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黑科技不斷爆發,美國商標和專利局公告,華為拿到一項手機顯微鏡頭的專利,當鏡頭與被拍攝的物品保持5毫米左右,就能放大20至400倍,進而辨識細菌的種類與數量,驚人應用引發熱議。介文汲10日在《盧秀芳辣晚報》節目強調,華為還有專業模式,像單眼相機可以調感亮度、速度,很專業。能夠實現這些黑科技,因為華為的公司文化重視研發,拿總營收的25%在做,別的公司不會這樣投注資源。「我本來不曉得,它有一個超級微距啟動!」介文汲提到,它照了以后很清楚,你又可以把它再放大,「它的攝影效果,是我用過相機最強的!」他有一個部分
關鍵字:
華為 手機顯微鏡頭
目前已有多方爆料指出,華為將在接下來的三個月發布一系列新機,包括Hi暢享60S、nova 11 SE等。10月9日,手機中國注意到,有數碼博主發文稱:華為線上產品線將在2024年618之前全面回歸,麒麟+鴻蒙,首戰即618,主要目標是紅米。該博主還稱,不知道明年618又會是怎樣的一場腥風血雨。華為nova 11系列博主還在評論區回復網友道:年底先讓nova出場。根據相關爆料,華為nova 12系列基本確定將于12月上市,該系列擁有兩個版本,分別是華為nova 12標準版和nova 12 Pro。還有爆料指
關鍵字:
華為 紅米 Hi暢享60S nova 11 SE
IT之家 10 月 8 日消息,據國家知識產權局中國專利公布公告網站,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基于體溫監測的發熱告警方法及相關設備”專利日前公布。IT之家匯總摘要內容如下:本申請實施例應用于可穿戴設備。該設備用于采集用戶在該設備附著于用戶皮膚上的時間(第一時間段)內的體溫,從而確定用戶所出的體溫監測模式。該模式下,在檢測到用戶該時間段內的體溫滿足對應的“發熱條件”情況時,會進行發熱告警。不同體溫監測模式對應不同發熱條件。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在背景技術的描述中稱,當前電子體溫計、耳溫槍等測溫產品均只能對用戶
關鍵字:
華為 智能穿戴
東莞市嶄露頭角的原因近年來,東莞市作為一個新興的科技中心,吸引了阿里、京東和華為等知名科技巨頭的投資和布局。這個地級市之所以能夠吸引這么多科技企業的關注,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首先,地理位置優越。東莞市緊鄰深圳和廣州,地理位置十分優越。這使得企業在東莞市設立總部或基地后,能夠更加便捷地與深圳和廣州兩大一線城市進行資源對接和合作。同時,東莞市也擁有發達的交通網絡,這一點對企業來說,同樣具有重要意義。其次,制造業基礎雄厚。作為國內重要的制造業基地之一,東莞市擁有完整的制造業產業鏈和豐富的人才資源。對于科技企業來
關鍵字:
阿里 京東 華為 物聯網
10月7日消息,博主數碼閑聊站透露,榮耀新款折疊屏Magic Vs2即將發布, 這款新品應用了稀土鎂合金,重量厚度將會再創新紀錄,遙遙領先友商。據悉,稀土鎂合金指含有稀土元素的鎂合金。 鎂合金是工程應用中最輕的金屬結構材料,具有密度低、比強度高、比剛度高、減震性高、易加工、易回收等優點。此前發布的榮耀Magic V2就在重量、厚度上創造了新的紀錄,閉合態厚度僅為9.9mm,讓折疊屏第一次比直板機更薄。而且這款折疊屏重量只有231g,比iPhone 14 Pro Max更輕。在追求機身輕
關鍵字:
華為 折疊屏
華為25日秋季新品發表會推出一款18K金打造高階智慧手表,售價高達21999元人民幣,打破華為智慧表天花板價,更比蘋果最新Apple Watch Ultra 2貴了3倍以上。陸媒引述分析師看法稱,「對有錢人來說,兩萬元的手表也不算貴,但這可以顯示他們的『愛國情懷』。」第一財經報導,智慧手表的激烈競爭正越來越延燒至高階市場。一方面,從企業的角度,高階智慧手表能為企業帶來更高的利潤率;另一方面,從消費者的角度,智慧手表正成為一種身分的象征。Canalys智慧穿戴分析師劉健森表示,「對有錢人來說,兩萬元的手表也
關鍵字:
蘋果 華為
2023年9月25日,華為舉辦秋季全場景新品發布會,帶來了包括全新華為MatePad Pro 13.2英寸、華為ULTIMATE DESIGN非凡大師、華為智慧屏 V5 Pro、華為FreeBuds Pro 3、華為智能眼鏡 2、華為WATCH GT 4等在內的多款全場景新品。華為MatePad Pro 13.2英寸華為推出全球首款大尺寸柔性OLED旗艦平板 —— 華為MatePad Pro 13.2英寸。主機輕至580g、薄至5.5mm,以3.4mm超窄邊框設計帶來了高達94%的驚艷屏占比,屏幕顯示更具
關鍵字:
華為 非凡大師
9月26日消息,這兩天“華為充電器不能給iPhone 15充電”頻上熱搜,這也引發了很多網友的圍觀,雙方也是最新回應。有網友拿到新機后測試發現,手中華為USB-A口的充電器無法給蘋果手機充電,而小米或者OPPO等其他國產品牌充電器卻沒有問題。上述測試有局限性,因為當你換成支持PD協議的充電器和C to C線是可以為iPhone 15系列充上電,所以就牽扯到了協議。蘋果和華為的官方客服雙方都表示,建議使用原裝充電設備為手機充電,因為不同充電規格的充電器會損害電池壽命、帶來安全隱患。當被問及充不上電或充電慢的
關鍵字:
華為 蘋果 充電協議
華為突襲發布新機,美國眾議院中國問題特別委員會主席蓋拉格(Mike Gallagher)表示,中國通信設備巨頭華為近期推出新款旗艦機 Mate 60 Pro,搭載中國本土晶圓廠先進制程生產的芯片,要求美國商務部終止向華為和中芯出口所有技術。路透社報道,以對中國采取鷹派立場聞名的美國共和黨眾議員蓋拉格表示:「如果沒有美國科技,中國大陸晶圓廠不大可能生產出這款芯片,這有違反美國商務部出口管制條例(Foreign Direct Product Rule)的嫌疑。是時候終止向華為和中芯出口所有技術,明確表達任何藐
關鍵字:
華為
半導體周要聞2023.9.18-2023.9.221. 華為孟晚舟打造中國堅實的算力底座,為世界構建第二選擇2023年9月20日,華為全聯接大會2023(HUAWEI CONNECT2023)在上海舉辦。華為副董事長、輪值董事長、CFO孟晚舟在大會上發表了“打造中國堅實的算力底座,為世界構建第二選擇”的主題演講。全面智能化(All Intelligence)戰略的目標是加速千行萬業的智能化轉型。首先,要讓所有的對象可聯接。這不僅僅是物理實體的,也包括邏輯的、虛擬的;這不僅僅包括數字化的設備,也包括傳統的終
關鍵字:
半導體 華為 英偉達 英特爾
9月23日消息,昨天iPhone 15系列已經正式發售,很多人都拿到了第一批機器。而近期另一個熱門旗艦就是華為Mate 60系列,尤其是該機在網絡方面有著非常神奇的加成,讓大家都非常好奇。有博主第一時間對華為Mate 60 Pro和iPhone 15 Pro進行了網速實測:同一位置、同一時間下,Mate 60 Pro下載速度達到1037Mbps,而iPhone 15 Pro只有196Mbps,兩者的差距超過了5倍。上傳速度同樣拉開差距,Mate 60 Pro上傳達到109Mbps,iPhone 15 Pr
關鍵字:
華為 Mate 60 Pro iPhone 15 Pro
在華為全聯接大會2023(HUAWEI CONNECT 2023)上,華為提出全面智能化(All Intelligence)戰略,加速千行萬業的智能化轉型。孟晚舟在HC大會上發表主題演講華為在信息化和數字化的浪潮中,十年一個臺階,基于客戶需求和技術創新的雙輪驅動,先后提出了All IP戰略、All Cloud戰略,促進了聯接無處不在,加速了數字化轉型升級。面向智能化時代,為了抓住AI這一歷史性的戰略機遇,為此,華為提出All Intelligence戰略。All Intelligence戰略的目標是加速千
關鍵字:
華為 智能化 通信
IT之家 9 月 20 日消息,在今日舉行的華為全聯接大會 2023 期間,華為常務董事、ICT 基礎設施業務管理委員會主任、企業 BG 總裁汪濤正式發布全新架構的昇騰 AI 計算集群 ——Atlas 900 SuperCluster,可支持超萬億參數的大模型訓練。據介紹,新集群采用了全新的華為星河 AI 智算交換機 CloudEngine XH16800,借助其高密的 800GE 端口能力,兩層交換網絡即可實現 2250 節點(等效于 18000 張卡)超大規模無收斂集群組網。新集群同時使用了
關鍵字:
華為 智能計算 AI 昇騰 AI 計算集群
9月20日消息,在華為全聯接大會2023上,華為副董事長、輪值董事長、CFO孟晚舟發表了主題演講。演講中,孟晚舟提到華為的全面智能化戰略,要加速行業的智能化轉型。孟晚舟表示,人工智能的發展,算力是核心驅動力。華為希望打造中國堅實的算力底座,為世界構建第二選擇。當前,人類社會正加速邁向智能世界,數據正在爆炸式增長,智能技術也在突飛猛進。以強大算力為基礎的各種模型和算法不斷涌現,應用場景日益豐富,創新的“矢量效應”更加凸顯。為此,華為提出了全面智能化戰略,其目標就是“加速千行萬業的智能化轉型”。首先,讓所有對
關鍵字:
智能化 孟晚舟 華為
華為介紹
華為是全球領先的電信解決方案供應商。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的業務涵蓋了移動、寬帶、IP、光網絡、電信增值業務和終端等領域,致力于提供全IP融合解決方案,使最終用戶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可以通過任何終端享受一致的通信體驗,豐富人們的溝通與生活。華為的經營領域目前,華為的產品和解決方案已經應用于全球100多個國家,服務全球運營商50強中的45家及全球1/3的人口。
2009年華為全球銷售收入1491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