數字信息資料轉換成一系列數字脈沖信息(如二進制編碼),進行播放、傳輸和接收,接收后再把它還原成原來的信息。
數字電視,是從電視節目制作、播出、傳輸到用戶接收及系統運行管理全部采用數字編碼與數字傳輸技術的新一代電視。
電視是對人類生活影響最大的技術發明之一。自從發明電視廣播系統以來, 電視技術僅僅有過一次從黑白到彩色的總體技術上的提高。隨著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的飛速發展,視頻數字壓縮編碼技術、非線性編輯技術、網絡互聯技術以及新一代虛擬存儲技術不
- 關鍵字:
消費電子 數字化 電視 數字編碼 消費電子
- 據中國臺灣媒體報道,DisplaySearch公布最新數據顯示,二季度全球電視發貨量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達到4300萬部,但比一季度下降了6%。 全球電視市場的銷售收入比一季度下降了3%,比去年同期下降了4%為230億美元。平均銷售價格同比下降了5%,但比一季度增長了3%為528美元。 在全球最高五家電視制造商中,二季度三星電子電視發貨量在全球的份額從一季度的11.7%上升為13.1排名第一;LG電子從一季度的10.6%上升為11.8%排第二名;飛利浦居第三位,它的發貨份額從一季度的7.3%上升為
- 關鍵字:
消費電子 電視 三星 消費電子
- 通過對MPEG-2 多通道音頻解碼算法介紹及其優化,C 程序定點化,高性能媒體處理器DM642 簡介, DSP/BIOS 實現實時音頻解碼和輸出流程,完成了DVB標準的音頻算法優化及DSP 移植.
- 關鍵字:
DSP 實現 定點 解碼 電視 音頻 高清
- 5月25日,以“創新與發展”為主題的第十屆北京國際科技產業博覽會正式拉開帷幕。展會上,搜狐IT從閃聯標準工作組獲悉,自去年10月閃聯聯合五大電視廠商發布全球第一臺無線高清閃聯電視以來,依托于“閃聯”技術標準的第二代無線高清電視機,日前正式在創維集團實現批量生產。這也意味著,計算機、通訊和消費電子產品的融合已開始提速。
據閃聯信息技術工程中心有限公司新聞發言人張德謙透露,“二代無線高清閃聯電視”是創維基于閃聯標準平臺開發出來的新一代無線高清電視。該電視可將電視與電腦無線連接,用戶只需搜索到電視發射
- 關鍵字:
電視 高清 閃聯 消費電子 消費電子
- 為私募財團所擁有的NXP正在進行一場轟轟烈烈的革命,這個革命將會帶給NXP半導體家庭娛樂事業部除A/V元器件銷售之外,另外三大市場以重大收獲,這三大系統就是模擬和數字電視、機頂盒與家庭媒體裝置以及PC TV市場,這三大市場分別占到NXP銷售額的40%、19%、22%。
媒體的多樣化導致人們對多媒體革命的需求,比如在媒介上播放、存儲更多娛樂、圖像、IP服務等內容,在畫面質量、音響質量等方面獲得更好的感觀體驗,在家里、旅途中隨時隨地獲取視頻感受等,中國的數字電視整體平移給專注于滿足人們多媒體體驗的N
- 關鍵字:
NXP 電視 機頂盒 消費電子 消費電子
- ST宣布該公司針對高速增長的大屏幕LCD電視市場開發的列驅動器IC取得成功。新產品STD8420C和STD8420A由新加破的ST亞太設計中心(APDC)開發,目前正向主要客戶提供測試樣品,其中包括臺灣本地主要的顯像管廠商中華映管股份有限公司(CPT)。
該芯片采用美國國家半導體公司授權的PPDS?(點對點差分信號傳輸)顯示技術,能夠大幅度簡化內部面板的線路互連,減少所需的列驅動器的信號總數量,協助設備制造商把電視屏幕框架的尺寸變得更小,使顯示性能達到影院級的水準。
STD8420x目前
- 關鍵字:
LCD LCD列驅動器 ST 電視 消費電子 液晶顯示 LCD 消費電子
- 2005年,新進入廠商極大加劇了中國大陸手機基帶芯片市場的競爭格局,尤其是臺灣地區和大陸供應商的進入。根據我們有關中國大陸手機和移動電視市場最新報告顯示,臺灣地區的聯發科是去年中國內地手機基帶市場的最大供應商,按照出貨給中國本地的GSM手機制造商(包括非正規渠道市場手機供應商和國內OEM廠商)來算,聯發科2005年的市場份額為34%。聯發科業務的成長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與國內手機獨立設計公司(IDH)的合作。目前,聯發科在中國內地的業務主要依賴于非正規渠道市場,該市場在2005年的出貨量在兩千萬部以上。此外,
- 關鍵字:
電視 基帶芯片 聯發科 手機
電視介紹
【詞源】
1934年,孫明經在南京中央大學理學院作為楊簡初的助手,研制出中國第一套可攝像、傳輸、接受并播放的電視原理樣機。楊簡初將“電視”確定為television在中文中的對應名稱。
1939年,孫明經正式把“電視”列為金陵大學“電影工程”課的第十三部,“電視”正式成為中國大學課程。
【電視簡介】
電視用電的方法即時傳送活動的視覺圖像。同電影相似,電視利用人眼的視覺殘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