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28日投資8.86億元建設液晶模組項目的方案出爐后,深康佳(000016.SZ)最終將該項目放在了昆山,其背后是深康佳液晶電視產業全國布局的深遠考慮。
9月9日,深康佳A公告指出,9月5日召開的康佳集團第六屆董事局第十五次會議,通過了《關于在設立液晶模組項目公司的議案》。
此前深康佳公布的液晶模組建設計劃中指出,該項目總投資將達到8.86億元(其中注冊資本3.5億元),將建設8條液晶電視模組生產線,總產能達到240萬片/年,可以基本滿足兩年內康佳每年300萬臺液晶電視的需求。
深
- 關鍵字:
康佳 液晶模組 液晶電視 昆山
- 奧運會上絢麗的多媒體顯示效果,讓LED(發光二極管)產業“出了彩”。《第一財經日報》日前從康佳、長虹、TCL、海信等國內幾大彩電企業獲悉,上述廠家都已切入LED產業,但思路并不完全一樣。
康佳將切入LED照明
康佳在北京的“水立方”附近盤古大觀廣場建的LED屏幕總面積約3000平方米,由7塊LED屏組成,最大一塊900平方米。康佳視訊系統工程有限公司助理總經理雷婧告訴本報記者,康佳2003年就開始涉足LED,以前一直做LED顯視屏。&ldqu
- 關鍵字:
LED 康佳 長虹 TCL 海信 照明
- 編者按:今年上半年,無論是創維、康佳等這些以黑電為主的企業,還是美菱、海信科龍等白電企業,都遭遇到市場的大考。面對壓力,不少企業或壓縮生產規模,或收緊市場戰線,或轉移部分訂單,以此規避風險。《中國電子報》記者近日采訪了一些國內知名家電企業后,發現雖然遭遇到各種危機,但大部分企業都成功地克服了壓力,而且正在醞釀反攻之道。這其中,有些企業在內部管理上有了更深的領悟,有些企業在成本控制上有了更為精確的核算,有些企業在庫存管理上有了更為靈活的周轉。因此我們相信不久后,中國家電業將逐步走出困境。
創維:發
- 關鍵字:
家電 黑電 白電 創維 液晶模組 康佳 TCL 長虹 三洋 美菱 格蘭仕 華帝
- 中國首條等離子屏生產線在四川綿陽投產,意味著長期以來日本、韓國的松下、日立、三星、LG等跨國企業在上游等離子屏產業形成的全球壟斷格局已被國產品牌長虹首次打破,此舉還將實質性地改變國產平板電視整機廠家的上游采購格局。
昨日,《第一財經日報》獨家獲悉,TCL、康佳等眾多國產彩電巨頭正在積極踴躍地與長虹等離子屏工廠進行接觸,洽談采購長虹等離子屏相關事宜,眾多國產彩電巨頭希望通過采購成本優勢明顯的國產等離子屏,來齊力抗擊日韓彩電品牌。
長虹等離子屏一期工廠總投資約6.75億美元,將主要量產42英寸
- 關鍵字:
平板電視 等離子 生產線 長虹 TCL 康佳
- 【賽迪網訊】雖然日韓品牌的惡性價格戰讓液晶電視的利潤降至冰點,但同樣作為重要的推動力量,價格戰使液晶電視上半年銷售量零售量增幅達四成。
上半年,日韓品牌主動發起的價格戰讓國內液晶市場陷入了混亂,不同尺寸段產品的價格均出現了大幅下調。這讓凈利潤只有不到2個百分點的國內品牌的日子更加難過,而日韓品牌在此次“圈地運動”中也沒有撈到好處,利潤空間被大大擠壓,不少企業更是處于微利甚至虧損邊緣。
在市場份額方面,日韓品牌與國內品牌的份額差距進一步拉大,特別是4、5月份以來,隨著
- 關鍵字:
液晶電視 三星 索尼 夏普 LG 創維 康佳 TCL 長虹 海信
- “山寨平板電視”產業鏈調查
由于外資平板在一二級市場掀起的低價“清洗”,國產平板電視廠商們已經難以招架,然而如今,他們又遭遇了另一個勁敵——“山寨平板電視機”。
在廣州一處家電集散地大沙頭電器市場,記者采訪發現,大部分檔口都有山寨平板銷售,有的甚至有37英寸、42英寸等主流尺寸的產品存在。一家檔口的報價單顯示,32英寸液晶電視的價格是2950元、37英寸3550元、40英寸4000元、42英寸
- 關鍵字:
山寨機 山寨平板電視 CRT TCL 創維 康佳
- 日韓聯手在中國打價格戰已持續了將近3年,從2005年開始,外資品牌降價已有15次,依靠品牌優勢以及技術上的領先,目前日韓品牌市場份額超過50%,尤其是在一二級市場優勢愈加明顯;2008年以來,三星等日韓品牌更是做出渠道挖掘三四級市場的計劃。
隨著外資家電廠商不斷深入中國市場,國內彩電業的發展也越來越受到牽制。創維品牌總監沈建介紹,外資就是在做傾銷,它們是在虧本銷售,這樣的價格戰打下去,中國彩電產業生存將非常危險。因此,國產家電廠商應該主動出擊,加強核心技術的研發,加速產業布局等手段阻擊外國家電廠
- 關鍵字:
彩電 國產 夏普 三星 創維 海信 TCL 康佳 索尼
- 奧運商機無限?專家認為如何運作是關鍵
美國《新聞周刊》曾比喻說“奧運會就像一個大市場”。的確,除創辦者所企盼的休戰、和平等政治性議題外,越來越商業化的模式使奧運會成為一場經濟的盛宴。有專家預測,奧運經濟將帶來超過3萬億元的龐大商機,拉動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奧運會已經成為一個在奧林匹克語境下演繹財富的魔方,家電企業當然不會放過這一機會。但是,并不是每個企業都有機會成為奧運會贊助商。一些企業想盡辦法讓自己與奧運會聯系起來。
企業借奧運會進行體育營銷
- 關鍵字:
奧運 家電企業 康佳 LED
- 離2008北京奧運會還有一個多月,北京、上海等六個奧運城市已經開播地面數字電視高清節目,不少彩電廠家也競相推出地面數字電視“一體機”(下稱“一體機”)搶占奧運商機。可是,業內翹首盼望的一體機標準至今還沒出臺。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電子第三研究所高級工程師、DTV(數字電視)接收設備功能和性能標準工作組組長劉全恩28日向《第一財經日報》透露,一體機標準的初稿正在向各個企業、各個省市的廣電局征求意見,但該標準能否在奧運前出臺尚不明確。
所謂一體機,就
- 關鍵字:
數字電視 一體機 機頂盒 康佳 長虹 東芝 LG
- 近日,商務部駐墨西哥經商參處發布消息,稱墨西哥經濟部于6月17日結束對中國電磁爐的反傾銷調查,并結束對該類型小家電征收129%的反傾銷稅。
專家表示,隨著近幾年經濟的發展,中墨之間的貿易往來日益頻繁。由于目前越南的經濟形勢不明朗,作為南美、北美橋梁的墨西哥正在成為國內家電企業北美淘金的“首選地”。
墨西哥制造優勢明顯
“墨西哥取消對中國小家電的反傾銷稅是很正常的事情。”某家電企業的海外投資部人士向記者介紹,“反傾銷稅的取消并
- 關鍵字:
家電 越南 康佳 格蘭仕 電磁爐 TCL 美的 長虹
- 彩電業旺季提前三個月價格普降15%~30%加速洗牌
“LG彩電今年的銷售目標是9個億,其中上半年要完成其中的6個億,剩下的3個億爭取在7月、8月完成,9月以后彩電的整體銷售預期并不看好”,6月10日,LG彩電經理李志高這樣向記者介紹。
與LG一樣,長虹、康佳、夏普、日立等國內外彩電品牌年度總銷量的60%都將在上半年完成,較往年9月開始的彩電銷售旺季提前了三個月。據蘇寧電器華北地區管理總部執行總裁范志軍介紹,“今年上半年平板整體銷售將是去年同期的3~5倍,
- 關鍵字:
彩電 LG 長虹 康佳 夏普 日立
- 賽迪顧問最新發布的《2008年第一季度中國平板電視市場研究報告》顯示,2008年第一季度中國平板電視市場銷售量為298.22萬臺,同比增長70.8%,其中液晶電視銷售量268.14萬臺,等離子電視完成銷售量30.08萬臺。2008年第一季度中國平板電視市場銷售額達到246.36億元,同比增長60.6%,其中液晶電視銷售額217.61億元,等離子電視銷售額28.75億元。
造成第一季度中國平板電視市場快速增長的原因主要有四個,一是春節濃厚的節日氣氛帶來了平板電視的購買熱潮,讓第一季度成為平板電視銷
- 關鍵字:
平板電視 長虹 海信 創維 海爾 松下 LG 三星 康佳 TCL 索尼 夏普
- 彩電行業正處于新一輪的結構調整和重新洗牌過程中,行業實現跨越式發展的新格局正在形成。
據最新調查,“五一”期間國產平板電視的銷售量并沒有像預計的那樣與外資品牌形成很大的懸殊,海信、TCL、創維、長虹等國內彩電主力軍團均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其中關鍵因素是國內彩電企業迎合了以4C融合為主線的彩電產業發展趨勢。
彩電行業是周期性的消費品行業,產品結構轉型和消費升級是影響行業格局的重要因素。中國彩電業經過了三十年的發展,無論是生產技術、產銷量、企業管理等均已全面成熟,目前,彩
- 關鍵字:
彩電 4C TCL 液晶 長虹 創維 康佳 海信
- 從2007年公布的年報來看,中國彩電業務贏利能力不足、利潤下滑、庫存量增大、又沒有豐厚的銷售額做支撐的問題顯現出來,國內彩電企業可謂危機四伏。而2008年一季度,中國彩電企業出現回暖現象,除廈華外,國內知名企業的利潤均有所回升。
第一季度業績報告顯示,海信實現營業收入36.85億元,同比上升23%,凈利潤5534.11萬元,同比增長10.4%,實現每股收益0.112元;康佳實現凈利潤4706.54萬元,同比增長79.24%,實現每股收益0.0782元,同比增長79.36%;TCL實現凈利潤4.4
- 關鍵字:
海信 電視 康佳 TCL
- 伴隨著液晶周期的到來,上游面板企業和下游終端的合作加深。尤其從上游采購來講,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的轉型初見雛形。
產能擴充致使產業鏈格局的悄然生變,國內液晶行業走過了“緊張而忙碌”的4月。當然,這也是“戰績累累”的一個月。
一直以來暗地較勁的上下游開始以一種友好的合作姿態走到公眾面前。LG Display(前身為LG-飛利浦公司國際液晶巨頭之一)、三星電子在內的上游面板廠商紛紛與本土彩電企業展開液晶模組項目的實質性合作。這些上游企業一改素來在產
- 關鍵字:
液晶 長虹 創維 康佳 廈華 TCL
康佳介紹
康佳集團成立于1980年5月,坐落在風光秀麗的深圳灣畔。經過二十多年的快速發展,康佳已成長為總資產100億元、凈資產30億元、年銷售收入130多億元的大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和境內外上市的公眾股份制公司。公司現有總股本6.02億股,華僑城集團為第一大股東。
公司主導業務涉及多媒體消費電子、移動通信、白色家電、信息網絡、汽車電子,以及上游元器件等多個產業領域。是中國彩電行業和手機行業骨干龍頭企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