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米生態鏈的迅速擴張已引發各個行業的警惕,甚至被視為“行業公敵”,它們正以各種方式應對小米生態鏈的發展,如上述以價格戰、專利等壓制小米生態鏈企業。
- 關鍵字:
小米 OPPO vivo
- 7月13日,中國移動與小米在北京舉行戰略合作協議簽約儀式。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尚冰、總經理李躍、副總經理簡勤,小米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雷軍、副總裁汪凌鳴、CFO周受資共同出席簽約儀式。
簽約儀式上雙方表示,將基于已建立的良好合作關系,共同探索未來新興業務領域的發展機遇,并將根據雙方的戰略布局、資源及能力優勢,在聯合營銷、渠道轉型、智能硬件、政企業務、境外服務,以及產業投資等多個方面開展戰略合作。
此前,中國移動與小米已在4G終端、渠道、物聯卡等領域開展合作,在智慧家庭、新零
- 關鍵字:
中國移動 小米 5G 物聯網
- 當國際頂尖的部件不能引入國內,那么國內原本不被看好的設備廠商就會填補空白,雖然比不上國際大廠的性能,但由于所有人的水平同時下降,國內手機廠商依然是優勝劣汰的過程。
- 關鍵字:
華為 小米
- 上市后的小米會給小米生態鏈帶來什么樣的機遇,會做出哪些突破和改變,且讓我們拭目以待。
- 關鍵字:
小米
- “迎接BATJ重返國內市場,不再錯過成長型新經濟企業”在近兩年內被反復提及,一批被譽為“獨角獸”的公司如360,富士康,寧德時代,科沃斯以及小米科技等企業紛紛“排排隊,等上市”。以重回A股的360為例,在返回A股市場后,市場給予了最高6倍于其美股市值的股價估值,大肆套牢一批打新者后,便是“攔腰一斬”,以至于有股民感嘆,“獨角獸,獨角獸,到底是神獸,還是裝上了犄角的驢呢?” 小米模式與價格戰 7月9日,又一家“獨角獸”公司小米在香港上市,據悉,這是港交所第一次以“同股不同權”方式上市的新股;同時也是
- 關鍵字:
小米
- 小米此次IPO的遇冷,很大的因素是資本市場的大環境不太好,市場整體估值水平下降,只能說小米沒有趕上好時候。
- 關鍵字:
小米
- 7月9日,是小米赴港IPO的日子,標志著自5月3日早間向港交所提交招股書以來,小米歷時2個月的IPO之路終于迎來終點。繼估值持續下調至雷軍所謂的“最低價”之后,最讓業界驚訝的可能莫過于小米上市首日即破發,這被不少人解讀為小米營銷泡沫的破滅。事實真的如此嗎? 大環境下的破發,小米沒能成為少數派 小米9日開盤16.6港元,較17港元的發行價下跌2.35%,最多一度下跌5.8%。若以開盤價計算,小米市值為473.26億美元,相較上一輪融資中的450億美元的估值僅高出23億美元,距離雷軍“怒氣之下”放出的
- 關鍵字:
小米
- 小米可能是當下最讓人猶疑的一家公司。 一方面它可能是自2014年中概股上市熱潮之后最好的一家科技公司。 另一方面它在當前的市值、股價在冷血資本的審視下,并不能和雷軍的聲望、小米的受歡迎程度相匹配。 我一直認為,小米是一家好公司,雖然它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它廣泛布局帶來的成長性卻不容忽視。 當下現狀令人有些失望。好公司和好股價之間,似乎差了那么口氣。 但,上市并不是游戲的結束,而是征途的開始。 2014年,阿里在上市初期達到了2000億美元,4年后市值則是超過了5000億美元。那年的騰訊只
- 關鍵字:
小米
- 據報道,三星在印度市場建成了其全球最大的手機工廠--諾伊達工廠,年產能將達到1.2億部,這可被視為它在面對中國手機企業在印度持續攻城略地所采取的又一個重要舉措。 印度制造的優勢 印度的人口數量在全球僅次于中國是全球第二大人口大國,龐大的人口讓它有望發展成為全球第二大市場,當前其已是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機市場,面對如此擁有巨大潛力的市場各企業自然不愿放過,正如當年。 印度現任總理莫迪高度重視經濟,其在2014年上任總理后就提出了印度制造的戰略,自那時候起其通過多種措施如提高進口關稅、為企
- 關鍵字:
三星 小米
- 回看小米初創業事的戰戰兢兢、小心翼翼,8年時間,小米走出了一部中國科技創業的奮斗史。就連當年最煩別人問他“什么時候上市”的雷軍,如今也能很從容的敲鐘和沒有太大壓力的展望未來了。
- 關鍵字:
小米
- 小米意氣風發,雷軍帶來了一個新的故事,甚至說,一個全新的未來。
- 關鍵字:
小米 雷軍
- 就在剛剛,小米正式于香港上市,其發行價為17港元。截止上午9時20分許,在盤前交易中,小米股價報16.60港元,較IPO價格下跌2.35%,總市值縮水至3714.44億港元(折合3142.34億元人民幣)。 雷軍在昨日的一封公開信中指出,最近資本市場跌宕起伏,小米能夠成功上市就意味著巨大的成功。似乎對今日的股價變動已經有了預期并做好了準備。小米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雷軍今日率領眾高管和175名小米員工共同見證小米的上市時刻,在開盤前的致辭中,雷軍一度哽咽。 小米今日開盤16.6港元,較發行價下跌2
- 關鍵字:
小米
- 在當今全面屏的風潮之下,雖然各手機廠商提出了各式各樣的解決方案,但正面開孔始終是無法解決的難題。
- 關鍵字:
全面屏 小米
- 隨著國內智能手機市場的逐漸飽和,國產廠商紛紛把眼光投向海外市場,但美國作為一個特殊的存在,堪稱最難啃的骨頭,國外品牌很難進入,華為就屢戰屢敗,中興就更不用說了。 據外媒最新報道,小米正在積極準備明年進入美國手機市場,并且對此很有信心。 小米高級副總裁王翔稱,美國市場非常有吸引力,小米也正在增加工程技術資源,開發與美國移動網絡兼容的手機。 王翔表示:“我們希望明年可以在那里做點什么。” 不過王翔強調,小米與美國運營商的談判尚未達成具體協議。 今年2月份接受CNBC采訪時,王翔就表示小米一直很重
- 關鍵字:
小米
- 如果小米成功邁過訴訟這個坎其全球布局也將完成,成為一家真正的國際手機品牌,或將如在印度市場一樣步上一個新臺階。
- 關鍵字:
小米
小米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小米!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小米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小米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