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產20億元光伏項目落戶呼和浩特
日前呼和浩特出口加工區、珈偉太陽能控股有限公司、晟納吉光伏材料有限公司三方簽署太陽能光伏項目戰略合作協議。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78409.htm自治區及呼市領導韓志然、趙雙連、湯愛軍、武文元出席簽約儀式。
據介紹,太陽能光伏產業的高速發展已經為我國光伏企業提供了巨大的發展空間,珈偉作為我國最早的太陽能企業之一,憑借多年的制造經驗和市場能力,在整個行業有非常強的影響力;晟納吉作為單晶硅技術和品質領先的企業,在單晶硅市場中有著非常強的發展潛力。根據自治區政府和市政府發展硅產業和光伏產業的戰略布局,珈偉太陽能控股有限公司、晟納吉光伏材料有限公司和呼和浩特出口加工區管委會經過相互考察、充分協商,決定三方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共同打造全球最大的光伏產業制造基地,以呼和浩特出口加工區作為發展基地,共同發展硅產業和光伏產業。具體建設項目包括:投資建設500臺單晶爐和100臺線切割的單晶硅生產基地,投資建設60MW太陽能電池和120MW太陽能電池組件生產線,年產值達到20億元人民幣。
簽約儀式上,市委副書記、市長湯愛軍講了話。他說,呼和浩特出口加工區等三家簽署合作協議,聯手開發高層次產業,這一簽約為呼市地區的非資源依賴型、非礦產資源依賴型向高新技術產業轉移奠定了基礎。他指出,珈偉和晟納吉團隊精良,產業發展潛力巨大,三家聯手共同打造光伏產業,一定會穩健起步,迅速推進,取得成功,促使呼市早日建成全國最大的光伏材料產業基地。
自治區副主席趙雙連在簽約儀式上強調,此次簽訂的太陽能光伏項目是重大的產業化合作項目,有三個顯著特點:一是規模大,二是技術含量高,三是產業化。它的簽約對于全區調整產業層次、提高產業科技含量等,都將起到重要的作用。目前,在推進工業產業化進程中難免會遇到一些問題,但是內蒙古有優越的投資環境,會為項目的建設提供大力支持。趙雙連希望項目能夠按照產業化布局,越走越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