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東芝半導體事業主管周二表示,東芝有興趣出價買下快閃存儲(閃存)事業伙伴SanDisk,以防止對手韓國三星電子捷足先登。三星電子才在本月說過可能并購SanDisk后,東芝一直沒有表態,東芝資深副總裁齋藤升上述談話,是該公司首次打破沉默。
“如果(SanDisk)看起來像是會被收購,我們必須采取防范措施,”齋藤升三在一場論壇場邊向記者表示。當問及出價收購的可能性時,他表示,東芝“有興趣”,但東芝目前沒有進行具體談判。
快閃存儲價格疲軟,令芯片
- 關鍵字:
Sandisk 收購 東芝 三星 NAND 閃存
- 當地時間本周二日本東芝宣布,它已經推出了用于超移動計算機的、儲存容量為240GB的1.8英寸硬盤,并聲稱這是目前全球1.8英寸最大儲存容量的超移動計算機硬盤。該公司還推出用于便攜式媒體播放器的容量為120GB硬盤。
東芝表示,新推出的二種硬盤的尺寸為1.8英寸,每分鐘轉速為4200轉。盡管日立也推出了類似的硬盤,但儲存容量僅80GB。新的硬盤采用了并行ATA界面,它的儲存數據密度為每平方英寸344GB。這種儲存容量最大硬盤的重量在1.7盎司至2盎司之間。
東芝指出,這種儲存容量最大的超移動
- 關鍵字:
東芝 硬盤 1.8英寸 便攜式
- 導讀:國外媒體9月10日發表分析文章指出,SanDisk是東芝重要的長期合作伙伴,如果三星與SanDisk合作,或對其進行收購,將會對東芝構成重大威脅,現在東芝必須迅速采取應對措施,否則將會很快失去SanDisk這個重要商業合作伙伴。
三星欲與SanDisk合作
三星電子上周表示,將考慮與美國數據存儲卡制造商SanDisk進行某種方式的合作,可能會對其進行收購。如果雙方達成合作協議,無疑將會大大削弱東芝的競爭實力。SanDisk是東芝三家內存芯片廠的聯合投資商,也是這些工廠產品的購買方,同
- 關鍵字:
三星 SanDisk 收購 東芝
- 據國外媒體報道,自東芝宣稱開發出擁有高畫質DVD播放技術——XDE DVD播放器后,業界專家紛紛對此予以關注。
多年來,東芝公司一直是視頻播放技術領域內的佼佼者,但在后來的DVD盤片格式大戰中,東芝HD DVD格式輸給了以索尼為首的藍光陣營。東芝并未因此裹足不前,反而將目標轉回傳統的DVD技術,開發出了新款DVD播放技術——XDE DVD。
“XDE”是“eXtended Detail Enhancemen
- 關鍵字:
東芝 DVD XDE 藍光
- 據國外媒體報道,東芝周一宣布推出新的DVD播放機XD-E500,這款機器大大提升了在高清電視上觀看DVD的畫質。
這是東芝在下一代DVD高清光盤標準大戰中失利后,將重點轉向DVD的所采取的舉措。新款DVD播放機的建議零售價格為149.99美元,是正常的“升頻”播放機售價的兩倍,但不足藍光播放機售價的一半。“升頻”播放機可以通過提升頻率改善DVD的播放畫質。
今年早些時候,索尼陣營的藍光光盤擊敗東芝的高清DVD格式,成為高清光盤的統治標準。此后
- 關鍵字:
東芝 DVD 藍光 高清
- 日本最大的芯片制造商東芝公司計劃將手機用小型存儲卡產能提升60%。昨天,外電引述業內人士的分析稱,隨著日本國內越來越多的人希望能在手機上觀看和錄制電視節目,市場對手機內存的需求變得異常旺盛。公司打算逐月增產東芝Micro SD閃存卡,盡量趕在2009年春季實現月產2000萬件的目標。
近日,東芝隆重推出了用于移動數碼消費設備的最大容量嵌入式NAND閃存,預計今年第四季度開始量產。
- 關鍵字:
東芝 手機 存儲卡 NAND閃存
- 東芝近日宣布推出多款最大容量為 32GB的嵌入式NAND閃存模塊,這些嵌入式產品應用于移動數碼消費產品,包括手機和數碼相機,樣品將于2008年9月出廠,從第四季度開始量產。隨著帶有控制器功能的存儲器需求不斷擴大,東芝已經采取行動使其在這個不斷擴大的市場上占領領先地位,東芝還加入更大容量的模塊以鞏固公司的地位。
- 關鍵字:
東芝 NAND 閃存 嵌入式
- 凌訊科技(Legend Silicon Corp.)與東芝電子亞洲有限公司攜手推出了專門針對傳統CRT電視機應用的數字一體機解決方案。該方案通過在CRT模擬電視機中加入相應的地面數字電視模塊,可以實現不用機頂盒即可收看清晰流暢的地面數字電視節目。這一方案的成功推出,不僅降低了數字電視一體機的實現成本,也極大延長了傳統CRT電視機的產品生命周期。
該方案中的地面數字電視模塊主要由凌訊科技第三代國標全模式數字信道解調芯片LGS-8G52,以及東芝電子的超級單片2合1芯片TMPA88xx系列和功能強大
- 關鍵字:
凌訊 東芝 數字電視 一體機
- 本周二日本東芝表示,由于半導體銷售價格下滑,一財季公司的從去年同期的營利轉變為凈虧損116億日元(合1.08億美元)。去年一財季東芝實現利潤206.3億日元。
東芝在一份聲明中稱,受到全球經濟增長速度放緩和油類價格上漲的影響,日本經濟已經進入嚴重低迷階段。在四月至六月期間,公司的銷售收入從去年同期的1.66萬億日元下降了2.8%為1.62萬億日元(合15.07億美元)。
東芝同時報告稱,閃存業務銷售疲軟,一財季公司運營虧損了241.8億日元(合2.25億美元)。疲軟的個人消費打
- 關鍵字:
半導體 東芝 電視業務 硬盤產品
- 日本巖手縣24日凌晨發生里氏6.8級地震,當地企業生產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部分工廠被迫停產并進行檢查。
據此間媒體報道,富士通集團在巖手縣的半導體制造工廠由于制造設備的部件損壞而停產,位于巖手縣北上市的半導體制造工廠巖手東芝電子公司停產對生產線進行檢查,生產通信設備的日本電氣公司(NEC)東北工廠也停止運行部分設備。
地震還對一些汽車、電力等企業產生影響。豐田汽車公司的車輛生產分公司關東汽車工業公司巖手工廠的生產線在地震發生后緊急停止運行,后在當地時間早晨6時30分恢復生產;日本電源開發公
- 關鍵字:
NEC 東芝 日本 地震
- 在液晶電視行業利潤越來越低的現狀之下,明基、冠捷、優派、神舟電腦、七喜等數年前高調宣布進軍中國液晶電視市場的IT企業,目前或大范圍收縮銷售戰線,或干脆退出國美、蘇寧等主流家電連鎖渠道,就剩下同方股份有限公司(600100.SH,下稱“同方”)在液晶電視市場上與索尼、海信、長虹等傳統彩電巨頭孤軍苦斗。
日前,在青島舉行的2008中國國際消費電子博覽會(SINOCES)上,同方總裁助理、消費電子事業部總經理王良海向《第一財經日報》坦承,去年同方液晶電視整體業務虧損,今年計劃做
- 關鍵字:
液晶 同方 索尼 三星 LG 東芝
- 近期,隨著奧運高清數字電視頻道的開通,國內多個城市陸續開播地面數字電視節目,此前市場上數量寥寥的數字電視一體機準備大量上市,價格開始下降,最多的降1800多元。
據中國電子商會的《2008年中國平板電視城市消費者需求狀況研究報告》顯示,預期購買數字電視一體機消費者占準備購買平板電視消費人群的15%。
市場需求的旺盛,導致國內外彩電廠商爭相推出各種新型數字電視終端產品,以搶占商機。
據了解,今年2月,LG電子在華率先推出了數字電視一體機。3月,東芝、TCL 相繼推出了數字電視一體機。
- 關鍵字:
數字電視 一體機 奧運 東芝 TCL LG 海信
- 6月29日消息,市場分析機構DisplaySearch在新發表的一份報告中表示,今年第一季度蘋果的全球筆記本電腦銷售量由上年同期的90萬臺增長至140萬臺,增長幅度為61%。
據國外媒體報道稱,這使得蘋果以4.6%的市場份額成為全球第七大筆記本電腦廠商。排在蘋果前邊的有惠普(20.8%)、戴爾(15.1%)宏基(14.6%)、東芝(9.3%)、聯想(7.5%)、富士通-西門子(5.2%)。華碩(4.3%)和索尼(4.2%)排在蘋果后面。
蘋果銷售量的增長速度僅次于的華碩的67%,聯想的增長
- 關鍵字:
筆記本 蘋果 惠普 戴爾 宏基 東芝 聯想 富士通-西門子 華碩 索尼
- 離2008北京奧運會還有一個多月,北京、上海等六個奧運城市已經開播地面數字電視高清節目,不少彩電廠家也競相推出地面數字電視“一體機”(下稱“一體機”)搶占奧運商機??墒?,業內翹首盼望的一體機標準至今還沒出臺。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電子第三研究所高級工程師、DTV(數字電視)接收設備功能和性能標準工作組組長劉全恩28日向《第一財經日報》透露,一體機標準的初稿正在向各個企業、各個省市的廣電局征求意見,但該標準能否在奧運前出臺尚不明確。
所謂一體機,就
- 關鍵字:
數字電視 一體機 機頂盒 康佳 長虹 東芝 LG
- “這越來越像是一場針對中國彩電產業的陰謀戰爭,它們想徹底將我們擊垮。”6月21日,一家國內知名的彩電企業老總憂心忡忡地向記者表示,外資尤其日韓彩電巨頭正在依靠對產業鏈上游的壟斷優勢,變相對中國實施傾銷。
引發該老總憂慮的導火索是6月初的端午節,這是今年公眾假期改革后的第5個“小黃金周”,三星、索尼等日韓平板電視廠家再次掀起了大規模降價潮,產品最高降幅超過30%。
事實上,這種價格戰已持續了將近3年。從2005年10月開始,類似的降價已有15次
- 關鍵字:
平板 彩電 索尼 東芝 三星 日立 LG
東芝介紹
東芝(TOSHIBA),是日本最大的半導體制造商,亦是第二大綜合電機制造商,隸屬于三井集團旗下。
歷史
東芝是由兩家日本公司于1939年合并成的。
兩家公司中第一個成立的是田中制造所,那是日本國內第一家電報設備制造公司;是由田中久重于1875年創立的。在1904年公司更名為芝浦制作所。在20世紀初期,公司以供應日本國內的重型機電制造為主業;在明治維新之后,公司更躍升為世界的工業大廠之一。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