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容觸摸傳感的理論框架
硬件概述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96947.htm用于捕捉傳感器數據并將其轉換為數值(讀數)的硬件可采用許多方式開發。在電容觸摸傳感設計中,用硬件區分不同單片機供應商針對此應用推出的產品。根據公式2,可以測量和電流與電壓關系有關的3個基本量:
1. 充電至固定電壓需要的時間變化量(Δt,固定V);
2. 固定充電時間內的電壓變化量(ΔV,固定t);
3. 固定時間周期中的頻率變化量(Δf,固定T) 。
頻率測量方案基于充電速率公式(重復許多次),但它對應于較長的周期T,而不是單個充電周期t。所以,充電至固定電壓需要的時間變化量(Δt,固定V)和固定充電時間內的電壓變化量(ΔV,固定t),定義了檢測電容變化的基本方法。根據需要,可以基于這些基本方法來構造新的測量方案。
對于測量充電至固定電壓需要的時間變化量這種方法,手指產生的附加電容會增加充電時間(C上升),所以時間讀數會相應地上升。對于測量固定充電時間內的電平變化量這種方法,附加電容會降低相同時間量內所能達到的電壓,所以電壓讀數會下降。最后,對于測量固定時間周期中的頻率這種方法,頻率會隨振蕩器RC常數的上升而下降。因此,頻率讀數會下降。
本文以頻率測量方案為例進行說明,但每個系統都會應用后處理方案。使用一種方案時,電容讀數可能會上升,而使用另一種方案時,電容讀數可能會下降,但這可以在軟件中調整。選擇了硬件方案之后,讀數將根據請求輸入單片機,或按照軟件配置指定的其他時間間隔輸入單片機。
單片機軟件與后處理
單片機中的軟件負責處理電容觸摸傳感應用中的許多工作,前提是硬件和傳感器均正常工作。傳感器和整個系統的質量越好,軟件的實現就越簡單。開發軟件之前,需要記住每個傳感器都具有一定的固有寄生電容:Cp(或公式3中的C1)。因此,每個傳感器都可以檢測到某個標稱值。通過觀察傳感器的輸出,可以直觀方便地確定它,但必須先在軟件中設定該標稱值,然后才能以此為基準計算相對于它的偏差。實現它的最好方式是創建一個滑動平均值——即,16點平均值。通過存儲先前16個值來計算平均值的效率很低,所以改為使用一種看起來較復雜,但計算較簡單、可節省存儲空間的求均值方法。
與具有極強計算能力的較大的計算機處理器相比,單片機通常在這方面受到限制。與實際執行除法相比,使用移位、加法和減法可以降低性能損失。此外,這個求均值程序并不僅限用于電容觸摸傳感——它對于8位單片機的很多應用都非常有用。
評論