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公平貿易委員會(以下簡稱“FTC”)周四宣布,對三星電子、LG、泛泰(Pantech)和SK電信等手機廠商和移動運營商處以453億韓元(約合4010萬美元)的罰款,原因是這些企業哄抬手機價格,合謀欺騙消費者。
FTC稱,上述廠商和運營商合謀抬高手機價格,然后再進行廣告宣傳,稱已經為消費者提供了價格優惠,這種欺騙行為讓消費者誤以為真的以優惠價格買到了新手機。
FTC官員稱:“這些企業利用了移動通信市場的復雜定價政策來欺騙消費者。”
此
關鍵字:
三星 手機
美國科技網站iFixit已經對蘋果的新iPad進行了全面拆解,發現顯示屏和處理器均由三星代工。
此外,新iPad搭載的A5X處理器由三星代工,其生產日期是今年1月的第一周。
通過拆解可以發現,屏幕背后給出的型號與三星使用的型號類似。此前有消息稱,三星將是蘋果視網膜顯示屏的獨家供應商,但這一說法引發了其他供應商的爭議。不過iFixit的拆解表明,前一種說法可能是準確的。
此外iFixit發現,新iPad中用于連接電路板和屏幕的連接器與此前兩款iPad均有所不同。這表明,今年2月被曝光的
關鍵字:
三星 iPad
據國外媒體報道,美國知名科技博客BusinessInsider今天列舉了新iPad的十大上市公司供應商,其中外界普遍猜測的三星、高通和德州儀器等傳統供應商均榜上有名。
以下是新iPad供應商詳情:
1. 三星
iPad部件:液晶顯示屏
市值:1619.9億美元
公司簡介:三星的產品涉及工業和電子消費等各個領域,并擁有眾多子公司。
2. 德州儀器(Texas Instruments)
iPad部件:芯片驅動設備
市值:374.4億美元
簡介:德州儀器
關鍵字:
三星 iPad
在去年下半年三星曾展示了一款可彎曲的OLED屏,雖然此前有其他廠商也有展示過類似產品,但是尺寸都非常小。而三星這款可彎曲的OLED屏尺寸達到了4.5英寸,分辨率為800*480像素,厚度僅為0.3毫米,可以做到中等彎曲程度。可以預見,這種柔性OLED屏在未來將會非常具有前景。
此前三星副會長兼投資公關部部長Robert Yi也曾對外表示,“柔性顯示屏,我們希望能在2012年的某個時間推出,該應用可能會從手機開始入手。”“而柔性顯示屏平板電腦和其它移動設備也將陸
關鍵字:
三星 OLED
國外媒體報道,雖然蘋果可能減少對三星部件供應的依賴,但今年蘋果對三星的部件訂單卻可能達到歷年來的最大規模。三星一位高管表示,蘋果今年的訂單額可能從2011年的78億美元升至2012年的110億美元。目前三星的訂單額在97億美元左右,但由于蘋果計劃發布更小型的iPad,可能使用7.85英寸屏幕,并力圖提高使用三星固態硬盤的MacBook Air PC銷量,因此預計到今年底蘋果對三星的訂單額將增至110億美元。
雖然蘋果和三星之間存在專利糾紛,雙方正展開訴訟,但與此同時兩家公司仍保持著緊密的供應商/
關鍵字:
三星 OLED
自2012年1月起, 韓國市場帶動韓系LED燈泡銷量快速增長,三星更是今年喊出7瓦10美元照明甜蜜點,并且瞄準臺灣廠商最具發展機會的大陸市場。而億光對三星的低價搶市表示無畏,稱不主動發價格戰。
億光(2393)董事長葉寅夫3月13日指出,三星雖是可畏對手,比賽的標竿,但臺灣LED廠技術和性價比高,只要上下游共同努力COST DOWN,臺灣廠商就可以正面痛擊競爭對手。但他也強調不主動發起價格戰,應該教育消費者重視LED節能環保效益,而非讓消費者買了便宜貨卻感受不到LED照明的益處。
面對三星
關鍵字:
三星 LED
iSuppli分析師透露,由于LG、夏普沒有達到蘋果的質量要求,三星將獨家供應全新iPad觸摸屏。iSuppli分析師維尼塔·捷克納瓦爾(Vinita Jakhanwal)表示,三星是全球最大的平面顯示器制造商,目前它是9.7寸全新iPad面板獨家供應商。3月16日全新iPad將開始銷售。
供應深化了蘋果與三星的關系,三星還為蘋果提供iPhone\iPad芯片,盡管二者在專利戰上互提訴訟。上周蘋果推出了全新iPad,它配有更高級的顯示屏,更快的處理器,以反擊競爭對手產品,包括三星的
關鍵字:
三星 顯示屏
外媒報道,IDC China分析師Teck Zhung Wong預估今(2012)年國內智能型手機市場銷售量將年增52%至1.37億支,首度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市場。某研究機構統計顯示,去(2011)年第四季全球智能機第一品牌蘋果在國內的市占率僅有7.5%,落在三星、諾基亞、華為、中興之后。
蘋果目前在國內的兩大電信合作伙伴(中國聯通、中國電信)合計僅掌控當地34%的手機用戶市占率。相較之下,三星目前與國內三大電信商都有合作關系。三星目前在當地的智能機品牌市占率達24.3%,較蘋果高出16.8個
關鍵字:
三星 智能機
由于平板計算機產品進入新舊產品銜接調整期,觸控面板廠首季營運表現陷入低檔,TPK宸鴻2月營收下滑9%,洋華、接口2月營收預期也將是今(2012)年低點。iPad3發表后,后續拉貨力道轉強,市場預期宸鴻業績第二季反彈,至于三星、亞馬遜新款平板陸續在二、三季發表,洋華、接口業績預期在第三季才會大幅彈升。
洋華1月營收降到7.7億元臺幣、月減26%,接口1月合并營收降至3.43億元新臺幣,更是銳減近四成。洋華表示,進入傳統淡季,手機產品出貨平平,至于平板計算機更是進入新舊產品調整期,市場都在等蘋果新機
關鍵字:
三星 觸控面板
市場研究機構DIGITIMESResearch專桉經理徐康沛分析指出,全球最大記憶體製造商三星電子(SamsungElectronics)受主要客戶蘋果(Apple)將NANDFlash大部分訂單轉予海力士(Hynix)的影響,2011年第四季NANDFlash營收較前季約減少5%,DRAM營收則微增,使NANDFlash佔該公司記憶體營收比重降至38%,佔全球NANDFlash營收比重亦續降至34.6%。
反觀海力士,其NANDFlash佔公司營收比重則維持在30%,佔全球NANDFlash營
關鍵字:
三星 NAND
目前IPS硬屏面板是廣視角液晶顯示器的絕對主角,憑著一直以來高端形象、戴爾U2311H深入消費者的產品問世以及蘋果產品對IPS面板的喜愛等等因素,IPS液晶顯示器成為了用戶認知度、信任度最高的廣視角液晶產品。作為一直以來最成功的硬屏技術,自然會有其它面板廠商向其發起挑戰,最近幾年,業界最關注的就是三星研發的Super PLS廣視角液晶面板,同樣是硬屏技術,和IPS接近甚至略好的性能,更有低成本的優勢,等待許久,三星終于與2011年正式發布了搭載Super PLS面板的高端液晶產品——S27A850D,此前
關鍵字:
三星 PLS 高端液晶 顯示器
三星電子(Samsung)集團以多元化的產品線,有效提供完整解決方案,在各零組件的市占率表現扶搖直上,其中在行動式存儲器(Mobile DRAM)的部分,除了挾帶強勢的自有品牌,亦順利打入國際品牌大廠供應鏈,研究機構DRAMexchange預估,三星今年在智能型手機方面的Mobile DRAM市占率將一舉突破60%,達到62.35%的水平。
DRAMexchange表示,2011年三星在智能型手機方面的Mobile DRAM市占率已經達到58.8%,預估2012年更一舉超越60%,達到62.35
關鍵字:
三星 DRAM
OLED(有機發光二極管)具有超薄、省電且色彩鮮艷等特點,在韓國面板業者的大力推動開發下,已成為臺灣、日本同業競相追逐的目標。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 Co.)、LG電子(LG Electronics Inc.)目前正在努力開發厚度僅4毫米(mm)、比蘋果(Apple Inc.)iPad還薄的55吋OLED電視,預定最快今(2012)年就可開賣,希望能藉此拉開和日本競爭對手Sony Corp.、Panasonic Corp.的差距。
彭博社5日報導,科技市調機構NPD D
關鍵字:
三星 OLED
近日,三星突然在京召開媒體溝通會,正式宣布從即日起在華停止銷售LCD電視,全部升級為LED產品。
慧聰家電網認為,此舉可以看做是三星整體戰略在中國市場上的反應。早在2月份,三星即決定分離長期虧損的LCD業務,該舉措曾一度被認為是三星全面轉向OLED面板的肇始,也顯示出三星欲獨霸OLED市場的野心。
而在中國市場率先淘汰LCD電視,實現全LED產品戰略,從長遠來看和三星OLED電視戰略一脈相承,發展LED電視只是三星在華策略的過渡期,是為升級到OLED做基礎性的市場和概念鋪墊。
早前,
關鍵字:
三星 LED電視
3月6日消息,據彭博社報道,全球最大的兩家電視廠商三星電子和LG電子正在利用新顯示技術,開發55英寸的、比蘋果iPad還要薄的電視,以擴大對日本競爭對手的領先優勢。
三星和LG正開發厚度僅為4毫米(約合0.16英寸)、比當前LCD電視清晰200倍的OLED電視。兩家公司都計劃最早將于今年開售OLED電視,而索尼和松下則還沒有推出改款產品的時間表。
三星和LG正轉向OLED技術,以擴大它們在從模擬轉向數字高清期間所積累的優勢。在電視領域,索尼和松下此前就已經反應遲緩,當前還受困于日益擴大的虧
關鍵字:
三星 OLED電視
三星(samsung)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三星(samsung)!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三星(samsung)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三星(samsung)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