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為了加速新型儀器研發,提出了“軟件定義儀器”的方法并討論了其體系和可行性。
關鍵詞: 軟件定義儀器;微處理器;信號調理;模數轉換器;數字信號處理
引言
儀器,作為人類感官的延伸,在人類的文明和社會發展中起作不可替代的、極其重要的作用。在科學技術成爆炸狀發展的當代,儀器所起的作用幾乎無所不在,離開了儀器現代人們的生活就一刻也不能維繼:醫院對患者的搶救、發電廠的運行、交通工具的運行……。
實際上,近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史幾乎就是儀器儀表的發展史,即使到科學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儀
關鍵字:
嵌入式系統 單片機 0711_A 雜志_專題 軟件定義儀器 微處理器 信號調理 測試測量
Cadence設計系統公司宣布創新的 Cadence® Encounter® Timing System 簽收解決方案自從一年前推出以來,已經為100家客戶所采用和配置。Encounter Timing System目前已經被TSMC、Freescale 半導體和智原科技.等公司采用,在無論是網絡,通訊器件還是微處理器和圖形芯片等尖端芯片的設計和開發上扮演著重要角色。Encounter Timing System目前正在被第99和100家客戶使用,他們是新成立不久的Luminary M
關鍵字:
消費電子 Cadence 圖形芯片 微處理器 消費電子
摘要:介紹S3C4510B型ARM微處理器和基于該處理器設計的最小系統,概述該系統外圍應用電路的選型,以便使用者自行設計開發。關鍵詞:ARM;微處理器;S3C4510B;最小系統;設計
1 引言 ARM(Advanced RISC Machines),既可以認為它是一個公司的名字,也可以認為它是一類微處理器的統稱,還可以認為它是一種技術名稱,習慣上稱之為"高級精簡指令集計算機機器公司"。目前,各種各樣ARM微處理器的設備應用數量已經遠遠超過了通用計算機。在工業和服務領
關鍵字:
ARM 微處理器 S3C4510B 最小系統 設計 MCU和嵌入式微處理器
2007年10月13日報道,根據美國投資開發公司(VDC)的分析,在嵌入式應用領域,到2011年來自多核微處理器的收入將比2007年多6倍,是2006年收入的44倍。 VDC公司的白皮書預測,2007年嵌入式多核中央處理(CPU)的年收入為3.721億美元,2009年將達到13.3億美元。這預示著嵌入式CPU年收入增長將從2006年的0.507億美元增長到2011年的22.3億美元。 據VDC分析,單核處理器和性能受摩爾定律限制,采用簡單通過增加時鐘
關鍵字:
嵌入式 微處理器 MCU和嵌入式微處理器
基于Freescale半導體公司MCC908QY型8位閃存微型計算機的圖1所示電路,可提供一個低成本通用雙定時器,該定時器可代替單觸發電路。您可以通過修改匯編語言軟件來滿足特定應用要求。該電路采用微處理器 IC1的內部12.8MHz 時鐘振蕩器。內部時鐘除以4即獲得3.2 MHz時鐘頻率,此頻率進一步除以定時器預定比例 64即獲得50 kHz時鐘。將定時器模數計數器除以 50000,可獲得可產生1次/秒實時中斷與主定時間隔 的1Hz 時基。
每組4個的兩組開關(S3至S6及S7至S10),分
關鍵字:
微處理器 雙定時器 MCU和嵌入式微處理器
無刷直流電動機需要多種電壓電平來控制轉速:0V 使電動機停轉,5V 使電動機以最大轉速運轉,而在0V和5V之間的電壓則使電動機以較低的轉速運轉。當你在受微處理器監控的系統中使用這種電動機時,微控制器應該產生所有這些電壓。但微處理器屬于數字器件,通常沒有模擬輸出。現在有幾種方法可以克服這一缺陷。例如,你可以使用一個DAC、一個數字可編程電位器,或者連接到電阻分壓器的一些模擬開關。然而,當你只需幾種中間電壓電平時,能找到某種利用微控制器軟件的方法就更好。本設計實例是基于如下事實:你可以對用作輸入端或輸出端
關鍵字:
微處理器 元件 制造
嵌入式應用包括信號處理算法與控制算法,在多種實時嵌入式系統中,這兩種算法共同執行必需的功能,因此我們應了解控制算法與數字信號處理器 (DSP) 算法是如何實現互操作性的。在手機和 MP3 播放器等應用中,要解決上述互操作性問題,傳統做法是分別用 RISC 處理器和DSP來處理控制算法與信號處理算法。例如,在手機中,信號處理功能負責處理音視頻應用中的回聲消除與編解碼工作。由于DSP 架構是專門設計用于執行信號處理算法的,因此信號處理算法在 DSP 上的 運行效率很高;而手機中的控制軟件則負責執行狀態機,即控
關鍵字:
嵌入式系統 單片機 0709_A 雜志_技術長廊 DSP 微處理器 MCU和嵌入式微處理器
致力于繼續擴大其Controller Continuum內性價比選件范圍的飛思卡爾半導體近日推出了ColdFire 微控制器系列,旨在支持運行Linux?操作系統(OS)的低功率、高性能嵌入式系統。這些最新款的ColdFire微處理器在大約380 mW的功率上提供了410 Dhrystone MIPS(DMIPS)的內核性能,能夠輕松滿足開發人員的系統功率預算,同時實現卓越的系統級性能。 飛思卡爾的MCF5445x系列包括12款集成了一套豐富連通性外圍設備
關鍵字:
嵌入式系統 單片機 飛思卡爾 Linux ColdFire® 微處理器 MCU和嵌入式微處理器
ARM11系列微處理器是ARM公司近年推出的新一代RISC處理器,它是ARM新指令架構——ARMv6的第一代設計實現。
該系列主要有ARM1136J,ARM1156T2和ARM1176JZ三個內核型號,分別針對不同應用領域。
本文將對全新的ARMv6架構進行介紹,并深入分析ARM11處理器的先進特點和關鍵技術。
ARMv6結構體系
實現新一代微處理器的第一步就是訂立一個新的結構體系。這里所說的結構體系只是對處理器行為進行描述,并不包括具體地指定處理器是如何被建造的。結構體系的定義
關鍵字:
嵌入式系統 單片機 ARM 微處理器 MCU和嵌入式微處理器
在Terra Securities ASA財務分析師Bruce Diesen給客戶的報告中,他指出7月份芯片銷售增長迅猛。國際半導體貿易統計組織WSTS發布了令人振奮的7月份半導體銷售數據,Diesen由此提升了對2007年度芯片銷售的預測。 Diesen指出,基于WSTS的平均統計數據,7月份芯片的實際銷售額比上年同期增長11.3%。WSTS和各地區半導體產業協會的半導體銷售三月平均值顯示,7月份比上年同期增長2.2%。對比前兩個月,2007年5月和6月單月銷售分別比上年同
關鍵字:
消費電子 芯片 微處理器 消費電子
MaximIntegratedProducts(美信)推出MAX16033-MAX16040低功耗、微處理器(μP)監控電路,內置精確的電源監視以及電池控制功能。該系列監控電路可提供多種功能,包括μP復位、電池備份切換、電源失效報警以及片選控制,優化性能于節省空間的2mm
關鍵字:
嵌入式系統 單片機 美信 微處理器 監控電路 嵌入式
MaximIntegratedProducts(美信)推出MAX16033-MAX16040低功耗、微處理器(μP)監控電路,內置精確的電源監視以及電池控制功能。該系列監控電路可提供多種功能,包括μP復位、電池備份切換、電源失效報警以及片選控制,優化性能于節省空間的2mm
關鍵字:
嵌入式系統 單片機 Maxim 微處理器 監控電路 電源
1946年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由J.W.Mauchley及J.P.Eckert等人合作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臺由程序控制的電子計算機ENIAC(Electronic Numcrical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誕生,標志著人類進入了電子計算機時代,它的字長為12位,使用了18800多只電子管和1500只繼電器,它的體積有一座房子那么大,占地150m2,重量30多噸,耗資百萬美元,耗電量需要由一個小型發電廠供電(150kW),這便是第一臺電子計算機
關鍵字:
微處理器
隨著科技的迅猛發展,嵌入式系統開發者承受了巨大的壓力。由于市場日益復雜的應用需求,開發者們經常面對著微處理器性能不足的狀況,于是不得不將目光投向性能更好的微處理器。如今,使用4位微處理器的開發者都在尋找劃算的8位微處理器替代;而用8位的開發者則轉向兼容DSC(數字信號控制器)和32位的選擇。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有很多,而日益增長的內存容量以及在同樣價位微處理器性能的不斷提高更進一步加劇的這種趨勢。
8位微處理器市場仍在振蕩,因為8位機價格、功耗以及代碼高效的優勢,每天都會有新的應用。但是對更高級的應用
關鍵字:
嵌入式系統 單片機 8位 32位 微處理器
USB2.0攝像頭微處理器支持高速USB2.0接口,內嵌強勁的圖像后處理單元,JPEG高速編譯碼器,支持高達200萬像素的CMOS傳感器接口和CCD傳感器接口,處理器設計的產品可以實現獨特的運動監測功能與臉部追蹤功能
關鍵字:
設計 硬件 微處理器 攝像頭 USB2.0
微處理器介紹
簡介
自從人類1947年發明晶體管以來,50多年間半導體技術經歷了硅晶體管、集成電路、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甚大規模集成電路等幾代,發展速度之快是其他產業所沒有的。半導體技術對整個社會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因此被稱為“產業的種子”。中央處理器是指計算機內部對數據進行處理并對處理過程進行控制的部件,伴隨著大規模集成電路技術的迅速發展,芯片集成密度越來越高,CPU可以集成在一個半導體芯片上,這種具有中央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