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統的GPU(圖形處理器)廠商NVIDIA正式向CPU(中央處理器)“老大”英特爾發起了攻勢。
6月1日,NVIDIA(NASDAQ:NVDA)發布了兩款全新的Tegra系列處理器,面向微型計算設備的同時,也針對移動互聯網設備(簡稱“MID”)市場,而MID卻是由英特爾最先提出來,英特爾即將發布的Atom芯片就是為MID量身定做。
如今,在MID芯片上,NVIDIA捷足先登,著實令英特爾大跌眼鏡。事實上,NVIDIA的志向不僅局限于MID,C
- 關鍵字:
NVIDIA CPU 英特爾 處理器 GPU
- 目前最讓英特爾頭痛的莫過于一系列如影隨形的反壟斷訴訟。雖然歐盟委員會近日否認,在英特爾反壟斷調查問題上作出了任何臨時處罰決定,但這并不意味著英特爾已逃過此劫。事實上,它仍然深陷反壟斷訴訟的漩渦之中。
反壟斷訴訟纏身
歐盟委員會發言人Jonathan Todd近日在例行發布會上稱,委員會仍在審理這宗反壟斷案,尚未對英特爾做出臨時或內部的決定。有關媒體稱歐盟委員會已經就該案達成內部決議的說法有誤導之嫌。此前,《金融時報》德意志版援引布魯塞爾消息人士的話報道,歐盟委員會計劃以濫用壟斷地位為由,對
- 關鍵字:
英特爾 壟斷 處理器 AMD 摩爾定律
- 昨天,國外媒體報道稱,思科、英特爾、三星、Sprint、阿爾卡特朗訊以及Clearwire六大巨頭將組建WiMax專利聯盟,通過購買無線網絡WiMax的技術,以降低相關廠商的專利費用負擔。
其中,Sprint和Clearwire是美國的兩大運營商,思科、三星和阿爾卡特朗訊則可能成為WiMax設備供應商。WiMax目前剛成為世界第四大3G標準,不過在市場推廣方面WiMax還面臨不少困難。
在2G時代,CDMA專利擁有者和GSM的幾大專利方,比如愛立信、諾基亞等都是分別向設備商收取專利費。與C
- 關鍵字:
WiMAX 思科 英特爾 三星 Sprint 阿爾卡特朗訊 Clearwire 專利
- 日前《商業周刊》刊文指出,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已經給兩大芯片巨頭發出了正式傳票,將對其客戶包括戴爾、惠普、蘋果就英特爾的芯片價格折扣問題進行調查。無疑這對于AMD公司來說,是一個勝利。
該調查將集中于英特爾在微處理器市場的壟斷地位,特別是英特爾向某些客戶提供價格更為優惠的芯片是否違反了不正當競爭法展開調查。2005年,AMD起訴英特爾利用其市場壟斷地位在全球范圍類采取了激進的價格策略來排斥AMD公司。AMD稱,英特爾主要手段是向PC制造商提供了批量價格折扣。
這一訴訟預計最
- 關鍵字:
英特爾 AMD 處理器 戴爾 惠普 蘋果 三星 Trigem 東芝
- 北京時間6月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英特爾與AMD周二宣布,兩家公司之間的訴訟將延至2010年審判。
該案始于2005年,當時AMD指控英特爾非法向PC制造商提供折扣,并打擊報復采用AMD處理器的廠商,及向配置AMD處理器的PC提供重要展位的店鋪。而英特爾回應稱,并不無法行為。
據AMD律師查克·戴門特(Chuck Diamond)及英特爾發言人查克·莫諾依(Chuck Mulloy)透露,雙方的取證時間共需要250天,其中AMD需要的時間略多。目前特拉華州地
- 關鍵字:
英特爾 AMD 處理器
- 處理器巨頭英特爾正陷入一系列反壟斷調查泥潭中。全球部分區域市場已逐漸判定其存在壟斷行為。
昨天,韓國媒體消息稱,該國公平貿易委員會(KFTC)前日裁定,英特爾在韓濫用壟斷地位,將對其處以2600萬美元罰款。這是去年9月KFTC公布初步反托拉斯指控之后的最新進展。
在一份聲明中,KFTC表示,自2002年至2005年大約三年時間,英特爾以不得購買對手AMD的產品為條件,向三星、三寶電腦兩家PC廠商提供折扣價的處理器。
這一行為導致的結果是,韓國國內PC廠家不得不以高價購買處理器,消費者
- 關鍵字:
英特爾 壟斷 處理器 AMD
- 英特爾在本周Computex展覽上展示了其4系列芯片組,其中包括了好幾種模式,還有一些集成顯卡可以帶來更好的3D圖形效果。這種全新的4系列芯片組,能為用戶提供全面藍光體驗(即使在后臺任務運行時也能實現),具有高清晰度視頻回放功能,并且外形也非常的小巧和新穎。
英特爾圖像開發部門總經理Eric Mentzer表示:“我們正在竭盡全力讓用戶可以享受到性能優越的高端和主流主板。”
小型電腦中采用的是英特爾的迷你ITX DG45FC主板,主板上集成了Core 2 Duo芯片
- 關鍵字:
英特爾 芯片 集成顯卡 Computex
- 樹大招風,英特爾前幾年得回應AMD的炮火,今年則得回敬Nvidia對Atom處理器在移動網絡設備(MID)市場沒搞頭的批評。
在Nvidia于英特爾推出Atom芯片前夕,毫無預警發表一款鎖定移動網絡設備(MID)的芯片Tegra,并放話Atom只能生存在低價電腦市場后;英特爾資深副總裁暨微型移動設備事業群總經理Anand Chandrasekher 5日正式反擊,表示所謂的MID,就是要能夠瀏覽所有的網站,不需要系統廠商額外再做調校,而這點Tegra根本做不到。
Chandrasekher
- 關鍵字:
Nvidia 英特爾 MID Tegra
- ?6月3日,有著“IT產業的黃金周”之稱的2008年臺北國際電腦展如期而至。作為與德國漢諾威通信和信息技術博覽會(CEBIT)齊名的全球最大電腦展之一,一年一度的臺北國際電腦展總會吸引英特爾、惠普、索尼等眾多業界巨頭前來參展。據了解,本次展會有包括電腦系統、主板、零組件、通信、周邊設備、顯示設備、輸入設備、存儲設備、軟件以及配件廠商在內的近2000家知名企業參展,共計4000個展臺,為歷年來規模最大的一次。
? ?? 每年的臺北國際
- 關鍵字:
華碩 英特爾 GPU CPU nVIDIA
- 目前,中國臺北Computex大展仍在如火如荼的開展著,在會上,微軟正式對外宣布,Windows XP操作系統的銷售期將延長到2010年,以便PC廠商可以繼續選擇在低價臺式機上預裝該系統。
在Computex大展上,微軟宣布PC廠商在2010年之前仍可在低端臺式機中預裝XP。微軟表示,此次延期主要針對“上網機”(Nettop)。該詞匯由英特爾創造,指配置較低、僅能用于上網和收發郵件的低端臺式機;不過,微軟同時表示,微軟不會對安裝XP臺式機的硬件配置進行限制。
在此
- 關鍵字:
Computex PC Windows XP 英特爾
- 說道Atom處理器它可以算是英特爾有史以來最小的產品之一,當然這種小不僅僅只是對它內含有4700萬個晶體管以及25平方毫米的面積來詮釋。而Atom的功耗也足以令其對手汗顏,產品的熱設計功耗為0.6瓦到2.5瓦之間,但是處理器的頻率卻能達到1.8GHz,相比目前的主流酷睿2雙核處理器的熱設計功耗也要25至35瓦。
根據英特爾對Atom處理器的定位,該產品將會應用于智能手機、UMPC等超便攜移動設備,這也說明了該產品的應用范圍被限定在了那些對性能要求較低的層
- 關鍵字:
Atom 功耗 英特爾 Computex 聯想
-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6月5日中午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韓國公平貿易委員會(以下簡稱“KFTC”)今天裁定英特爾在韓國市場濫用市場壟斷地位,并對其克以約2600萬美元罰款。
這項為期3年的調查受到了外界廣泛的關注,目前,美國及歐盟對英特爾的類似調查還在進行中。
英特爾首席律師布魯斯·斯威爾(Bruce Sewell)就此表示,公司一定會就此提出上訴,“我們對這項裁決表示失望,我們認為,KFTC對此案存在誤解,而且忽略了大量有利于英特爾的證據。
- 關鍵字:
英特爾 AMD PC KFTC 壟斷
- 英特爾分支機構英特爾投資總裁Arvind Sodhani周二表示,英特爾將加大對WiMax技術的投資力度,促使網絡世界在數年內轉型使用這項超高速無線技術。
Sodhani說:“英特爾在對這項技術的投入上處于全球的領先地位。我們正在全球構建WiMax生態系統。”上月,英特爾稱,對無線寬帶互聯網服務提供商Clearwire進行了10億美元的投資,之前,英特爾曾對該公司進行了6億美元的投資。Sprint Nextel以及美國的一些有線電視公司也對Clearwire進行了達
- 關鍵字:
WiMAX 英特爾 無線寬帶 手機 筆記本電腦
- 2008年5月中旬,一直專注國產處理器芯片研發的龍芯對外宣布,采用龍芯最新處理器的筆記本將于今年8月份量產上市,產品的價格會定在1000元到 2000元之間。在Eee PC取得了空前成功的幾個月里,廉價筆記本似乎成為PC廠商以及上游芯片廠家共同看到的藍海之地。
2008年5月下旬,一則外電的消息聲稱,英特爾專為低價筆記本研發的“ATOM(凌動)”處理器將于7月份正式大批量生產,目前,業界已有了該產品訂單過多導致前期產品供不應求的傳聞。
2008年5月底,臺灣威盛電子
- 關鍵字:
筆記本 處理器 龍芯 英特爾 ATOM 威盛 Eee PC
- 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刺痛了祖國,牽動了億萬人民的心。這時,參加2008“英特爾杯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嵌入式系統專題邀請賽”的同學已經在開始研制采用語音識別機器人來探測受災人員生命的方案了。
近幾年,高校學生們參賽獲獎作品主要集中在汽車電子、消費電子、工業應用等方面,檢驗和測控成為競賽的難點和奪魁的熱點。
例如,上屆(2006)“英特爾杯大學競賽”的英特爾杯得主之一是香港中文大學的“智能移動人臉辨識系統——跟
- 關鍵字:
測控 檢驗 微軟 NXP TI 英特爾 地震
?英特爾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英特爾!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英特爾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英特爾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