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7 年全球人形機器人出貨量將超過 1 萬臺。
- 關鍵字:
人形機器人
- 人類對于人造機械的想象和思考是源遠流長的。希臘神話中出現了赫淮斯托斯的黃金機器人和皮格馬利翁的伽拉忒亞這樣的機械人和人造人。根據列子輯注的《列子·湯問》記載,中國西周時期也已經出現了偃師造人的故事。7 月 4 日,當 2024 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在上海拉開帷幕,展前陣列出 18 款人形機器人時,帶來的震撼是難以言喻的。本次現場展出了 45 款智能機器人,其中人形機器人有 25 款。人形生物誕生特斯拉二代人形機器人 Optimus現場,人影攢動。二代 Optimus 搭載的是與特斯拉車輛同源的 AI 技術。二
- 關鍵字:
人形機器人
- 微納感知是機器人智能的基礎之一。2024年4月,“2024中國人形機器人生態大會”在上海舉行,主辦單位是中國機器人網和上海智能谷。會議期間,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蘇州大學機電工程學院機器人技術與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孫立寧做了“ 人形機器人智能感知與控制技術”的報告,從多個角度介紹了下當前在這個方面領域中的進展。背景從我國近幾年制定的發展政策到“十四五”規劃,尤其是2023年11月工信部發布了《人形機器人創新發展指導意見》,按照“謀劃三年、展望五年”的時間安排做了戰略部署,指出:到2025年人形機器人創
- 關鍵字:
202407 人形機器人 智能感知
- 英偉達執行長黃仁勛與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兩大科技巨頭共同看好的「人形機器人」,近日引起臺灣產業界和投資界激烈論戰,「做人形機器人是男人的浪漫」,「TESLA未來最大的競爭對手絕對是NVIDIA,兩個看到未來的人押注的東西都是一樣,」但電力和成本是最大的問題。臉書粉絲頁「IEObserve 國際經濟觀察」上,討論起「兩大當代最有遠見的科技領航者一起吹,就問你信不信!」、「為什么瑞士ABB、日本FANUC、德國KUKA(全球工業機器人領域業者)等巨頭都沒有覺得人型機器人很有搞頭?」事實上,全世界最知名的仿人機器
- 關鍵字:
黃仁勛 馬斯克 人形機器人
- 6月14日消息,在特斯拉位于美國得州奧斯汀舉行的年度股東大會上,埃隆·馬斯克宣布,計劃從2025年開始“限量生產”Optimus機器人,以供特斯拉工廠使用。他預測,到明年,特斯拉將擁有“超過1000個,甚至可能達到數千個”Optimus機器人在運行。這些機器人能夠通過直接的語音命令來執行任務,例如,人們可以說“請完成這些任務”,機器人便能開始工作。它們還能通過觀看人類操作的視頻來學習并完成任務。馬斯克進一步指出,展望未來,人形機器人的數量可能會超過人類,可能達到100億至200億個。他認為,特斯拉有能力以
- 關鍵字:
特斯拉 Optimus 人形機器人
- 感知能力是機器人智能的一個重要前提。2024 年4月初,“2024 中國人形機器人生態大會”在上海舉行。大會由中國機器人網和上海智能谷主辦。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褚君浩首先做了“人形機器人感知技術的發展與探索”的報告,主要涉及三個方面:①智能時代與機器人,②部分傳感器的研究進展,③人形機器人的感知功能。1 智能時代與機器人現在人工智能(AI)大模型發展很快,通過輸入一段文字,就能自動生成相應的視頻。那么反過來行不行?一段視頻能否變成文字,并且由語音播報出來?可能也行。這樣對盲人就很有用處,盲人帶上這種設備,
- 關鍵字:
202406 人形機器人 感知
- 2024 年4 月初,“2024 中國人形機器人生態大會“在上海舉行,主辦單位是中國機器人網和上海智能谷。會議期間舉辦了一場圓桌論壇,來自業內的學者和企業家共同探討了人形機器人的動向、定義與應用等熱點話題。圓桌參與者(從左到右)如下。主持人:科大訊飛人形機器人首席科學家 季超嘉賓:哈工大機器人研究所所長 趙杰宇樹科技聯合創始合伙人 陳立帕西尼感知創始人 許晉誠樂聚機器人創始人 冷曉琨錢江機器人首席科學家、副總經理 孔民秀主持人:季超(科大訊飛):在最近不到一年的時間里,人形機器人發展火爆,各類樣機橫空出世
- 關鍵字:
202405 人形機器人
- “人形機器人集成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材料等先進技術,有望成為繼計算機、智能手機、新能源汽車后的顛覆性產品,”這是2023 年工信部發布的《人形機器人創新發展指導意見》的第一句話。可見,“頭腦”聰明、“四肢”靈活的人形機器人正成為未來產業的新賽道。高盛最新預測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在2035 年將達到378 億美元,相較2022 年60 億美元的預測值提升了6 倍多。對此,高盛指出,技術進步是推動市場增長的關鍵因素,同時高規格機器人物料成本在一年內下降40% 左右。因此高盛預計人形機器人將可更快實現盈利,對人
- 關鍵字:
202404 人形機器人
- 在全球科技競賽的新賽道上,人形機器人正成為各國競相布局的焦點。借助政策驅動和資本助力,這一領域的創新和突破正在加速。2024年以來,人形機器人的商用化應用示范也正成為行業發展重點,然而商用化進程中仍面臨挑戰,這既是考驗,也是激發創新潛能的契機。01眾多廠商競相入局人形機器人賽道眾多國內外廠商紛紛入局人形機器人賽道,這些企業憑借各自的技術積累和創新能力,投入人形機器人的研發和生產。●? ?AI軟件相關廠商以構建機器人本體與周圍環境感知互動的具身智能為出發點,通過提供AI算力、AI大模型及
- 關鍵字:
人形機器人 IDC
- 3 月 18 日的 GTC 上,英偉達創始人黃仁勛穿著他標志性的黑色皮衣登場,發布了全球最強 AI 芯片——Blackwell,將生成式 AI 推動到了引爆點。Blackwell 架構的 GPU 擁有 2080 億個晶體管,采用定制的、雙 reticle 的臺積電 4NP(4N 工藝的改進版本)制程工藝,兩塊小芯片之間的互聯速度高達 10TBps,可以大幅度提高處理能力。摩爾定律已死,可英偉達讓新的摩爾定律誕生了。去年黃仁勛喊出 AI 的「iPhone 時刻」已經到來。現在,黃仁勛也被稱為「新的喬布斯」。
- 關鍵字:
人形機器人
- 2023年,人形機器人產品數量陡增。僅在2023世界機器人大會上,就有10余款人形機器人產品亮相。人形機器人能夠極好地適應人類生活環境,并使用人類的工具。它們在人機交互上也有天然的優勢。人類與其進行人機對話、感情投射時,會比較自然。通過學習人類的技能,人形機器人可以將人類從繁瑣、高危的工作中解放出來。??? 在全球范圍內,特斯拉研發的人形機器人“擎天柱”Optimus Gen2于2023年12月12日發布,受到世界極大關注。從特斯拉發布的信息來看,“擎天柱”已經具備澆花、跳舞
- 關鍵字:
人形機器人 工業制造 智能家居
- 據消息,北京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稱,近期將發布第一代通用開放人形機器人本體。據了解,2023年年底,北京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由人形機器人行業領軍企事業單位聯合組建,包括小米機器人、優必選科技、京城機電、中國科學院自動化所等,聚集了一大批人形機器人行業的頂級專家和技術研發人員,中心具有極強的技術研究、產品開發和應用推廣能力。相關負責人介紹,該中心主要面向人形機器人核心器件、通用本體、通用大模型、運動控制系統、工具鏈和開源社區等人形機器人行業短板和痛點開展技術攻關,將為整個行業打造出共性技術平臺
- 關鍵字:
人形機器人 小米 優必選
- 12 月 6 日消息,人形機器人作為一種在科幻作品中經常出現,但實際應用剛剛起步的產品類別,目前已有多家大公司加入競爭,根據最新報道,索尼可能即將成為下一個。索尼集團周二表示,它在技術上已準備好制造人形機器人,但首先要確定此類機器人的用途。索尼首席技術官 Hiroaki Kitano 在接受路透社采訪時表示:“在技術方面,包括索尼在內的全球幾家大公司都積累了足夠的技術,一旦明確哪種用途是有希望的,就可以迅速制造它們,關鍵是應用的發展。”特斯拉、小米等公司都已推出了人形機器人的原型產品,特斯拉擎天柱機器人最
- 關鍵字:
人形機器人 索尼 小米
- 日前,Tesla Bot 人形機器人“Optimus”原型機在上海進行了全球首秀。身高 1.72 米,重 57kg 的它能搬磚、送貨、澆花。馬斯克說,它未來還能扮演貓女,且將帶來“文明的根本轉變”。TeslaBot 在 10 月初特斯拉 2022 AI Day 上首亮相時,曾在科技界、投資界引發廣泛回響。雖然有不同觀點,但很多正在尋找未來增長點的人們選擇相信。我國把機器人作為國民經濟發展的下一個重點。今年 4 月,《“十四五”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印發,指出 2025 年我國要成為全球機器人技術創新策源地、
- 關鍵字:
人形機器人
- 周五(30 日)特斯拉AI日,執行長馬斯克亮相外界矚目的人形機器人Optimus,不同于其他人形機器人沒有「大腦」,Optimus功能相當強大,可以做出蹲下、拿箱子,甚至澆花等,與人類行為接近的動作。馬斯克期待Optimus產量可達到數百萬臺,成本壓低不到2萬美元,比生產一輛汽車還便宜。綜合外媒報導,現場發表影片,人形機器人Optimus走上舞臺后,向現場來賓揮手問候。特斯拉也在發表會上展示Optimus完成其他任務的影片,包括拿起箱子、澆花和移動鋼條等,還能在特斯拉工廠內工作,并能夠記憶行走的路徑。Op
- 關鍵字:
特斯拉 人形機器人
人形機器人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人形機器人!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人形機器人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人形機器人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