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我國太陽電池產量為821MWp,占世界總產量的22%,首次超過德國,位居世界第二,為全球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實現節能減排目標做出了突出貢獻。我們在為我國太陽電池產量飛速增長感到欣喜的同時,也應看到,全球光伏累計裝機為12.3GWp,我國國內光伏累計裝機量卻只有100MWp,僅占全球累計裝機總量的0.82%,且我國97.5%的太陽電池用于出口,服務國外市場。鑒于我國太陽電池產量超過世界總量的1/5,而其應用市場基本都在國外,我國光伏市場需求潛力巨大的現狀,業內人士呼吁,我國光伏產業要實現健康有序發
- 關鍵字:
光伏 太陽電池 能源
- ??? 1947年貝爾實驗室肖克萊等人發明晶體管,1958年仙童公司RobertNoyce(羅伯特·諾伊斯)和德州儀器JackKilby(杰克·基爾比)分別發明基于硅和基于鍺的集成電路,1971年英特爾推出1KBDRAM(動態隨機存儲器),1984年日本推出1MBDRAM和256KBSRAM(靜態隨機存儲器),在集成電路的技術和工藝的每一次躍變過程中,都離不開半導體設備與材料的不斷推陳出新。
??? 支撐業是集成
- 關鍵字:
集成電路 晶體管 光伏 EDA LED
- 又有一位我熟悉的半導體技術“大拿”去光伏部門了。粗略算來,最近我熟悉的朋友中至少有3位已經從半導體“跳槽”到光伏,還有一些人也正在躍躍欲試,積極尋找合適的機會投身PV熱潮。
不僅是業界的朋友,半導體設備與材料公司也在積極進軍PV領域,從Applied Materials、Oerlikon到中電48所和七星華創,PV都是這里最亮的增長點或是未來重點發展的領域之一。作為行業協會的SEMI 自然也緊跟會員的動向,不僅設立了專門的PV部門,成立的PV全球委
- 關鍵字:
光伏 PV 太陽能 半導體 多晶硅
- 就在三四年前,可再生能源領域還鮮人問津。自從國際油價不斷攀升,清潔環保、取之不竭的太陽能在全球范圍受到了追捧。專家表示,高油價給世界能源結構敲響警鐘,光伏發電正受到越來越多國家的重視,我國是太陽能輻射量資源大國,太陽能光伏產業有著巨大的發展潛力,因此要搶抓時機,參與國際競爭。
多晶硅生產的壟斷局面正在被打破
光伏產業(PV),是指把太陽光能通過太陽電池轉化為電能的產業。多晶硅和單晶硅是晶體硅太陽電池的基礎材料。根據現有的生產技術,千噸級以上的多晶硅生產線才具有規模經濟效益,而最先進的多晶硅
- 關鍵字:
太陽能 光伏 多晶硅
- 本周一,IBM公司與日本半導體加工廠商東京應用化學(TOK)聯合宣布,未來二家公司將共同開發高效太陽能技術,以削減用于制造清潔能源的成本。
據國外媒體報道,IBM與日本半導體加工廠商將聯手,共同開發高效太陽能技術。兩家公司之間的合作,成為近來大型科技公司間進入新興光電太陽能產品領域的最新行動。光電太陽能產品在將太陽光轉化為電能的同時,不會像石油、煤炭甚至原子能那樣釋放出污染物。IBM將貢獻出在電池制造方面的技術,而TOK則提供自己在半導體及LCD面板鍍膜方面的技術。
兩家公司的目標是開發出
- 關鍵字:
IBM 半導體 太陽能 光伏
- 曾被國際幾大廠商所壟斷的太陽能光伏產業上游業務——硅材料制造,將會在未來更多中國企業的千億資本進入之后,發生質的改變。
而在各大公司豪賭硅材料項目的背后,是否隱藏著更大危機呢?在6月7日由國家發改委聯合上海交通大學等多個高校共同舉辦的“2008年中國太陽級硅及光伏發電研討會”上,國家能源局副局長吳貴輝表示,目前國內有數十個硅材料的建設項目,該業務存在著巨大的風險。
如今,光伏產業正在迅速崛起,并且形成一股強大的力量站在了世界舞臺。2007年,
- 關鍵字:
太陽能 壟斷 光伏 硅材料
- IBM公司采用集中器光伏發電技術實現了從1平方厘米面積的太陽能電池板上提取230W的能量。該能量然后被轉換為70W的可用電力,據該公司聲稱,這是迄今為止所實現的最佳功效。IBM公司的研究人員在芯片和冷卻塊之間施加了一種非常薄的、由鎵和銦化合物制成的液體金屬層。這種被稱為熱界面層的金屬層把來自太陽能電池板的熱量轉換至冷卻塊,以保持真正低的芯片溫度。他們暗示,如果硅片能夠被有效地冷卻,集中器光伏發電裝置可以取代傳統的裝置成為最便宜的太陽能發電裝置。然而,IBM公司承認,要把研究項目從實驗室推向大規模生產還
- 關鍵字:
IBM 光伏 太陽能電池 芯片 半導體
- 隨著能源緊張和環境問題的加劇,太陽能作為一種清潔能源正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在成都市確立的十大產業集群發展規劃中,產業即是其中一項。4月21日,記者從首屆中國西部光伏產業與新能源發展論壇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以成都雙流西南航空港經濟開發區為核心的雙流,已成功引入多家有實力的光伏企業,初步形成了光伏產業集聚發展態勢。
光伏產業四川發展優勢大
“四川發展光伏產業資源優勢很大,比如做太陽能可以替代硅的新材料,世界上目前只有四川石棉才有。”四川阿波羅太陽能科技公司常務副總經理王獻
- 關鍵字:
光伏 太陽能 四川
- ????目前,我們正處于一個高油價時代,環境污染給我們帶來的壓力也越來越沉重,新能源的發展已經刻不容緩。太陽能作為一種可永續利用的清潔能源,有著巨大的開發應用潛力。因為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資源幾乎全部轉換自太陽能,因此太陽能是人類得以生存和發展的最基礎的能源形式。從現代科技的發展來看,太陽能開發利用技術的進步有可能決定著人類未來的生活方式。
?
光伏行業需求旺盛
?
????光伏發電作為太陽能的一種利
- 關鍵字:
光伏 多晶硅
- 近年來太陽能光伏發電行業迅速地增長吸引眾多投資人,政策制定者等的眼球。但是日益增長的態勢總有可能會形成泡沫,將在某天破裂。全球太陽能光伏產業持續快速的增長,從2007年的212億美元,預測至2012年時將達到709億美元。按市場調研公司LuxResearch的一篇題為“2008年Q1全球太陽能發展趨勢及孕育危機”的看法,全球太陽能光伏產業在未來兩年內可能出現轉折。
- 關鍵字:
光伏
- 1月18日,中電電氣(南京)光伏有限公司舉行了創新產品SE高效太陽能電池的全球商業化首發儀式,德國ALEO公司與中電光伏簽下了總共40兆瓦的太陽能電池采購大單。SE高效電池是一種在現有加工制造工藝設備和P型硅片原料的基礎上,硅太陽能電池的一種改進版本。其光電轉化效率更高,平均達到17.5%,性能更穩定。中電光伏的技術專家介紹,目前,國際市場上,光電轉換效率高低成為定價的標準。光電轉換效率在15%以上的太陽能電池,平均價格約為每瓦3美元,如果光電轉換效率只有14%,每瓦售價只有2.5美元,而中電光伏推出的S
- 關鍵字:
光伏
- 2001年,施正榮博士在無錫成立尚德太陽能,拉開了中國大陸興辦光伏企業的序幕。此后,全國各地的光伏企業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共同追捧太陽能這一潛力無限的朝陽產業。盡管太陽能概念被廣泛認可,市場前景一片看好,然而光伏企業的發展之路遠非一帆風順,成長中的煩惱不斷地歷煉著這些年輕的企業。
成長關鍵詞之一:海外上市
2005年12月,無錫尚德在紐約交易所成功上市,融得4億美元,施正榮博士也成為當時的“大陸首富”。此后大陸光伏企業紛紛沿襲尚德的上市之路,不斷在海外市場融資,不斷締
- 關鍵字:
光伏
- 據中國證券報報道,太陽能光伏產業具有比較復雜的產業鏈條,包括多晶硅原材料制造、硅錠和硅片、太陽能電池、太陽能電池組件、光伏系統(太陽能電站)等系列環節。太陽能光伏發電是目前可再生能源中比較成熟的技術,其應用的市場障礙主要是成本過高以及硅材料的短缺,目前光伏發電的成本仍在4-6元千瓦時左右,與商業化應用有相當的距離。
產業鏈呈“金字塔”分布
我國太陽能電池組件年產量長期徘徊在全球產量的1%左右,但自2004年,在國際光伏市場,尤其是德國、日本市場強大需求的拉動下,我國
- 關鍵字:
光伏
- 日前呼和浩特出口加工區、珈偉太陽能控股有限公司、晟納吉光伏材料有限公司三方簽署太陽能光伏項目戰略合作協議。
自治區及呼市領導韓志然、趙雙連、湯愛軍、武文元出席簽約儀式。
據介紹,太陽能光伏產業的高速發展已經為我國光伏企業提供了巨大的發展空間,珈偉作為我國最早的太陽能企業之一,憑借多年的制造經驗和市場能力,在整個行業有非常強的影響力;晟納吉作為單晶硅技術和品質領先的企業,在單晶硅市場中有著非常強的發展潛力。根據自治區政府和市政府發展硅產業和光伏產業的戰略布局,珈偉太陽能控股有限公司、晟納吉光
- 關鍵字:
呼和浩特 太陽能 光伏
- 在剛剛過去的2007年,多晶硅引起了市場的充分關注。在市場缺口加大、價格不斷上揚的刺激下,國內又一次涌現出投資多晶硅項目熱潮。在這場新能源發展的戰略中,天威保變、川投能源、特變電工等上市公司紛紛加入到這個行列。
然而,就在國內企業看好太陽能這塊蛋糕的同時,大洋彼岸的美國卻對中國興起的又一波多晶硅熱提出了異議。近段時間以來,在美國上市的國內新能源企業無錫尚德和江西賽維一個月內跌幅均達40%和50%以上。
分析人士認為,市場的緊缺對企業投資多晶硅產生了足夠吸引力,但在大量產能上馬的情況下,未來
- 關鍵字:
多晶硅 太陽能 光伏
光伏介紹
光伏(PV or photovoltaic):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photovoltaic power system)是利用太陽電池半導體材料的光伏效應,將太陽光輻射能直接轉換為電能的一種新型發電系統,有獨立運行和并網運行兩種方式。
太陽能光伏電池制造工藝:
將多晶硅硅片經過:制絨、蝕刻、擴散、燒結、印刷……
光伏發電發展現狀及前景
到2007年年底,全國光伏系統的累計裝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