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上海(2022 年 11 月 11 日)– 半導體的供應保障是電子行業持續關注的領域。德州儀器 (TI)(NASDAQ 代碼:TXN)今日宣布在幫助制造商獲取所需產品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TI 推出了應用程序編程接口 (API)套件,為制造商準確、實時了解 TI 模擬和嵌入式處理產品的庫存信息提供了全新的采購體驗。?“各家公司都在尋求通過簡便的方法來更好地預估和規劃其供應需求并加速產品上市時間,這就需要與其供應商直接合作,”TI 全球銷售和營銷部高級副總裁 Mark Roberts 表示,“
關鍵字:
德州儀器 TI store API 自動化采購
2022年11月6日,上海訊——今日,德州儀器(TI)(納斯達克股票代碼:TXN)攜創新的模擬和嵌入式處理產品和技術再度亮相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簡稱“進博會”),以“芯向中國,科創世界”為主題,圍繞綠色能源、汽車電子和機器人系統三大領域的應用場景,展示了其持續賦能客戶加速科技創新的不懈努力。展會期間,德州儀器還宣布其上海產品分撥中心已完成自動化升級,能夠更快地將產品送達客戶手中,使其可以隨時隨地獲得所需器件。此外,德州儀器還公布了其成都制造基地封裝/測試廠擴建項目的進展情況。??成都制
關鍵字:
德州儀器 第五屆進博會
實時控制系列的前一部分深入介紹了處理的功能塊。在這一部分中,我將討論實時控制的驅動階段(更新系統),以及為什么此階段對于可靠的系統輸出運行很重要。例如,在電機驅動應用中,您可能會實時監控和測量速度、位置、扭矩和電機運行狀況,以便啟動、加速或調節動態速度,或讓電機系統減速。同樣,在半導體或電池測試設備中,您可以使用數模轉換器以快速控制環路的方式發送準確的模擬信號,從而調整基于氮化鎵 (GaN) 的服務器電源單元 (PSU) 在不同負載條件下的輸出功率,或者對在電源中斷期間驅動不間斷電源中的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
關鍵字:
電機控制 德州儀器
2022年,在政策扶持和市場需求的雙重刺激下,儲能一下子成為了最為炙手可熱的產業之一,這背后實質是可再生能源裝機量的不斷攀升。和火電等可以主動控制發電量的機組不同,可再生能源的發電受自然環境影響,具有很強的不確定性,甚至無法與電網兼容,因此需要配套儲能系統以解決消納、調峰、調頻、穩定電網等各類問題。根據國家能源局的數據顯示,2016-2021年間,我國平均棄風率和棄光率已經分別從17.0%和10.3%降至3.1%和2.0%,這里面除了電網運營優化,技術進步的原因之外,也離不開儲能的發展。而且中科院電工研究
關鍵字:
德州儀器 TI 新基建 儲能
新興的新太空領域更令人興奮的一件事是發射大量近地軌道 (LEO) 衛星,這些衛星體積較小且經濟可行,同時還具有抗輻射性和可靠性,增強了世界范圍內的通信和連接。在以前的衛星領域,大多數任務都在距地球高達 22,236 英里的地球同步軌道上執行,并且預計持續時間超過 10 年,與之不同的是,LEO 衛星的軌道距離地球更近,不超過 1,300 英里。由于這些衛星相對容易更換,因此其工作壽命通常不到七年。在符合嚴格預算并保持競爭力的情況下,LEO 衛星電子設計所面臨的主要挑戰是:●? ?使用更
關鍵字:
德州儀器 耐輻射產品 近地軌道應用
幾乎每個應用中的半導體數量都在成倍增加,電子工程師面臨的諸多設計挑戰都歸結于需要更高的功率密度。例如下面這幾類應用:?·?????? 超大規模數據中心:機架式服務器工作使用的功率讓人難以置信,這讓公用事業公司和電力工程師難以跟上不斷增長的電力需求。·?????? 電動汽車:從內燃機到 800V 電池包的過渡會導致動力總成的半導體組件數量呈指數增加。·??&n
關鍵字:
熱管理 功率密度 TI 德州儀器
氮化鎵 (GaN) 是電力電子行業的熱門話題,因為它可以使得 80Plus 鈦電源、3.8kW/L 電動汽車 (EV) 車載充電器和 EV 充電站等設計得以實現。在許多應用中, GaN 能夠提高功率密度和效率,因此它取代了傳統的硅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晶體管 (MOSFET)。但由于 GaN 的電氣特性和它所能實現的性能,使用 GaN 進行設計面臨與硅不同的一系列挑戰。不同類型的 GaN FET 具有不同的器件結構。GaN FET 包括耗盡型 (d-mode)、增強型 (e-mode)、共源共柵型 (ca
關鍵字:
德州儀器 GaN 功率密度
9月5日,四川甘孜州瀘定縣發生6.8級地震,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及損失。德州儀器(TI)(納斯達克股票代碼:TXN)向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捐贈100萬元,支援瀘定及相關地區抗震救災的應急物資(包括應急棉衣、棉被、帳篷、急救包等)采購以及災后重建工作。德州儀器全球公益事務董事Andy Smith先生表示:“我們向四川地震災區的受災人民致以誠摯慰問和支持。一直以來,德州儀器致力于在我們生活和工作的地方建立(有時甚至重建)更強大的社區。我們衷心希望向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的捐贈能夠幫助受災群眾盡快恢復生活。”德州儀器
關鍵字:
德州儀器 捐贈 四川抗震救災
用于商業和住宅用途的典型電動汽車 (EV) 充電站設計包括電能計量、剩余電流檢測(交流和直流)、隔離安全合規性、繼電器和接觸器,還具有驅動功能、雙向通信以及服務和用戶界面。雖然充電站的目標是高效地將電力傳輸到車輛,但實現電力傳輸僅是其最初的功能。根據 IHS Markit 的最新報告,到 2030 年,估計有 2000 萬個公共電動汽車充電站將連接到電網,小區充電站規模預計將大幅擴展以滿足需求。電動汽車充電站設計包含獨特的挑戰。電動汽車供應設備 (EVSE) 必須結合通信、功能安全和信息安全功能,同時提供
關鍵字:
德州儀器 電動汽車充電
NASA發布了使用其超大超強太空望遠鏡以空前分辨率和靈敏度觀測宇宙時拍攝的首批圖像。 先進太空望遠鏡的成功部署使技術達到了新高度,可支持未來幾代人探索全新前沿領域,
關鍵字:
德州儀器 航天級IC 詹姆斯·韋伯 太空望遠鏡
8月15日,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在推特上動態,祝賀上海超級工廠生產的第100萬臺車下線。據悉,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項目是中國首個外商獨資整車制造項目,是特斯拉在美國之外首個超級工廠,同時也是該公司在全球建設的第三家超級工廠,該工廠目前生產Model 3和Model Y。特斯拉自誕生以來,累計總產量超300萬輛,隨著上海工廠第100萬輛汽車下線,上海工廠生產的特斯拉已占其總產量的1/3。特斯拉對外事務副總裁陶琳發微博表示:“不僅僅是特斯拉,整個中國的新能源汽車行業都有了巨大發展。我們的供應鏈本地化率已經超
關鍵字:
特斯拉 上海 超級工廠
IT之家8 月 5 日消息,乘聯會昨日公布數據稱,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在 2022 年初到 2022 年七月份這段時間,累計向特斯拉全球用戶交付了超過 32.3 萬輛汽車。其中國內市場交付了約 20.6 萬輛,海外市場交付了超 10 萬輛。在美國當地時間 8 月 4 日,特斯拉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 (Elon Musk) 在股東大會上談及了特斯拉超級工廠。馬斯克表示特斯拉最終將擁有 10 到 12 家超級工廠,每家工廠可年產 200 萬輛汽車,并且超級工廠之間會產生良性競爭。同時,馬斯克表示特斯拉上海超級
關鍵字:
特斯拉 上海 新能源汽車
2022年4月,彭博社一篇題為《“空氣比北京還差”不再算是羞辱》的報導向西方展示了一個事實,北京的天空已不再常有霧霾相伴。 此時回望2013年國務院“大氣十條”提出要調整能源結構、增加清潔能源供應,之后中國與世界各國一起促成了《巴黎氣候協定》,以及人人耳熟能詳的“碳達峰”“碳中和”,再看看從西電東輸再到東數西算,可以說中國新能源的勢頭正在持續增強。 前所未有的轉型讓我們回顧一下能源技術的轉型史。18世紀工業革命開始后煤炭被大規模開采和消費, 1965年石油取代煤炭成為消耗最多的能源,引
關鍵字:
新能源 德州儀器
IT之家 7 月 14 日消息,上海交警今天宣布,為保障東海大橋自動駕駛測試車輛與社會車輛行車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等相關法律規定,自 2022 年 7 月 18 日起,在東海大橋實施自動駕駛測試專用道的管理措施。自動駕駛測試專用道設置在東海大橋雙向最外側三號車道。專用時段為每日 10 時至 13 時,周六、周日和全體公民放假日除外。自動駕駛測試專用道在規定時段內供自動駕駛測試車輛專用行駛,其他車輛不得駛入,執行緊急任務的特種車輛、救護車、實施清障施救作業的車輛除外。對違反規定駛入自動
關鍵字:
自動駕駛 上海 交通
消費者每天都會與各種各樣的系統打交道,這些系統根據外界條件進行相應動作。以汽車為例,當您踩下油門之后,汽車幾乎瞬間加速,也就是說,踩完踏板即實現加速,這之間沒有明顯延遲。從汽車示例引出文章主題,我們假設汽車是一個系統,外界條件(司機)踩下油門即增加車速,則系統實現了所謂的“實時控制”。實時控制是閉環系統在定義的時間窗口內收集數據、處理數據并更新系統的能力。如果系統錯過定義的時間窗口,其穩定性、精度和效率都會降低??刂颇芰ο陆悼赡軙绊懴到y性能;例如,不能達到所需速度,甚至過熱。本文將介紹實時控制系統的功能
關鍵字:
實時控制 德州儀器
德州儀器(上海)有限公司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德州儀器(上海)有限公司!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德州儀器(上海)有限公司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德州儀器(上海)有限公司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